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博面孔杨海鹏:在封闭的楼里开一扇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1日 00:04  经济观察报微博

  赵捷

  “挂出照片,你们就在现场。”

  2011年9月16日,一张色调温暖的母女合影在微博上被超过两万名网友转发,其中不少人还将照片挂在了自己头像的位置。

  其时上海蟹妈案一审在即,杨海鹏将微博头像换成了妻子梅晓阳与女儿蟹妹的合影,并在微博上向关注他的网友发出请求:“朋友们,我想租借你们微博头像位三日。请挂出这张图,为这个在国企忍受远低于市场价的工资,要供养多病父母和脑残哥哥的白领女子祈福。”照片中蟹妈脸颊轻贴在女儿额头上,眼神中满是慈爱。当夜,该请求应者如云。

  2010年7月,调查记者杨海鹏的妻子梅晓阳因涉嫌受贿被带走调查,随后被起诉。2011年5月杨海鹏决定为家庭而战,将自称为“技术流”调查记者的种种手段施展到蟹妈案的调查取证中,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

  杨海鹏成功了。妻子作为国企中层副职涉嫌受贿12万的案子,演变为举国关注的“微博救妻”行动。他的微博粉丝量迅速攀升至15万,蟹妈案成为网友围观中国司法公正的一扇窗户。围观的背后,则是国人对这个中产阶级家庭命运的感同身受,以及对司法程序正义的吁求。

  微博:妥协或者抗争

  “微博救妻”并不是杨海鹏第一次利用微博发声,2011年3月底李庄案第二季时,他即以“生死由命,我要发言”的姿态介入到该案的微博报道中。当时他被所供职的媒体派往重庆负责案件的报道统筹工作,正好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与李庄的代理律师陈有西等人一起,对李庄案进行了网络微博直播,造就了李庄案庭外的“舆论陪审团”。

  李庄案最终撤诉,但2011年12月20日,蟹妈案二审维持原判,判处有期徒刑4年。杨海鹏的“微博救妻”行动,最终迎来悲剧性的结局。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妻子为微博维权付出了代价,实刑4年其实是对杨海鹏的惩罚。

  2011年12月9日,杨海鹏在上海家中接受采访。女主人不在的杨家显得有些凌乱,杨海鹏面容憔悴,烟不离手。尽管在大多数媒体的报道中,妥协或者抗争,杨海鹏选择了后者,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杨海鹏寄望于体制内的救济。从2010年7月妻子被带走协助调查,到2011年的5月,杨海鹏并没有采取抗争的姿态。他写信给上海市人大、市检、政协,寄望于高层的重视,但没有回音。

  在一封给上海市某领导的信中,杨海鹏这样描述自己微博维权的动机:“我的网络维权,是被迫为之。在公诉后,我要求梅的律师,搜集所有梅晓阳的无罪证据。但他要求我实际些,放弃针对‘胡曙光行贿梅晓阳7万元’的取证,留给检察院,可判缓刑。在律师拒绝全面取证后,我被迫在5月24日用微博公开了此案有关情况,并持续披露了检察院违法办案的内情。”

  控辩交易在中国是非法的,感到暗箱操作无从保证,杨海鹏拒绝以这样的方式妥协。之后,杨海鹏打听到检察院的建议是实刑。他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把非法证据讲出来妻子会被判得更重,自己已经“无路可走”,遂决定出击。

  2011年5月24日,杨海鹏最终发布了那条著名的微博:“诸位粉丝:鄙人生死存亡悬于一线,敬请海内外诸位粉丝,赐与信箱,鄙人有文件投送。如鄙博关闭三日,即可开而视之,并于网络公开文件。杨某叩谢!”一石激起千层浪,蟹妈案由此浮出水面。

  今天杨海鹏并不后悔自己所采取的抗争手段。在他看来,如果正负相抵,仍是正的效果占上风。他将自己的行动比喻为“在封闭的楼里开一扇窗”。蟹妈案背后的许多操作藏在黑箱里,通过微博,至少在庭外实现了案件的透明公开。

  他甚至对微博平台有着更多的寄望:微博轻骑兵式多点迅速的传播模式,更易从现有的管控体系中脱离出来;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功能,未来有望在民主法制的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杨海鹏唯一自责的是,从事调查报道,多年与社会阴暗面打交道未曾失手,却没能保护好最亲近的人。他也责怪妻子“太傻”,语气里却是自责。

  家庭:破碎的中产梦

  杨家算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在上海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夫妇二人事业上均小有成就,在圈子里有一定的声誉。蟹妈案获得如此多的关注,一部分也因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奋斗史,与崛起中的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有着太多的相似。

