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支付宝股权变更背后的利益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 11:09  长江商报
支付宝股权变更背后的利益博弈

  为确保以内资身份获取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集团在过去两年内将旗下子公司支付宝股权进行重组和变更,此举引发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股东雅虎、软银的不满。究竟是阿里巴巴为获取支付牌照的无奈之举,还是一些专家指责的违背契约精神的贪婪?一场关于“契约精神”及诚信问题的讨论风暴迅速席卷而来。

  支付宝股权风波尘埃未定,负面效应却愈演愈烈。据最新消息称,马云此举已引起国内互联网行业股票集体大跌。在美上市的主要中国概念股6月17日多数下跌。跌幅榜上,山东昱合周五开盘8分钟后停牌,停牌时股价下跌38.27%。千方科技跌24.32%,其他个股方面,奇虎360跌14.52%、华视传媒跌14.34%、盛大游戏跌7.63%、新浪跌3.82%、阿里巴巴跌5.03%。

  同时,马云“偷窃”支付宝的定义也开始在业界中流传开来,有人认为马云所谓“为取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不得已外资转内资”的说法有违商业伦理,并将其与中国概念股近期在美国遭遇的诚信危机相关联。马云此举的代价,让自己背上了“小偷”、“爱国流氓”、“违背契约”的罪名。

  面对支付宝事件席卷而来的指责,马云说,“我的决定不完美,但它是正确的。我还会继续自己的路。”本报记者 常燕见习记者 方珣

  支付宝股权风波

  马云强调,有关支付宝股权调整的一系列操作,阿里巴巴董事会都是知情的,并不存在管理层偷偷转移股权的问题。

  5月11日雅虎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中披露,其持股的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了马云控股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中。12日雅虎声明,该公司曾于3月31日接到阿里巴巴集团关于“支付宝股权转移”的通知,但此举尚未知会阿里巴巴董事会或股东(包括软银),也没有得到批准。雅虎指证阿里巴巴在大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窃”了支付宝的股份。

  6月14日,在阿里巴巴集团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其董事局主席马云首次在媒体前详细解释支付宝股权转移的始末,并回答了有关质疑。马云称支付宝转移过程中“三年来董事会一直参与讨论”。他还表示,假如支付宝不合法,没有拿到支付牌照,淘宝就会瘫痪,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和股东的利益。

  马云强调,有关支付宝股权调整的一系列操作,阿里巴巴董事会都是知情的,并不存在管理层偷偷转移股权的问题。据悉,阿里巴巴董事会由四个人组成,分别是雅虎的杨致远、软银的孙正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和集团CFO蔡崇信。而雅虎、软银合占近七成股份。

  从马云当日披露的信息来看,支付宝单飞经过了三步,第一步是2007年6月转让70%的股权给马云控制的一家内资公司,第二步是2010年8月继续转让剩下的30%股权,第三步是今年一季度终止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协议控制。

  观察支付宝的股权转移过程,是与央行的第三方支付政策的变化紧密相关的。按央行的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若不是100%内资,就没资格申请牌照,不能正常营业。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当时采用的是VIE(协议模式)模式,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及软银持股超70%)依然通过协议控制拥有对支付宝的控制权。此时支付宝名义上转为内资,实际上依然通过协议控制归属阿里巴巴集团所有,雅虎及软银的利益也不会受损。

  如果持续这种模式,阿里巴巴、雅虎、软银将会风平浪静,然而,今年出现了关键性的改变。

  今年一季度,央行要求支付宝公开声明其股权结构不含协议控制。支付宝首席财务官井贤栋披露,2011年一季度,央行专门给支付宝发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外资成分和协议控制情况,并书面承诺。

  马云对此表示,他曾多次与央行沟通,询问外资是否可以参与支付企业,央行的回复则是不宜进入,如果要进入,就要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按照马云的思维逻辑:等待国务院批准,会影响支付宝获得牌照的时间,极大影响阿里巴巴集团的价值。鉴于此,马云选择了终止协议控制。

  引发“契约精神”大讨论

  按照马云所说的“三个原则”: 100%合法; 100%透明;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私吞支付宝”的确是“不完美”但“正确”的选择。遵照国家规定,维护客户利益,何罪之有?不仅无罪,还是大英雄。

  支付宝股权大挪移,究竟是阿里巴巴为获取支付牌照的无奈之举,还是一些专家指责的违背契约精神的贪婪?一场关于“契约精神”及诚信问题的讨论风暴迅速席卷而来。

  最新一期财新《新世纪》周刊“财新观察”栏目发表了社评《马云为什么错了》。文章强调契约与产权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石,并指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未经股东授权转移支付宝所有权违背了契约原则。财新总编辑胡舒立在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1时接获马云的短信。正在美国出差的马云与胡舒立以短信方式交谈了两小时。

  马云发给胡舒立的第一条短信是:“大姐,你在对基本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了。”可见马云觉得很委屈。 按照马云所说的“三个原则”: 100%合法; 100%透明;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私吞支付宝”的确是“不完美”但“正确”的选择。遵照国家规定,维护客户利益,何罪之有?不仅无罪,还是大英雄。 如此看来,马云到底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还是无奈之举?

