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企业家:谷歌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 17:00  东方企业家
东方企业家:谷歌悖论
东方企业家:谷歌悖论

  一个视开放和新技术为生命的公司,在中国的生存之路。

  左手一个苹果,右手一台笔记本,上身一件白色Google文化衫,下身一件米色大裤衩搭配米色Crocs凉鞋,一名帅气而发型蓬松的谷歌中国工程师悠然自得地从我们面前飘过,这和李开复当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精神面貌完全一致,和往常一样自在、自得、自主。只不过李开复仍然是一身黑色西装、紫色领带和黑色皮鞋,一副教授模样,面对诸多的请求和问题也是一贯的口头禅,轻松而语气上扬的“ok!”

  经历了“涉黄事件”后,不少人以为谷歌中国内部必然是愁云惨雾、人心惶惶,员工的口头禅一定是焦虑、抑郁、无奈,PR部门也一定被折腾得度日如年,或者说,这种状态下的谷歌才是人们更能够接受的,因为它被“卡”了。甚至有好事者使用谷歌inside查到,涉黄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有几个特殊关键词的搜索量陡然上升,这让人们更加忧虑谷歌的处境。

  奇怪的是,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内,谷歌中国内部的不安就被平息了,而且态度冷静得让人有些诧异。在6月18日晚上谷歌内部因为央视曝光炸开锅后,第二天,李开复就开会一一明确了政府公关部门、PR部门、技术部门的职责,大家也很快各司其职起来。如果不是这样,相信陪同采访的公关总监崔瑾也没有心情一边啃着苹果一边与摄影师沟通李开复拍照的姿势了。

  话说回来,关心和憎恨谷歌中国的人都不会因为两个苹果的出现就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在经历了2005年初google.cn牵扯出的文化冲突以及2006年借用赶集网牌照风波之后,许多人认为涉黄事件的影响可能会更严重。要知道,这一次是关于谷歌(Google)“整合全球信息”使命、 “不作恶”宗旨与所在国政府特殊要求之间的剧烈碰撞。按照以往经验,这几乎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雅虎的师涛案件就是前车之鉴,也正是因为这个,Gmail 才最终决定不正式进入中国。

  在西方社会里,虽然有时候也不能完全平等,但他们强调一人有一票,人人生来平等。所以谷歌要求自己“不作恶”,不人工干预搜索结果,并且要完整地呈现搜索结果,保证每一个网站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上都有一票,哪怕只有一个用户需要某一个网站,也要呈现出来。但在东方有些国家的特殊理念中,强调更多的是精英智慧,精英治国,某些人的选票含金量会较高,所以信息审核同样需要精英来完成。面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谷歌在中国似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完全坚守理念等待死亡;要么选择生存并且放弃部分理想,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种冲突从谷歌第一天决定正式进入中国,单独为中国市场重新建立一个google.cn,并且积极地将英文名“Google”更改为 “谷歌”就已开始,因为建立google.cn就意味着要根据政府和相关法律的要求对搜索结果进行干预,许多信息不能够被完整呈现。这种改变让谷歌全球的一些员工无法理解,他们反对“谷歌”这个名字,甚至屏蔽“谷歌”的信息。

  不仅如此,国际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口诛笔伐。它们认为谷歌的信念被动摇了。于是“平衡”这个词语就发挥了作用,中国互联网业界的一些爱好者称之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

  在李开复看来,谷歌全球信念对中国政府的妥协就是一种平衡,而且这种平衡不会造成谷歌全球精神的丧失,以及无法真正完成“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他认为人们口中的 “潜规则”是指商业利益和个人意志的诱惑。“对于有人说投广告,或者干脆说关系好要求我们人工干预搜索结果,谷歌中国是不可能做的,这与谷歌全球的理念一致。但任何一个公司要在任何一个区域市场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一个不遵守当地法律的公司根本谈不上不作恶。当标准很清晰的时候,守法是第一位,当每个人想法不同,执法单位没有告诉怎么做的时候,我们选择完整呈现。通过涉黄事件,我们只能说,我们确认谷歌在守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许多人认为谷歌在中国也不能够实现利用新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虽然李开复认为不应该狭隘地去理解创新,“如果谷歌创新就是要有一个 Gmail,一个谷歌地球,那么请再给我们十年时间。但是,如果你去体验谷歌在韩国、印尼、法国、德国除了英文之外的产品,谷歌中国一定是最好的,这也代表谷歌中国的团队能够做到创新。”但是,所有人都知道,Gmail、谷歌地球这样的超炫酷产品才是谷歌粉丝追随其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单纯的优化产品。