  杨海鹏1988年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在上海纺织学校当了一年的政治老师。中间他常在外兼课,“很受欢迎,讲一天课能挣学校里一个月的工资”。89年他应聘到徐汇区法院调研室工作,1993年之后辗转于上海《青年报》、《申江服务导报》和《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其间杨海鹏在《新周报》当了半年的总编辑,试图恢复《南方周末》早期的风格,但最终“没出一张报纸”。

  妻子梅晓阳的经历则是典型的好学生成长史。从高中保送到华中农业大学,四年后又保送研究生,毕业进入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渐渐成长为设计院的业务骨干和中层干部。

  两人2001年结婚,2003年有了蟹妹,女儿出生后即成为全家的中心。杨家有一面专门的照片墙,其中蟹妹的照片最多。妻子工作忙,杨海鹏当了多年的奶爸,还曾在香港的育儿杂志发表心得。

  杨家的房子是2007年买的,当时8000元/平米,虽然小区条件很一般,但也算是捡了便宜。买房的时候,双方家庭条件所限,几乎没有支持,为买房贷了100多万,至今仍余数十万。杨海鹏每月两万的工资,一半还贷,一半养家。梅晓阳的工资稍高,其中一部分储蓄,剩下的都用在娘家两位老人和残疾的哥哥。

  现在,一切似乎都成了“浮云”。10月杨海鹏供职的媒体与其解除关系,他在微博上写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离开了。我已经爬过雪线,他没有那么好的心肺,承受这个高度的寒冷和缺氧。不能要求你的朋友,心里都装着壮丽的星空,为别人的理想绑架。分手吧,你无可指责,蟹爸的心里只有感谢。”潇洒中带着凄凉。如果妻子入狱,他坦言薪酬可能会是下一步择业的第一标准,“为稻粱谋”。

  案件发生后,杨海鹏身边许多犹豫是否移民的朋友也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找中介、办手续,不时穿梭于上海的海外房地产展销会。

  更早一些时候,移民也曾是杨家的选项之一,但投资移民的门槛太高未能如愿。进入2010年,蟹妈接到一家广东企业的邀请,负责建立其“上海设计院”及“政府事务部”。作为上海园林系统唯一通过验收的“启明星学者”,跳槽后她的收入会有一个大的飞跃,事业也将展开新的篇章。

  但随着当年7月梅晓阳被带走调查,这个中产家庭的上升轨迹戛然而止。2011年12月20日二审宣判,“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经常给我写信。”蟹妈在庭审现场对杨海鹏喊了一句。当天杨海鹏在微博中写道:“想与大家一醉。”

  法庭:缺席的程序正义

  2011年12月8日,被众多网友寄予厚望的蟹妈案第二季传来消息:二审书面审理。

  没有庭审,意味着一审中没能出庭的证人再度被拒绝于法庭之外,杨海鹏提供的新证据,亦被认为与本案无关。蟹妈被判无罪的可能变得渺茫。杨海鹏在微博里写道:“心悸,心寒,心死!”他再一次请求网友们挂出蟹妈的头像。

  2011年9月19日的一审,杨海鹏本拟用网络微观的方式,分流欲到现场的支持者,他已经收到太多旁听庭审的请求。但当天现场还是来了近两百位的热心网友,甚至有支持者专程从湖北赶来。进不去,许多人在法庭外站着。庭审结束,网友们拼车回家,彼此成了朋友。

  除了围观的网友,在杨海鹏看来,程序正义也被挡在了蟹妈案的法庭门外。庭审当日,与检方认定受贿的7万元有密切关系的证人周在春,被拒绝作为证人。同时被拒绝的还有另外5名辩方证人,当天他们在法庭外等候出庭,但未被允许。

  此外,庭审中梅晓阳指出此前供述多为被诱导和逼供所说。根据辩方律师严义明提供的材料:梅晓阳被纪委带走连续接受调查时间超过20个小时,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刑讯逼供。同样的情节还发生在与案件相关的其他几位证人身上。

  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决定》,蟹妈案中诸多证据均存在程序违法的问题。庭审中辩方多次提请非法证据排除,未获得支持。

  杨海鹏说,庭审中对于控辩双方的证据采用,明显存在两个标准。而蟹妈案中无处不在的“联动执法”,令他毛骨悚然。“联动执法”作为近年来为高效查处商业贿赂的制度创新,将检察院侦办刑事案件的权力与工商部门的行政程序混合,具体操作中往往“既不走检查程序,又不走工商程序”。