  诚然,支付宝只是雅虎与软银的一块肉,却是阿里巴巴的神经中枢。“马云不敢在牌照争夺战中冒哪怕一丝丝风险,这导致他不顾道义与法律而与大股东决裂。”业界人士揣测,“如果换成别人,也许会做同样的决定。” 马云对此的解释说,别的公司违反央行的规定,他不管,支付宝必须遵守央行的规定,不能抱侥幸心理。

  京东商城刘强东通过微博称,“国内所有拿到融资的互联网企业,不管是上市的还是未上市的,全为VIE结构,包括京东商城!”熟悉互联网的业界人士都知道,VIE结构,早已成为潜规则。 资深互联网人士刘兴亮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很理解马云,“他更多是考虑到应付央行的政策,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没办法啊,央行点名了,潜规则就行不通了。”

  除了从国家规定及正常经营角度考虑,马云的“国家信息安全论”也似乎为他赢来了一部分支持者。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支付宝这样一个企业确确实实是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的,马云如能借此获得控制权将是一件幸事。史玉柱也力捧说支付宝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并把那些批评马云的人归为“卖国砖家”。

  以目前舆论来看,支持马云者就像陷于一座孤岛,周围的海水全是指责的唾沫。

  业界不少人士指出,马云是以国家规定为挡箭牌行转移资产之实,认为马云等管理层以设计协议控制“绕过”央行规定太冒险为由,否定了大股东对于浙江阿里巴巴的协议控制,这等于把支付宝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资产直接转移到自己手里。

  拥有6亿用户,日交易额在26亿元的支付宝,无论是对于雅虎、软银还是阿里巴巴都是一块肥肉。这块“肥肉”目前却成为马云的独食,与阿里巴巴集团不再存在控制协议关系。毫无疑问,支付宝转让的表面获益者无疑是马云和另一位阿里巴巴创始人谢世煌。而拥有支付宝70%股权的雅虎和软银,以及在阿里巴巴集团层面持股的管理层皆因此严重受损。

  互联网资深分析师洪波认为,马云所说的“拿不到牌照就如何如何”只是一种假设,是否属实没人知道。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这十几年,外资及国内企业都从VIE结构获得巨大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针对马云所说的“为了6亿客户的利益”, 洪波称,支付宝公开的数据为6亿多户,只是用户的消费数据,而且这6亿是一年内的新用户,大多是没有产生消费数据的。马云将这种假设抬得太高了。

  汉能投资集团执行董事宋良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转移支付宝,马云的醉翁之意仍是借获牌的政策问题与雅虎在阿里巴巴股权方面较劲。随着事件不断进展,负面效应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倒向了“契约原则”一边。马云的处境看来不太乐观。

  被孤立的马云

  特写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新浪微博中表示:“在国内金融专为国企与政府服务之下,民间创业发展靠谁支持?今天,中国应做开放的榜样,扛开放的大旗,因为世界越开放,对中国更有利。”

  一家支付企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已给多家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发函,因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要求各家企业对于是否存在外资直接或间接控股作出明确说明。收到央行函件的一批第三方企业负责人已经赴京与央行开会讨论。

  实际上,从“新浪架构”开始,VIE一直是外资绕道进入外商投资限制领域的潜规则。如果以前眼开眼闭的VIE架构不再被允许,那对美元VC(VC的英文意思为:Venture Capital 全称风险投资)的打击可能是致命性的,但人民币VC也难以填补空缺,因为国内不会让未连续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上市。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

  “整个行业因为支付牌照问题,一夜之间,身处悬崖之边。过去十年相安无事的法律结构,一下子,处在一指破纸的境界。未来发展,扣人心弦。外资投资岌岌可危。”清科集团董事长兼CEO倪正东接受采访时说。

  昨日,资深互联网人士刘兴亮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也表示:“国内政策扶持的主要是国字号企业,而对IT行业、互联网行业的扶持是不够的,这些领域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外企业的资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还不允许外资涉及?”

