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小时前才看的东西被忘得一干二净、思考问题时脑子只有一片空白、熟悉的字就在嘴边可就是不知道它读什么……想想看,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一定有。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头脑都变“笨”了。更糟糕的是,除了“变笨”之外,还有人仿佛得了“强迫症”,有电脑在身边时,只要脑子里闪出一个问号,就会下意识地用谷歌、百度搜索;而当电脑不在身边时,则频频出现记忆力卡壳,一心只想快点找到电脑,求助搜索引擎……
便捷的搜索引擎,让“健忘”、“强迫”等种种“现代病”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病症。
IT时报记者
王靖 唐晓园
病症一:健忘
症状:知名人物的姓名、重要的历史事件、常见的生活知识……这些东西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就喜欢立刻借助搜索引擎进行搜索。虽说借助强大的电脑,可以立刻查到正确结果,但长期依赖搜索引擎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结果人脑在电脑的帮助下,忘记的东西越来越多,记忆力明显衰退。
病例
足球明星的名字都忘了
薛先生 软件客服人员
我觉得搜索引擎直接“拉低”了我的记忆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现在经常记不住足球球员的名字。
最早接触足球,是在1994年暑假时的美国世界杯。当时班上的男生天天相约在家里一起看球,比的就是谁能最快喊出赛场上球员的名字,我有几次就喊错了,被同学一阵“嘘”,搞得我很尴尬。然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认清这些球员,让你们刮目相看!”
决心容易下,做起来却很难啊。当时没有互联网这么好的工具,可以把各队球员信息一网打尽,我只能用电视和报纸来“突击”。特别是报纸上有照片,能让我记住一些球员的长相。我趁父母上班,用早饭钱偷偷买来很多报纸,然后把相关照片剪下来藏在课本里不停地背。有时候为了赶在第二天大家一起看比赛之前背下来,我甚至还连夜躲在蚊帐里打着小手电背照片。经过这样一番“突击”,我果然记住了很多球员的名字,大家都特别崇拜我。从那以后我对足球明星的名字几乎张嘴就来。
可现在,退步不是一点点。1994年,我找到一个球员资料就赶紧背下来,可现在有了搜索引擎,只要输入几个字,不到一秒钟就能搜索到地球上任何一场联赛中比赛双方的球员名字。开始我觉得这实在是太方便了,不仅可以迅速找到我要记住的球员名字,而且即便忘了也能很快从网上获得提醒。但这样反而让我对搜索引擎有了依赖心理:它让我潜意识里觉得搜索比记忆更方便,能记住最好,记不住还有搜索引擎可以帮忙。结果时间一长,我发现再去记球员的名字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仿佛又回到了刚看球时的状态。按说我才25岁,记忆力还不至于这么快衰退,也许只能怪这强大的搜索引擎了。
病症二:懒于思考
症状:遇到问题,不愿意自己动脑子想办法来解决,总想着通过搜索引擎来找答案。这样虽然很方便,但这种便利也让不少人不愿意主动思考,觉得这样辛苦、效率低。特别是一些学生,更是把搜索引擎当作完成作业的“利器”,数理化、作文甚至论文,都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正确答案,然后“Copy不走样”。
病例
看别人?靠自己?
谈小姐 曾是广告从业人员
2年前,我凭着对广告策划的兴趣,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跟几位前辈做策划。结果在几位新人里,我表现最差。几乎每次策划案都让前辈批得体无完肤。他们经常说:“如果你的策划案被客户看见,那公司就要倒闭没饭吃了。”这种情况真是逼得我快发疯了,只好用搜索引擎去搜索其他的优秀策划案。
搜索到好的策划案后,我就会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然后整理成一份新的策划案交给前辈。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太好,是在“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可是为了顺利通过试用期,我也只好“无病乱投医”了。
还好,公司里没有同事察觉我的策划案有问题。我以为这样会有助于我策划水平的提高,马上就能自己独立策划了。谁知道,等我想独立思考时,心里总有2个声音,一个声音说:到网上搜搜看,给自己找点灵感;另一个声音说:不能再看别人的了,否则能力更无法提高了……心里一边斗争着,头脑里想出的每个创意,自己都觉得很糟糕。每次搞到最后提案截止时间前,我还是忍不住用搜索引擎“帮忙”。
虽然偶尔有几次策划案也获得前辈的认可,但我清楚地知道,这根本不是我的创意,我如果一直依靠搜索引擎来找灵感,只会害了自己,说不定被人发现后还会在这行业里无法立足。于是在试用期结束时,我主动辞职选择了进修广告专业课程。还是先把对广告策划的兴趣,用在扎实地学习广告课业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