  这是一道裂缝,可以从谷歌两位创始人与李开复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中,看出端倪。

  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告诉我们,塞吉。布林(Sergey Brin)是一个出生在前苏联的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位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他的爷爷也是位数学家,这种遗传注定将来的谷歌要以机器和算法来控制,而不是人。塞吉。布林9岁生日的礼物是一台Commodore64型计算机,而不是一本名人传记或诗集。而且他喜欢体操和游泳,这和大学期间体育成绩过关都难的李开复相比,也许是两人最大的差别。

  谷歌的另一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父亲同样是位科学家,他是密歇根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与塞吉。布林之间更“致命”的巧合是,两位创始人很早都开始了接受蒙特梭利教学法教育,而且都曾坦言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他们从这种教学法中学会了独立和自主。

  这样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让他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理想,他们要“把整个世界的信息全部组织起来”,兰德尔。斯特罗斯(Randall Stross)在他的《Google星球》一书中就认为“谷歌需要互联网保持开放,并忠实于它创办时所倡导的精神,没有围墙,没有屏障,没有壁垒,没有其他任何限制,保证信息交换的自由通畅。”所以,谷歌才会“在自己的操作系统里广泛采用开放源代码软件,虽然它还没有把自己的专利搜索公式投放到公众领域。”

  而相比之下,李开复本来更可能成为一个文人或政客,他的父亲李天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曾在南京《中国日报》任总编辑,60 岁以后陆续出版了《刘少奇传》等著作。另外,从李开复的职业经历看,他一贯擅长“双赢”思维。李开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开幕式上,就发表了“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更是影响了中国对微软公司、对科技和技术的看法,说明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可以达到公司和政府的双赢。”的讲话。这一点,在长期跟踪谷歌的互联网人士岑峰的一篇文章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我受的挫折很多,而他们没有。我看事的方法比较均衡,要考虑取舍。他们则比较乐观,做事情都是基于价值观,黑白分明,做所有该做的事情,不做所有不该做的事情,对自己的判断力也有很高的期望。他们更重视技术和公司的价值观。而我个人经历以及工作需要,让我要考虑和平衡更多的事情。”李开复这样比较他和创始人的区别。

  这种不同直接造成了谷歌中国成立之初的矛盾,也让许多谷歌粉丝相信,如果让两位创始人来操作谷歌中国市场,也许他们会选择用死亡来成全自己的价值观。从精神层面上,人们总是希望理想能够战胜商业现实和意识形态。但在现实层面,谷歌中国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它相较于雅虎、eBay、 AOL、新闻集团最大的幸运了,即使谷歌在中国还只是战胜了商业利益和个人意志。

  谷歌至少有两个方面做得比它们好:第一是“谦虚地去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傲慢地让用户来适应自己;第二就是逐渐实现权力下放。在互联网资深分析师兼谷歌粉丝林军看来,这两项恰巧是谷歌进入中国的最大敌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任何一个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最大的敌人。“谷歌进入中国,意识到它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百度,而是谷歌本身的全球文化,以及自己在中国的做事方法和体系。因为百度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百度的对手是腾讯、阿里巴巴。”

  真相就是这样,适应本土文化、意识形态和法律是阶段性矛盾,只要不被再次激化,谷歌总部和谷歌中国之间关于企业精神的讨论就已经告一段落。但另一方面,从产品研发到营销策略的改变才是长期而繁复的变革,因为这打破了谷歌内部曾经的规定并且分解了上层的权力。

  这是所有看客都知道的谷歌中国论题,但却没有人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破题,李开复选择了从人才招聘策略开始。

