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第24次互联网调查报告发布专题 > 正文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刘冰解读报告
新浪科技讯 7月16日下午消息,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达3.38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
图为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解读报告。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刘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刚才毛主任已经介绍过了,截止到今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已经持续了12个年头,完成了24次相关报告。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三个部分,报告内容大家手中都有了,我摘取报告的重点,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第一个部分,介绍调查背景和方法。第二个部分,介绍中国互联网规模特点。第三个部分,根据多组数据的组成跟大家一起看看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特征。
一、首先讲一下这个调查报告的背景和方法。我们97年开始就介绍了互联网调查工作,完成了互联网调查大报告,截止到今天,我们第一次工作是1997年11月份完成的,我们到今年已经完成了24次,这24次当中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互联网单位和媒体大力支持。这个报告越来越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界和整个产业领域里面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近期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今天晚上都会围绕这个报告数据展开解读,我们也有相关的沟通走进行。
调查方法,因为中国互联网是一个发展的态势,不是静态的,中国互联网规模、企业规模,服务态势的变化,就决定我们调查方法、研究方法不断的更新、优化。我们第24次调查方法里面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电话调查,这是我们2000年以来比较基础的调查手段,调查内容包括被访者是否上网,背景信息,上网欣慰。样本规模,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们还有其他三种方法:第二种,在线调查,对重点互联网应用的专项深入调查。第三种,网络自动搜索,域名、网站数量、互联网资源及其分布等。第四种,统计数据上报。
本次报告有几个关注的焦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网络生活形态细化研究,对网民信息信任、交易信任、社会参与、人际影响、网络分享等几个方面认同情况进行调研。从而了解互联网带给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有没有规律。
第二个,手机上网,刚才崔处长介绍3G的应用,对手机网民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网民用手机上网的因素,争取网民用手机上网的关于3G方面的意向。
第三个,网络安全,询问网民受到病毒、木马袭击,等安全事件,网民电话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
以上就是调查背景和调查方法。
二、用数据说明中国互联网规模上的特点。
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截止到2009年6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这是第24次报告得到具体的数据。全球互联网普及率在2009年3月底是23.8%,这个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在过去的半年,中国网民的规模为什么有比较好的增长呢?美国金融危机的波及,整个全球竞技都进入了一个恐慌的阶段。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增长呢?
第一个,家电下乡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农村地区网络接入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全国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9%。第二个,网络接入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第三个,网络吸引力膨胀。
在2009年上半年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速放缓,但是2009年上半年还是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国际资源,这块当然离不开工信部领导下争取世界上更高话语权的原因。网站数的增长速度低于过去半年发展速度。
网民结构不断优化,呈现成熟化的趋势。30到39岁的网民比重明显增大,从14.6%上升到20.7%,40岁以上的网民也有上升趋势,10到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下降明显。
中高收入网民占比增大,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也有所下降。中低学历网民规模扩大,农村网民稳步增长。高中生增长比较明显,浅颜色是08年底的,农村地区网民增长比较乐观的,2009年年中比2008年底增长了1000多万,整个网民城乡结构比例与去年保持一个变化,但农村在增长。
网民上网时长继续攀升,与2008年底相比,2009年中人均周上网时间增长了1.4小时,几乎每天都上网的人群占到网民当中的40%。这是一个研究性的数据,这些数据表面来看是有点枯燥,后面我们会进行解读。
我们将网上的应用大约分成四种类型,网络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其中网络娱乐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排在前六位,像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应用也是比较高的,还有即时通讯应用也比较高。同时我们看到商务交易相对其他的三大类应用当中是比较弱的,比例比较低。为什么?后面我们会做一些分析,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概况了解。虽然它的比例很低,但是在过去的半年,这个弱项增长趋势是明显的。大家看这个图上左侧的柱图使用率是下降的,右侧是上升的,比较明显的就是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上升发展明显,大家看的比较清楚。
对比2008年末,2009年中网民使用变化,网民偏基础类 使用率下降,网民使用从单一性应用向多元化发展,这个发展趋势是比较明显。
关于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增长率最快,网上支付和网络购物的增长是在所有的应用当中增长率最快的,另外是来自于娱乐,第三方面是来自信息的获取,这个图比较清楚的展示了。大家可以看右侧这一栏的比例。网上支付增长率来自于卡的普及和网上银行的工作。
