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杂志胡舒立个人持股5%:单周刊兼通讯社功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1日 04: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图为胡舒立
图为胡舒立
“后胡舒立时代”的《财经》
“后胡舒立时代”的《财经》

  《财经》人事震荡 近200人集体出走 中国财经新闻“女教父”胡舒立打造新杂志

  新杂志为单周刊兼通讯社功能 采编经营核心团队将持股

  11月15日,胡舒立发表自己的“最后一篇”博客:“将来怎么办?我当然有初步的设想和安排,但图景并不很清楚,还要再走再想再谋。”一段传奇就此终结。

  胡舒立率团队出走《财经》这一事件,“本质上与许多知名企业家一样,他们让濒临倒闭或者一穷二白的国有企业起死回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国企固有的僵化体制束缚了他们进一步发展,他们力图通过管理层持股、IPO等众多方式取得团队自身利益的实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评价道。但当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胡舒立选择了出走,另起炉灶。

  这一事件的主人公是顶着中国财经新闻“女教父”、“中国最危险的女人”光环的胡舒立,而她作为《财经》的灵魂此次一举带走了媒体最根本的人力资源。

  一时间,《财经》的人事震荡成为海内外媒体的报道热点。

  文/图 本报记者邱敏

  11月23日,后胡舒立时代的第一期《财经》面世,新总编辑王波明撰写了新一期杂志社论《理念支撑下的坚持——致读者》。

  他说:当了近12年的总编辑,从来没写过社评,现在人去楼空,只好提起沉重的笔。

  王波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以下简称联办)总干事。联办是《财经》的投资方,王波明自然是《财经》事件中的核心人物。

  大震荡

  谈判破裂200人集体出走

  据接近联办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在事件爆发之前,胡舒立曾经向王波明提出过三个要求:一是采编团队持股,二是挂靠新的单位(《财经》杂志之前挂靠在全国工商联),改变法人代表,成立新的财经杂志公司,三是引进小股东。”对于这三个条件,王波明同意了第一个,但对后两个不同意,因为后两个条件的实施意味着联办将对《财经》失去控制权。

  最后一次谈判的破裂则直接导致了胡舒立率团队出走。

  “国庆前收到消息,高层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另起炉灶,通知我们可以自行选择。”一位原《财经》记者透露。

  事实上,据透露,与胡舒立共同离开《财经》的远不止此前媒体所透露的60人,加上各地的记者站整个采编团队有140余人,再加上此前以吴传辉为首的经营团队已率先离职,总共涉及近200人,几乎整个《财经》的团队一锅端,这个团队将全部投入新杂志的创办。“我们只是换了一件新的衣服。”一位《财经》资深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作为《财经》重点记者站的南方站(范围包括广东、香港、重庆)原站长已调赴北京,将负责新杂志的策划,而南方站也将从广州迁往深圳,原南方站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为新杂志待命。

  “新的杂志将根据最新的文化领域改革的精神来确定股权等一系列架构。”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除了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外,还有联想下属的弘毅投资进入,而采编经营的核心团队将持有股份,其中胡舒立名下有5%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新的杂志将从《财经》的双周刊改变为单周刊,同时还将承担通讯社的功能。

  幕后

  编辑权控制上矛盾日渐激化

  目前,公众把《财经》的人事震荡的直接原因指向了联办与原《财经》管理团队在编辑权控制上的矛盾。

  胡舒立在11年前接手这本原来为《证券市场周刊》周末版的刊物时,与王波明有过约定,一是每年200万元的预算,二是联办不能干涉采编工作。在“独立、独到、独家”的新闻理念下,《财经》一步步成为了中国媒体界的奇迹。

  据已经辞职的《财经》工作人员透露,联办在今年7月发给《财经》一份正式文件,要求:“退回财经领域,正面报道为主”。《财经》杂志每期封面报道的题目,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于非财经领域(政治、社会、非财经领域的涉外报道等)的重大新闻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财经领域的重要负面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这一系列限制无疑是胡舒立难以接受的。

  而据记者了解,胡舒立与联办更大的矛盾出现在对《财经》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这一矛盾早已潜伏多年。

  近几年,深谙海外媒体发展动向的胡舒立一直力图把《财经》从一个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推进,包括《财经网》的推出,以及坚持《财经网》的原创性。据透露,在这条道路上,胡舒立一直希望能够整合联办下属的资源,比如和讯网,但这一想法在联办内部错综复杂的人事体系中碰壁。

  此外,胡舒立还希望能够通过《财经》这一平台,建立一个英文通讯社,向海外提供英文经济资讯,据消息人士透露,对于这一计划,小超人李泽楷很有兴趣。这一系列计划引起了联办的警惕。

  对于联办来说,《财经》是一只年下0.5亿利润的金蛋。但对于个性强势的双方来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

  前景

  经济杂志类商业模式日渐式微?

  “胡舒立是《财经》的灵魂,灵魂都出窍了,《财经》也死了。”许多读者在网络上留言,而众人也关注着后胡舒立时代《财经》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多人跟着胡舒立走,这是因为对胡舒立新闻理念的认同,虽然《财经》的员工待遇只能算中等,但我们的报道要推动社会进步的理念给了大家事业认同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财经》记者说。

  “应当说《财经》是靠揭黑起家的,经济杂志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胡舒立创造的。但我们看到在目前的时代,经济杂志这类商业模式已经日渐式微。美国《商业周刊》最高峰时一年的订费是40美元,发行五六十万份,但最终几百万美元就廉价卖了。所以不管是《财经》还是胡舒立新办的杂志,它究竟能够取得多少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一位业内专家说。

  观点交锋

  最专业?少有广告大户打招呼

  这是我见到中国最专业的记者,在新闻理念、新闻操作手法上都是最好最强的。《财经》有规定,记者要少去参加发布会,尽可能不要拿车马费,这样你的精力就不会受车马费的牵引,也不会为了车马费去应付一篇稿子。《财经》实行的是年薪制,这样记者就不会在字数、稿费这个框框里打转,大家都会贡献自己的资源。还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在《财经》你感觉不到经营人员的存在,而其他媒体采编部门经常会收到各种招呼,特别是涉及房地产商等广告大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财经》记者

  不公平?她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 胡舒立率领她的团队出走,无可厚非,去追求自己的新闻理念,追求团队利益的更大实现,追求商业上的更大成功,都是正常的。中国的经济界企业界天天在上演这样的故事。但有一点不公平,那就是胡舒立打的旗帜,用的策略,她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

  事实上,联办一直在捍卫财经话语权的独立,而联办为财经带来的金融界资源,也是《财经》起家的重要基石。

  ——一位接近联办高层的人士

  舒立其人:

  媒体是大众利益的看门狗

  胡舒立1953年出身于新闻世家。她的祖辈中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她的外公胡仲持,是新闻出版界的老前辈,她的母亲曾任《工人日报》编辑。1982年胡舒立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

  1985年胡舒立被派往厦门做驻站记者。后接受美国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进行五个月的访问。

  1992年胡舒立在《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

  1994年胡舒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发展经济学。

  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10月号刊出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

  2001年《财经》刊出“股市忧思录”、“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夏陷阱”等重点报道。其“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锋芒毕露的报道,一度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大地震。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2003年《财经》凭借SARS系列调查报道,获“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

  在胡舒立的新闻理想中,媒体不过就是大众利益的看门狗,社会分工就是舆论监督,这个社会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胡舒立说:《财经》就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