  当年,许多媒体报道称李开复与微软签订了一系列竞业禁止协议,这要求他在谷歌中国的工作不能涉及他以前在微软参与开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其中包括计算机搜索技术,他只能负责在中国招聘人才,而不能制定预算、薪酬标准或者确定谷歌在中国的研究方向。当时微软副总法律顾问汤姆以嘲笑的口吻说:“李开复在谷歌的薪酬高达1000万美元,因此他将成为历史上薪酬最高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

  世事难料,流言蜚语已经过去,但人才招聘策略让谷歌品牌在中国走出了第一步,这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但同时也让谷歌在成长初期没能抓住雅虎退出,承接雅虎丢失的用户的机会。这也让有些人看到了一个现象,在李开复上任之前,百度并没有如日中天,谷歌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不算太低,但是李开复上任之后,百度却远远地超过了谷歌中国。

  对于这些,当年被李开复从总部招至旗下的谷歌前技术总监周杰深有体会。目前,他已经离开谷歌中国,自己创建了一家叫做“浪淘金”的广告效果付费公司。

  在总部,谷歌的团队是阶梯式的,有资深架构师、中层、新人,资深架构师带领新人参与项目,可以分担部分管理职责。但在中国,由于招聘的大多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导致几乎都是新人,只有周杰等少数几个人领队。而社会招聘的员工,由于在其他企业经过磨砺,不能很快适应谷歌中国的企业文化,周杰甚至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另外,当时的研发程序也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低下。当初,谷歌还被圈定在硅谷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会在全世界孕育出如此多的卫星公司,所以公司最初的程序库并没有按照多站点的开发来设计。这导致其他站点的工作效率甚至只有总部的五分之一,对中国拥有几百人的站点来说,研发程序的改变势在必行。

  更可怕的是,美国总部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市场的现实也不一致。在美国,谷歌是领跑者,它的每一个产品都会引起关注。所以,他们对每个新产品的数据质量、发布时机都有一套成熟的机制来控制。但在中国市场,谷歌变成了第二名,而且是相对落后很远的第二名,这就需要一种跟着跑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市场并不规范、很多产品和策略都相对粗犷的时候,谷歌中国需要更大胆地去抓住时机,而不是执行教条主义。

  这种焦灼的状况,让整个谷歌中国在2006年都处于谷底。人们的期待很高,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却没有任何新产品出现,因为这个团队当时几乎发挥不了作用。再加上谷歌中国作为谷歌全球最大的海外站点之一,人数众多,导致要改变谷歌原本规范的研发程序,美国总部和谷歌中国的矛盾被激化。 2006年底,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的王怀南和周韶宁先后离开,之后坊间甚至传言李开复也要离开。

  挺过2006年冬天,进入2007年,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周杰主导负责的谷歌地图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虽然地图数据购自其他本土公司,也不像美国总部要求的那样完美,但当时的中国市场却是完美的,只有在那个时候推出才能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于是,最后他们“跳过了很多谷歌内部的开发流程包括审批的上线流程”,在周杰看来,这个时候谷歌中国已经获得了必要的创新权力,而且还根据自己的需求收购了265.com,与天涯、影音风暴等公司开展了合作联盟,另外中文搜索引擎也趋于成熟,接下来就是逐渐开发杀手级应用的时间了。

