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PG获一亿美元投资幻象:正面临破灭危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01:55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该报料人士看来,PPG迟迟未能上市的原因在于,盈利状况不能达到要求。其还透露,李亮还曾在国内为PPG寻觅买家,均没有成行。“他不能按预想的快速套现,不想玩了,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外界看起来不能理解的行为。”

  在这位人士看来,2008初,李亮退意已显。“从今年初,他就很少来公司了,去年各种供应商纠纷出现后,他从不打算解决,只是一拖再拖,最后,把所有的外部合作关系都破坏了。”

  虚幻的资本游戏

  进入2008年,PPG便开始麻烦不断。

  拖欠广告商、供货商货款的官司,层出不穷。PPG广告商之一、上海旷视广告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PPG自成立以来便拖欠了该公司的广告费用,至今仍有“区区几万块钱”讨不回来。

  这一切,与PPG在资本市场“财大气粗”的印象大相径庭。

  按照此前PPG给予外界的说法,自2006年第三季度起,三大国际风险投资公司TDF、JAFCO Asia、KPCB先后两次在PPG上注资近5000万美金。2008年3月,李亮再次宣布获得香港三山投资公司3000万美金的投资。当时,PPG宣称的、已获得的风险投资累计超过8000万美元。

  “PPG并不缺钱。”李亮在今年3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再强调。

  不过,据报料人士透露,PPG实际吸引的风险投资,其实不超过4000万美金,并且,其中仅仅只有第一轮的600万美金,真正被投向用于公司的运营。

  另一位接近李亮的人士也给出了类似的数据。这位人士表示,按照行业的惯例,对外宣称的融资额都有水分。而PPG真正的融资金额,“与4000万美金的数目出入不太大”。

  他同时也确认,“仅有第一轮共600万美金的投资被实际运用”,至于第二轮投资,“去向则不太清楚了”,而第三轮香港三山的3000万美元,“的确没有进到公司”。

  这位人士仅暗示,李亮在创办PPG之后,“的确变得很富有”。

  但面临众多高管,其中多人拥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历,李亮如何能如此隐秘地掌控资金?“他禁止高管和VC相互接触,无论是跟供货商还是VC,他都是单线联系。”报料人士和上述接近李亮的人士均称,“目前,清楚PPG财务的,可能只有他和财务总监。”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皆表示,PPG此前的运营状况不错。尽管2007年PPG还处于亏损,但销售额已接近5亿元(PPG一度宣称“年销售额10亿”)。2008年春,PPG甚至已经实现了小规模的盈利。

  不过,在李亮“快速套现”的期望落空后,如今的PPG已开始大幅下滑。

  “今年开始就吃老本,越啃越少。”爆料人士称,“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额不到400万元。”

  12月3日,记者试图联系在美国的李亮,但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