刚才介绍了一个关键的亮点,就是手机网民规模 。2009年手机网民达到1.55亿,这个手机网民是过去上半年有手机登录互联网应用的,这个比例达到46%。
总的来看,手机上网的模式是手机网民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然还有其他,我们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提供与传统互联网进行互动。当然最直接的推进就是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上网和时尚点的结合,手机上网对农村网民来说更加便捷。我们调研发现农村网民当中超过一半有手机上网的经历,农村网民传统互联网上网时间比较短,但因应手机有很多娱乐的需求,很多农村手机用户用手机上网满足了这个初步的需求。我们发现农村网民当中手机上网比较多低龄、低学历、低收入成为手机网民特征,手机网民年龄分布更为偏态,其在10到29岁以上的集中度更高。手机网民中低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更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手机网民占比高出整体网民4.5个百分点。
另外我们这次研究的亮点就是网民网络生活形态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些分类。网络信任类,有信息信任、交易信任、社会参与,网络互动有人际拓展、网络分享等等,这说明互联网作为媒体来讲价值非常凸显。
我国各层领导都强调过整个网络提出了廉政和社会的关注度,广泛公民的关注度,这点表现的非常明显。网上办事也节省了时间,互联网加强了传统关系当中的联系,这都是互联网表现的一些积极方面。当然也有一些我们认为有危机,应该意识到一些网络特点,比如说网络成隐,有16.4%的人一天不上网觉得很难受。
81.7%的网民表示上网以后比以前更关注社会实践,比2008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通过开展网络社交类应用,人们的交往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半天内提升了4.5百分点,这说明互联网在人际交往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9年上半年一些SNC网站应用比如说开心网的应用得到了展现。
经常在网上发发表意见增长了15%,网络促进网民人际交往拓展,更多的在于传统关系在网上保留。
网络社会隔离感在升高,我们比较了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6月份的数据,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加孤独,2008年将近20%,2009年22%。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2009年将近35%。
网络成瘾更加明显,网民更愿意待在网上达到了17.4%,网络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被满足的需求。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这种情况也存在。这样的比例是我们认为在生活中比较危险的数据,跟大家分享。
不同学历网民网络生活形态差异,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红色的区县是初中以下的网民的特征,浅蓝色的是大专以上的网民特征。蓝色是生活助手和信息渠道较多,互联网工具性作用更为明显,而红色是网络拓展人际关系作用较大,这是一个社会观和人生观的区别。围绕这块我们展开了更深入的数据透析,大家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我们把数据放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看到未来一年或者半年时间中国互联网有没有什么趋势。
第一,中国网民增长潜力还未完全释放。网民普及率只有25.5%,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网民普及率是比较低的,现在国际上比较盛行的金砖四国,我们仅仅高于印度,还没有达到巴西和俄罗斯的程度。
第二,随着网民基数的扩大,增长率其出现下浮表现。
第三,3G推动和家电下乡会带动农村网络接入资源,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我们特别提出来中国互联网面临着一个信任危机,比如说网络网民交易水平比较低,网络安全于澄心问题比较多,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四成的网民愿意在网络上填写个人信息。
中国互联网应该从可用向可信进行发展,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们在看519断网事件,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病毒黑色产业链,第二个,做网络私服的人攻击竞争对手,这造成了网络稳定性的差距。
我们要想中国互联网得到不断发展,可信互联网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我们政策监管里立法与执法,机构设置等都是有力的因素,还有从业者诚信及服务升级,还有用户素质,一个是网民,一个是网络营销的企业。技术性的监测和技术惩罚,对于海量信息,庞大用户规模和互动产生的复杂网络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凌驾于一切应用技术水平之上监控手段互联网是很难发展的,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
宽带不宽,网络建设空间很大,中国宽带网络用户超过90%,但是我们是真的宽带吗?我们国家宽带理论上可以实现4M下行,但不一定完全保证。整个网络建设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达到94%的普及率,就可以躺在成绩上不动了。
用户重心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迁移,网络竞争力非常强,网民和非网民媒体使用特点,网民花费在报纸上的时间每周是4.6小时,网络的使用是10.8小时。在电视上的时间,网民是6小时,非网民是16.5小时。
不同网龄网民传统媒体使用,三年以上网民看报纸时间是4.5小时,非网民看报纸是10.5小时。
网络营销潜力持续增长,网络营销受众规模巨大,3.38亿网民数量,规模在不断扩大,网民上网时长延长,商务和信息应用增多,网民每周总体上网时长达到60.8亿小时,网络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等使用率也在上升。这些都代表着网络经济价值在提高,传统企业在网络的营销是一个更好的趋势。
移动互联网将进入一个大的发展临界。过去半年我们说手机用户规模在增长,手机上网用户里面3G用户在增长,我们简单算算,手机网民当中未来有多少手机上网,其中有28%的人肯定回答在以后半年里面采用3G服务,将近4300万人。在网民当中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有多少人会选择手机上网,14.8%,这代表一个3000万规模的用户群体。在3000万的用户群体当中有多少使用3G呢?将近一半。未来半年,3G用户可以增加将近6000万,这只是3G的数据用户,以上网为标准提的这个事情。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临界,在未来半年或者一年时间里面有爆发性的增长。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报告总体的解读,有更多的信息希望会后和做一个保持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