  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谷歌在中国的合作联盟策略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收购265.com是跟随百度收购 hao123.com的策略,没有创新,而且265.com更像是一个流氓网站,这不仅与谷歌的全球价值取向不一致,而且也没有获得更多的流量以及达到更加接近平民用户的目的。“这除了让李开复被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外,还被夹在精英和平民之间。”说这番话的是曾经供职于265.com的郝培强,他是长期关注谷歌的资深互联网人士,同时也是一个在技术上绝对崇拜谷歌,在文化理想上绝对追随谷歌的资深粉丝。也许正是如此,他的责备才显得有些“爱之深,责之切”。这些资深的谷歌粉丝大多采用翻墙工具直接使用谷歌的英文网站,所以他们能够看到谷歌中国和谷歌全球的差距更多。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唯一制约谷歌在中国能否适应本土市场的,就是创始人塞吉。布林和拉里。佩奇以及公司总裁埃里克。施密特能给李开复多大的权力。李开复没有正面回答,但却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2007年,当时百度的MP3音乐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也引来了不少版权官司。这让李开复意识到,中国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平均年龄只有24岁,但美国却是42岁,这意味着娱乐在吸引用户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谷歌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音乐搜索。但这在谷歌全球来看,绝无仅有,因为这不仅要求谷歌开发一个免费产品,还要求总部划拨专项资金购买音乐版权。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李开复通过平衡用户需求和总部价值观,结合评估机制做到了。“我不能说中国消费者需要免费或者说竞争对手在做这个,这不会被通过,我要将中国用户的需求与埃里克的创新需求结合起来。于是我跟他说,我们自己开发的音乐搜索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进行搜索,这个是会震撼市场的。”

  “我们在中国的几个投资,基本上都是我一封邮件就解决了的。”再三追问之下,李开复有些骄傲地说,“实际上,加入这个公司,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会放权,确定我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来开发新产品,要不谷歌的命运,和雅虎、eBay不会有二样。”

  这一点在百度的一位高管那里得到了证实:“2009年前,我会瞧不起谷歌中国,不就是用钱寻找合作伙伴,提升流量嘛。但今年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状况,谷歌地图、音乐、移动搜索起来了。而百度却因为自己在人事和系统结构上的原因,表现欠佳。这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目前在技术和产品上面,双方是焦灼上升。”

  关于谷歌和百度,林军也给我们讲了一个不是巧合的巧合,这个巧合决定了谷歌在中国必然会遇到主观意识方面的问题。“百度守着北大南门,而且招聘了很多北大毕业生,谷歌中国一直守着清华,招聘的大多是清华学生。北大的人文气息很强,讲究随机应变,而清华讲究系统和逻辑,这很有意思。谷歌中国为什么选择清华人?这是因为一开始,谷歌就是一个用公式说话的工具。”

  对于谷歌来说,用公式来保证客观公正是值得骄傲的,但对谷歌中国来说,这并不能让它在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上超越百度,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林军认为,一旦涉及意识形态或其他敏感的东西,公司利益就会变得很渺小,涉黄事件就是一个警告。

  那么谷歌在中国的机会在哪里呢?

  “也许我们可以用特殊国情来划分,所有特殊国情影响得到的部分,谷歌中国都不太可能成为市场领导者,但所有非特殊国情的领域,谷歌都有可能成长为领先者。”在周杰看来,谷歌中国的未来就在于为大家的生活提供方便,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因为政府会欢迎一家外国企业,最起码不会排斥一家外国企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实际上,这个方向在李开复2009年初公布的谷歌战略计划中已经有所体现,因为在他的讲话中,谷歌地图和移动是他着墨最多的部分。

  这也正是谷歌全球创新思维的一部分,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被打碎开发出新的应用。谷歌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不是第一个做网络广告的,但 google.com、AdSense、AdWords通过特有的运算方式和商业模式,超过雅虎和overture成为世界第一;谷歌不是第一家做邮件的,但是Gmail却用云计算打破了容量限制。这种精神也得到了传承,周杰的浪淘金同样不是第一个做效果广告付费的,但却通过技术打破了这类型网站不能盈利的宿命。

  谷歌在全球能够发展壮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了全球信息化的机会,它让获取信息变得更轻松。但却遇到了政治问题和隐私问题,当人们使用谷歌时,用户信息包括搜索记录、Email、日历、联系人、照片、视频等,都会被保存在“云”一样的远端计算机上,甚至会保存用户的医疗记录以及地理位置,这让人们特别是全球政治家们产生了恐慌。这是谷歌要长期面对的,特别是在全球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政府针对互联网采取更多监管的大背景下。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要信息化就会产生泄密和隐私等困扰,但是不跟上信息化的趋势、进一步让信息交流的通道更加透明,那就不是谷歌了。这个悖论似乎比谷歌全球文化和谷歌在各国求生存的方式之间的悖论更加致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