  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属于非法证据的范畴,在案件审理中应首先予以排除。杨海鹏将“联动执法”中的失范比作中国司法的“三聚氰胺”:证据就像牛奶中的蛋白质,而非法证据就像三聚氰胺,如不排除,往往导致案件的误判。

  他认为,在当今重拳反腐败的情势之下,无论政府还是公众,往往更看重结果——“抓了多少个贪官”。但证据如何获得,程序是否正义,往往被忽略。他担心发展下去,执法部门将可能形成对刑讯逼供的路径依赖,这样将置每一个公民于险境。

  对于蟹妈案的前景,杨海鹏唯一的期待是一场公开公正、程序正义的审判。果如此,则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

  采访进行到一半,蟹妹放学回家。发现我们在谈妈妈的案子,不时找借口跑进房偷听,最后干脆坐在旁边的电脑前赖着不走。杨海鹏说,这几天蟹妹每晚和自己睡一块,紧紧抱住爸爸的大腿。女儿不说,当爸的知道她藏着心事,也知道她悄悄告诉奶奶:妈妈不在家,怕爸爸哪天晚上也偷偷走掉。

  12月8日二审那天,杨海鹏在微博上写下:“在这么些年,我们几乎按《小学生守则》生活,生活在这个社会,希望与这个社会的污浊保持间距;希望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希望给自己被伤害过的老人以抚慰;扶助弱势群体的兄姐,让他们维持生存的信心;抚育自己的孩子,希望她有个光明的未来。即便蟹家蒙难,我们还是希望中国改变。”

  微评语

  他无疑是2011年流传最广的一张微面孔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不仅唤起了人们对这个中产家庭的同情,还将网友们带到了上海蟹妈案的审理现场,“围观”正在成为中国微博平台的常态。目光也是一种光,正如杨海鹏所期待的,这一年,有更多的光投注在了中国的法制道路上

  杨海鹏:资深调查记者。在“蟹妈”案中,“蟹爸”杨海鹏以微博为武器救妻而受到广泛关注

  微语录

  30分钟前,一政法界的朋友,问我:如果可以重来,你会不会再这样做?我想答“会”,但话到嘴边,觉得自己不诚实,即说:“会适可而止。”复问:为什么?答:“根本没有想到,在众目睽睽之下,你们可以这样。而且是立体的。”苦笑。后面,容我照顾家庭,承受这一切的后果。

  2011年12月26日

  蟹妹看来真成了大家的孩子——不断有朋友送圣诞礼物来。以为物质的东西,能给她带来快乐。她实际上最需要的,还是母亲——近两日感冒,她千方百计凑到我跟前,希望我亲她抚她,给她双份的爱。可怜的孩子,强压着心底的忧郁,不知道这对她的成长,会带来什么影响。即便如此,还是希望她做个乐观的人。

  2011年12月22日

  宣判维持。记着蟹妈的话:照顾好老人孩子。精神上已做好这准备。庭毕拿到裁定书,第一次知道合议庭的组成。别责怪具体的法官,这个案子不由他们作主。想下一步的事情,等我安排好家人的生活再说。一艘两个舱位的船,一舱进水,不能让另一舱也进水。船就是蟹家,舱位就是我们夫妇。乘客是老人和孩子。

  2011年12月20日

  也许判决将在两周内作出。再次企求大家,挂出她的照片,为这个可怜的湖北女子祈福。

  2011年12月8日

  扛着。这个世界很重。放弃。跪下。没有未来。

  2011年12月5日

  蟹奶的专业,是俄罗斯文学。喜欢陀翁。熟读他所有著作。我对她说,我们面对的情况,他的书里都有。没有什么新鲜的。

  2011年11月17日

  在这个事件过程中,我一直希望以“公民杨海鹏”,而非“《财经》高级记者杨海鹏”的身份出现。但木有办法,一般民众多认为,你因为有资源才勇敢;而对手也认为,你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背景神秘的《财经》才勇敢。中国公民个体的价值没有被尊重,全社会的认识,还在人对部落属附的时代。

  2011年11月15日

  朋友们,我想租借你们微博头像位三日。请挂出这张图,为这个在国企忍受远低于市场价的工资,要供养多病父母和脑残哥哥的白领女子祈福。

  2011年9月16日

  诸位粉丝:鄙人生死存亡悬于一线,敬请海内外诸位粉丝,赐与信箱,鄙人有文件投送。如鄙博关闭三日,即可开而视之,并于网络公开文件。杨某叩谢!

  2011年5月24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