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IT龙门阵专题 > 正文
这个是我们CC智能手机端的主页面,这个就是CC名片添加的操作,在里面有一个CC号手机号参加CC名片就可以从数据当中提供名片信息,这个信息是自动保存到手机自带的功能中去的。商业模式就是我们觉得这个是作为一个基础应用,所以应该是拓展用户的重要手段,广告我们希望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来增加广告,还有就是插入图画收费。电子名片已经是众望所归的方向,现在做电子名片的厂家已经很多,大概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智能手机客户端。还有专用的网络名片,还有很多社交网站也有社交网站的名片像经纬、恒知。还有通讯产品的附带名片像QQ、米聊等。还有专业名片管理专家,我们希望可以做的更加专业一点。
提到这些产品这里面最这些产品有一个相应的分析,从产品的适用量来讲,智能手机客户端主要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这个安装它会受到适用量的限制。网络名片一般都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产品,所以它的覆盖面会广很多,而且互联网用户的量非常大。从交换名片来说,手机一碰一交换确实很好用,这是的确是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但是一旦用近距离要求的时候,在网络这个层面上,远程的进行名片交换就要成为它的弱点。在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方面,智能手机客户端和图片和名片的一些特殊格式有一个绑定,相对的数据安全性要好一些。
名片的展示效果相应的这些展示信息丰富,因为它比较公开化,大家很难把一些私密的信息添加到里面,这样它名片的意义就大大削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用户习惯的问题,名片作为一种礼仪已经存在很长的时间,你在短期内让大家使用电子名片,这个习惯转化起来比较困难,在这个方面CC名片有一个比较好的特点,就是它是用一个数字来代替,所以你把它印在名片上,对名片的外观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过度用户习惯。CC从一种思想的层面来讲,可能上次交换的时候会很像,相似点就是都代表用户的身份,可以进行授权。但是一个差异点就是CC的资料是可以公开的是可以给到核心的第三方。这个过来我们项目处在一个总期,我们融资的额度是200万元,出让股权比例大概是20%左右。
最后简要的介绍一下团队,我本人是05年考的清华,工科背景还是比较扎实。毕业之后也一直在IT行业做,有过一些创业的经验,失败的比较多。我们两个合伙人很有特点,一个潘宇苗,他是学习一些互联网的设计,他做东西都非常用心,他经常革自己的命。另外一个就是很年轻的小伙子,他是计算机专业的,他很有思想性,他除了扎实的计算机的功底之外,他是很有思想性的小伙子,我很喜欢和这两个合伙人合作。
刘兴亮:我想问一下你是第几次创业?
李静涛:第四次。
刘兴亮:听你说失败挺多的,前三次都失败了吗?
李静涛:我第一次是参加清华大学的创业大赛,那次大赛之后我参与了智能家具的项目,当时这个项目太早了。第二次就是跟名片有关。第三次社交网络。
刘兴亮:我经常参加很多活动,经常带名片不够,很多人以为你是故意的,看看我们的嘉宾怎么说。
王仁中:你这个公司做了多久?
李静涛:去年5月份正式成立的。
王仁中:现在快1年,我蛮喜欢你这个团队的,不过这个题目我非常不喜欢你能不能再革一次命。
李静涛:其实我们已经革了一次命了。
王仁中:如果你要做这个团队,你应该在云端上有一些更多的想法,可能会凸现你这个团队的能力跟经历。
李静涛:我们这个数据中心架构本身就是一个架构,我原来是在光华中心,虽然自己不是做这块但是看很多。
刘兴亮:这个项目做了一年零两个月了是吧,那你客户端怎么还没有出来?
李静涛:就是因为革自己命革了很多次。
刘兴亮:那你光革命去了。
李静涛:就是刚才万浩基刚才讲了创业过程中失措是必然的,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当中,其中创新是最重要的文化之一,既然要创新就要大胆尝试就要试错但是试错要学会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炼。
回铎:我觉得创业者在面对投资者,他们会要求你做改变,你不要轻易的做决定,就是老革自己的命,可能你这个命也不会太长。
李静涛:这个革命不是因为投资者,我毕业的时候对于人性对于自身的认识上,包括在我的微博上,自我评价是独立思考的人,所以我不会因为哪个投资者哪个朋友的建议随意的改变我的目标,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很难看清楚远方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不断的提炼、不断的总结,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知道不做什么很重要。
刘兴亮: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那你碰到让你变方向的是怎么回答。
李静涛:投资很多。
刘兴亮:你就给否决了。
李静涛:我觉得成功的投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建议不被接纳而不考虑这个项目。
郎春晖:这是我看好的一个方向,就是现在社交圈很多,但是在中国一个真正意义上商务社交圈,名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非常看好你这个方向,希望你能一路走好。
万浩基:方向我是很看好,可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是听的很明白,名片就是名片,但是你为什么要加CC。
李静涛:CC还有一个意思,CC只是作为一个名片一个链接,一旦形成连接有这种关系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希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很清楚我们的定位,我们做什么,我们不做什么,我们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与更多的应用提供方一起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更精彩的互联网服务。
刘兴亮:就是看上去是名片其实它不是,谢谢你请坐。我们有请第三位创业者他是爱思图在线游学创始人杨玉雄掌声有请。
杨玉雄:大家好 我是做游学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谁?我98年到04年在深圳,我做美国的商务考察,我从04年开始的时候就是自由人,跟不同的单位进行合作,用合作的方式实践创业。一直到去年的10月份一直在深圳,从去年的10月底我来到北京,在北京开始寻求合作创业,我的方向是国际游学,起点是美国游学,因为我去的美国去了8次,我希望从我最擅长的地方做起,这是关于我大概的一个情况。我从02年开始做美国的游学,对这个行业有很多的思考。据我所知在目前的中国做国际游学,现在新东方做的很大,他是从2005年或者2006年的时候才进入这个领域,我因为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所以我对这个行业有我的一些认识。在这里我就是对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行业的分析、第二我对这个行业的思考、第三对这个行业结合最热门的互联网包括SNS之间要找到结合点的一些,我的一个设想,主要是这三点。关于这个行业市场规模,大家可以看到这一个数据是教育部的数据留学的人数,去年是接近30万,我估计国际游学领域,保守估计要1000万,这只是我的一个估计,估计不是很准确。
第二个因为我从02年开始做这个行业,我跟不同的留学中学、包括旅行社都有合作,我在这里面的感受,把这个市场大概划分了这么一个不同的份额。这个市长的目标,就是我对这个行业当中的客户,我的一个分析,因为时间也有关系,所以我就不一一的分析下去了。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对我们的用户建立自己的参数然后详细的分析,然后提出发展的趋势打个问号,他们将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发生变化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应对?这是我们要进行思考的。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游学在线我们要做什么?我的想法是传统的游学行业,怎样在立足现在的IT技术互联网、SNS这个概念进行跨界整合。我们要进一步思考怎么做,我提出一个简单的框架,就是把一些事务性的重复性的元素剔除掉,针对现有市场行情上没有的东西进行一个提炼,第一个就是提炼游学价值,第二就游学系统性规划,就是你要知道怎么去游学,游学怎么用,主要是你什么时候游学,游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系统规划设计。创造有是用SNS创造游学式教学圈,定位于一个比较窄的大家都在游学这个领域里面的用户群创造一个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