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里巴巴百度智能手机路:抢滩云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2日 10:45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如果想击败苹果,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走云端一体化的路数了。不是吗?

  作为“云”主导者的谷歌和作为“端”主导者的传统手机厂商现在是各唱各的调。谷歌之所以马不停蹄地升级Android,就是不希望手机厂商在Android上做过多的自主开发,从而影响谷歌主力产品如搜索和地图等的推广,因为毕竟最后还是靠这些来赚钱的。而手机厂商则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卖手机,服务本身反正很难挣钱,也就不是那么积极。最后的结果就是Android手机的消费者体验远远赶不上iPhone,苹果得以享受高得惊人的品牌或者说是用户体验的溢价,以一己之力攫取了手机市场50%以上的利润!

  因此,当同样拥有强大云服务能力的厂商(这里主要指的是互联网厂商)开始定制手机,当他们将自己的云服务与手机硬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当他们的云手机的消费者体验能够达到iPhone的80%而价格却只有iPhone50%的时候,云手机的好日子就来了。

  百度和阿里巴巴(微博)肯定明白其中的道理。5月15日,百度正在移动搜索领域展开公司历史上最大胆的尝试。百度发布了定价不超过1000元(合158美元),搭载“百度云”(BaiduCloud)系统的智能手机——这是一款通过修改谷歌Android平台开发出来的手机操作系统。百度表示,这款手机将启用一个独立品牌。

  阿里巴巴的动作更早一些。去年7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由该公司独立研发的阿里云操作系统(阿里云OS)。这是云计算技术在国内移动终端的首次大规模产品化应用,同时,全球首款搭载阿里云OS的天语云智能手机W700也一并亮相。

  但阿里巴巴这款智能手机的销售数据一直是个谜。很多媒体都在追问阿里云手机的销量,而阿里云总裁王坚总避而不答:“我只能说比预期还要好。”直到今年5月30日,阿里云宣称搭载阿里云OS的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到100万台。

  与满大街的iPhone相比,云手机的现实的确有些尴尬。

  免费云

  虽然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打云概念的这张牌,但百度的“云”重在搜索,阿里巴巴的“云”主打网购。两者都结合了自身最强大的优势。

  阿里云最早诞生于2009年9月10日。那天,正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办十周年。在庆祝晚会上,阿里巴巴原来的云计算团队突然以子公司身份现身,号称将专注于云计算研发的阿里云。不过,在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招贤纳士运动之后,他们很快湮没在阿里巴巴庞大的体系之中。

  接下来,事情就变得麻烦起来。当阿里云庞大的云布局曝光——分布式计算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手机操作系统、浏览器、输入法、搜索、地图、邮件、翻译等。很多人并不相信,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博士,如何消化这一盘过于巨大的蛋糕。

  两年后,阿里云正式推出独立研发的阿里云OS。新的质疑接踵而来:阿里云手机到底卖出了多少?互联网企业搀和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胜算究竟会有多大?预置了阿里巴巴太多应用的手机会有多少用户能够接受?尽管后来阿里云动作不断:从与日本游戏平台DeNA达成战略合作,到获得政府亿元资金支持,再到联手天语发布W806大黄蜂以及W619小黄蜂,但疑问从未停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微博)则认为阿里巴巴在通过云计算进行产业布局。他说:“所有互联网企业都不会通过智能手机赚钱,手机制造业毕竟已是红海市场,大家趋之若鹜的本意在于营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对此,王坚亦多次宣称阿里云一心只想搭建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开放平台,在新的领地为阿里巴巴集团筑起一座新的堡垒。

  阿里云手机很快就有了“追随者”,以近80%份额主导中国搜索市场的百度同样将心思用在了云上:从去年发布首款深度整合百度·易平台的戴尔StreakProD43手机到整合重头资源成立“百度移动·云计算事业部”,从今年正式发布云战略,开放百度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到推出第二款搭载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由长虹贴牌、富士康代工、联通包销,打通全产业链的智能机H5018,以及最近发布的基于Android4.0版本深度定制的ROM平台,百度的云雪球越滚越大。

  有同行谷歌在Android平台的成功在前,百度开发云系统也并不那么突兀。而相比阿里云坚称其操作系统完全属于自主研发,百度选择基于Android二次开发的保险举措也使其免遭质疑。据了解,在最新发布的百度云手机中,百度为其设置了智能搜索、百万首正版音乐免费下载、百G网盘免费使用、云备份等等云服务。

  <b>真假OS</b>

  真假OS

  “我要澄清一下,阿里巴巴没有做手机,只会免费提供云操作系统,不管对方是传统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在与王坚接触的一小时内,他将这个意思反反复复表达了六遍。

  王坚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的云OS就像点心OS、小米MIUI、百度ROM那样,基于Android修改而来,假如有人以此质疑他,他会按住性子耐心解释——仅仅是兼容Android而已。对于这款费时三年,耗费1200多位工程师心血,多次推倒重来打造出来的产品,王坚不免视若珍宝。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并不买阿里云OS的账,认为其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噱头而已。