  谈到对策,洪波感到无奈:问题总是会解决,但目前矛盾还是很多,难免伤及其他行业。"

  VIE困局

  现状

  如今,面对马云转移支付宝事件,争论的焦点不再以马云个人行为为重,它的负面效应已经扩散到整个行业,造成不少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跳水。

  “过不了这关,大家完蛋我们可以集体下岗去集资弄个农家乐。”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无奈自嘲。

  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次“支付宝”事件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感到异常担忧。业内认为,践踏契约原则伤害了市场之本。契约得不到尊重,必将平添全社会商业风险,徒增交易成本。尤其是当此事件的始作俑者为中国企业家标杆人物的马云时,其“负示范作用”就更为显著。

  近日,微博均在热议支付宝风波,焦点集中在了马云引发互联网VIE恐慌。对此,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一语中的:“众多投资人更担心的则是未来投资中国互联网的风险。”

  资深互联网人刘兴亮称,“目前国外投资者都对中国产生了怀疑,支付宝是在国外资本的扶持下长大的,中国企业整体的形象大打折扣,国外投资中国企业会谨慎一些。”

  “支付宝的纠纷令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最为基本的协议控制模式产生质疑,他们会疑惑,在契约合同之下,为何还会出现这种事情。因此,这也影响了中国概念股几乎所有类似模式的公司股价。”人人网陈一舟分析道。

  事情还没有完,希望能妥善处理,马云能与雅虎、软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也许是最好的办法,谁都不希望撕破脸皮。尘埃未定,面对支付宝风波,业界大多数人士只能选择如此无奈的观望态度了。

  支付宝风波引发VIE恐慌

  影响

  然而,此前马云与孙正义一直惺惺相惜的两人,在支付宝股权风波中,似乎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马云洗手间6分钟说服孙正义投资的传奇故事一直是业内的美谈。孙正义带给他的不仅仅是2000万美金的雪中送炭,还有做媒“鲸吞”雅虎中国,助力淘宝大战Ebay易趣,缓冲雅虎铁娘子巴茨对马云的威胁、嫁接淘宝和雅虎日本……

  然而,支付宝股权风波中,一直被马云视为一生中贵人的孙正义,每次一提到支付宝时都说“我1分钟后就要走了”。 从“6分钟”到“1分钟”的巨变,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03年,支付宝只是淘宝公司里的一个小部门,当初谁会想到,支付宝会做到日交易额25亿元人民币?

  时过境迁,阿里巴巴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子商务帝国。“如今的马云,已取得了不在孙正义之下的地位。昔日贵人的尊重感全然没有了。”洪波如是说。

  在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中,雅虎全球占40%,孙正义的软银占30%,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员工占30%,这个份额早已满足不了如今的马云。

  面对既成事实,作为共持股阿里巴巴集团70%股份的两大主要股东,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却采取了不同的选择,雅虎选择与马云签订城下之盟,寻求补偿,软银则拒绝表态也拒绝参加谈判。

  对此,马云表示,作为董事,孙正义的态度是不够负责的。可见,今非昔比,两人的关系已出现显而易见的矛盾。

  马云在与胡舒立的短信中也谈到,我和雅虎问题容易解,那是利益的问题。而我和孙正义的问题不仅仅是利益问题,有对员工发展的看法原则问题,所以谈判最终落在对未来,对员工和对社会股东的原则问题上的难度。

  马云与孙正义:从“6分钟”到“1分钟”

  故事

  “支付宝”事件发生后,公众的焦点全部聚焦在了马云身上,而另外两大当事人则不约而同地打起了“沉默”战术。雅虎在首先披露“支付宝”所有权转让的消息后一直再无官方回应,软银方面也选择了低调行事。

  日前,记者致电软银中国,相关工作人员称,此事与该公司毫无关系,该公司和软银日本方面完全保持独立。而据彭博社的报道称,软银日本方面的发言人Takeaki Nukii对此事件表示不予置评。

  受到“支付宝”事件影响,雅虎股价近期大幅下挫,从5月时最高的每股18.65美元暴跌至本周一的15.16美元,缩水19%。

  此外,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及证券公司上周宣布,已代表股东对雅虎提起一项集体诉讼,指控雅虎违反了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公司业务前景做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声明。

  面对这一切,雅虎同样选择了闭口不言,对此至今未发表任何官方声明或表态。据新京报

  ◇相关方态度

  雅虎、软银均沉默

  去年6月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之时,对外资获牌照就留下一个窗口。“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但是这个窗口如何开、开多大,央行一直未出台相关细则。

  对于有外资股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这将面临一大难题。要么变身内资企业、清理外资股东;要么就等待国家明确外资进入细则或者是国务院特批,这对于已经在灰色地带生存了近10年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而且,央行9月1日后“未能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规定是悬在支付企业头上的利剑。

  “没有牌照的支付宝干了8年,如果第一批没有拿到牌照,第二批就要再等两三年,一个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没有牌照再运营那是不可能的。”马云昨天说。而跟支付宝一样,为了稳拿牌照,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也在获得牌照前“清理”了三家外资股东。

  有分析指出,中国出于安全考虑对于支付清算领域的开放一直较为谨慎。据新京报

  ◇分析

  央行政策未明 企业头悬利剑

  ◇链接 什么是VIE协议控制

  所谓“协议控制”,即境外离岸公司不直接收购境内经营实体,而是在境内投资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为国内经营实体企业提供垄断性咨询、管理等服务,国内经营实体企业将其所有净利润,以“服务费”的方式支付给外商独资企业;同时,该外商独资企业还通过合同,取得对境内企业全部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抵押权和投票表决权、经营控制权。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