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 > Facebook拟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专题 > 正文
新浪科技讯 4月11日凌晨消息,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的消息引发中国移动互联网业界悸动。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国内将掀起一股图片社交领域的投融资小高潮,但Instagram的成功在中国无法复制。
新一轮图片社交应用热将开启
“我们之前就在筹备推出独立的图片社交分享应用,预计很快就将正式推出,Instagram被高价收购将引发国内图片社交应用的爆发。”美图秀秀CEO吴欣鸿告诉新浪科技,虽然美图秀秀已经拥有3000万用户,与Instagram不相上下,但是价值却难以匹敌。
吴欣鸿表示,Instagram的成功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便捷、高质量的前期拍照处理,二是多样化后期分享。目前,美图秀秀更多的是一种工具的形态存在,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社区,因此将在未来推出新客户端融入更多社交功能。
国内图片社交应用即将爆发的观点,同样得到了捷步士总经理Jeff Lin的认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捷步士公司的图片社交应用“图钉”依靠与新浪微博、腾讯和开心网(微博)的合作,用户数已经达到500万,日活跃用户比例10%。
Jeff Lin表示,去年图片社交的概念已经在国内热了一阵,例如百度(微博)就以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创新工场旗下的魔图精灵。此次,Instagram被高价收购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很多VC马上就要上马投一批类似产品。
“不过现在再进来恐怕已经有些晚了,目前国内的很多大公司已经有了很好的布局。”Jeff Lin认为,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尖端的技术恐怕很难在国内突围而出。如果没有足够创新性的点,一味抄袭很快就会死掉。
10亿美元价值何在?
谈及Instagram 10亿美元的估值,有着多次投融资经验的Jeff Lin表示:“这次收购是现金+股票,根据我的经验,类似的收购现金比例不会超过15%。这也就意味着Instagram的现金估值并不高,而是双方用Facebook股价做一次赌博。”
“Facebook会成为业界最大的IPO,使用股票对于Facebook来说代价很小。至于真正值不值,反正Facebook没有花那么多的现金。”Jeff Lin说。
这与英特尔投资董事克里斯汀·赫伦的观点不谋而和,他认为,Facebook收购Instagram是出于战略考量,Instagram对Facebook的价值绝对不只是10亿美元,但Facebook也不在乎溢价收购。
最难复制的是文化
当被问及Instagram是否能在中国复制时,eico design创始人许士彦认为,虽然模仿者众多,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Instagram的魅力。“Instagram拥有业界最高品质的滤镜效果,这样的滤镜制作门槛非常高,不但需要好的技术,而且需要比较高的审美。现在绝大多数的复制者只是形似而已。”
吴欣鸿则认为,中国与美国最大的差别在于用户和文化。“Instagram的用户非常高端,他们热爱拍照,或者本人就是专业的摄影师,对图片质量要求很高。而国内则大不相同,中国用户不会对图片构图和审美的要求这么高。例如美图秀秀的主力用户群还仅仅是美化自拍的小女生。”所以吴欣鸿的判断是,国内类Instagram产品还没到最好的时候。
“中国人最爱的题材是自拍和食品,而美国则是家庭、宠物和风景。细心观察Instagram的照片就可以发现,美国用户照片的取景和题材非常文艺化。”Jeff Lin认为,Instagram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中外用户对照片的理解不一样,文化不同,因此在中国诞生一模一样的企业概率非常小。
产业环境差异甚大
提及产业层面,Jeff Lin认为,国内产业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匮乏也在制约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Instagram被收购时仅有13名员工,如此轻量级的公司在国内根本无法做到。”Jeff Lin表示,Instagram把全部服务都部署在亚马逊(微博)云计算系统中,这使得在用户暴增的情况下,Instagram依然能够快速稳定运行。反观国内,现在仍然没有一个云计算平台能让创业者放心的使用。
“中国的云计算技术表面上说的好,但是底下都不行。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到亚马逊如此顺畅的架构。因此几乎每个互联网公司都要配备24小时职守的IDC人员,构建自己的IDC体系。但是对于创业者而言,找到专业、靠谱的IDC人员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此外,南北网络的互联互通、内容审核稽查都是困扰创业者的难题。”
另外,大环境的差异,也是被国内创业者提及最多的问题。在吴欣鸿看来,国内创业门槛很高,竞争异常激烈。“平台都被巨头垄断,巨头一边做平台一边做应用。例如图片分享领域就有腾讯的Q拍、百度的魔图等等。巨头在所有的方面都会去尝试,造成国内缺乏公平的创业的环境。”
微博网友caoz观点更加尖锐一些,他说:“在美国做得好会被巨头收购,在中国则会被巨头山寨。”(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