  “比较PC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由于PC硬件核心CPU与软件核心操作系统都不在中国人手中,最终导致全行业打起了价格战。至少到目前位置,这个状况在智能手机行业并未改变,照此下去,我认为历史还会重演。”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他认为,除基于Android等成熟操作系统二次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之外,还有企业宣称完全自主研发出了操作系统,但从专业角度评判,他们所说的未必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充其量只是商业手段。当然,国内企业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意识值得鼓励,但要务实。

  事实上,无论阿里云OS还是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的确与全球主流操作系统及平台不太一样。比如,百度力推的百度·易手机主打的概念就是“智能框”、“云服务”、“百度应用”、“贴心功能”四大个性化服务,而阿里云OS则将基于云计算的网购等多类应用放在了首要位置,大打“定制”牌。

  虽然,阿里云OS无法与三大巨头比肩,但毕竟为实力稍逊者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至少,阿里云OS在方便、本土化及低门槛方面确实诱惑不小。天语当初之所以敢在阿里云OS尚未成型时投入资源共同开发,难免有其“赌一把”的心理,但面对阿里云开出的“不收取授权费,不参与智能手机销售分成,补贴60亿元在淘宝进行促销”的优厚条件,想不动心也难。

  “6月份,天语之外用阿里云OS的另一家厂商的产品可能会面市,7月份还会有,不知道今年会有多少。”王坚说。

  利弊逻辑

  去年百度与戴尔合作的手机已经被渐渐遗忘——让人顾虑的新鲜模式加上比高端机便宜不了多少的价格,使得百度这款处女作赚足了眼球,却没能达到变现预期。

  无奈之下,百度将第二款手机的价格大刀阔斧地砍掉七成,仅售899元。百度对此的解释也很有意思:我们在一线城市待的时间太长了,不太了解二三线城市客户的需求,他们掏1500元买手机也会觉得贵,我们应该首先满足他们能够承受的价格,再去谈体验。

  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套说辞作用不大。又将理由归结到服务方面。“我们把搜索、存储等功能都移到了云端,无论用户花500、1000元还是3000元,所获得的服务并无二致。如果是低运算能力的终端,价格就便宜,耗电更省,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不难明白,百度的言辞不外乎为其低价披上了遮人耳目的外衣。近年来,在三大运营商的主导下,3G千元智能手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在市场份额与人气方面收获颇丰,但诸多参与的手机厂商并未有多少盈利,甚至亏损。其导致的结果是:若无足够硬气的配置,别想卖出高价。

  “打价格战不是长久之法,利润会被一压再压。”姜奇平表示,“现在正处于功能机的成熟阶段,智能机的初始阶段,目前应该说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只是参与者要找对方法,不能一味走捷径。”

  前景难期

  2011年被称为智能手机大爆发的年度。据IDC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91亿台,首次超越PC出货量。面对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自然坐不住,只是由于缺乏硬件经验及渠道只得与硬件厂商合作。

  对于互联网企业与硬件企业的联手,业界对此同样有褒有贬:有人认为利好在于短平快,可迅速合并用户,亦有观点认为这对传统手机厂商并不公平,似乎他们只成了互联网企业利用的工具,而超低的价格、丰富的应用,对传统手机厂商来说无异于自损。姜奇平则从互联网企业角度分析认为:当互联网企业与一家硬件厂商绑定时,往往就排斥了其他硬件厂商。就连谷歌在收购摩托罗拉后,都会急忙向阵营内其他强调不会庇护摩托罗拉,更何况远不具备一统天下实力的企业。“当然,中国是否能够挑战世界的规律,有待观察。”

  陈金桥则提示互联网企业:“由于只得与产业链其他角色合作,从而牵涉到的环节较多,手机一旦出现问题,用户自然会抱怨品牌承担者,对于这一点,互联网企业要有准备。”

  王坚坦言收到了来自消费者的大量反馈。他对用户反应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一种是用惯了其它品牌手机的用户,因习惯一时难以更改导致的;一种是阿里云OS自身需要完善的;还有一种则是用户对于硬件等其它环节的不满。“对于这些反馈,我们只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正是由于消费者的不断提醒,阿里云OS才得以持续完善。我们打算在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版本OS。”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对于互联网企业炮制的智能手机大戏,似乎没人能够准确地猜透结局。

  艾瑞咨询(微博)在《2011~201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中写道:显而易见,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是对用户的争夺,目的是为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做准备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来看,短时间内还难分胜负能够获得多少用户,下一步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如何发展,如何盈利还未可知,面对众多的未知因素,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前途令人堪忧,可以明确的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网络部副主任许志远看来,互联网企业必须确定好市场定位,整合好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把控好用户体验,在公开渠道及运营商定制渠道方面齐头并进,尤其要做到手机硬软件匹配均衡,不致顾此失彼,才能有足够资本在智能手机市场立足。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