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08中国创投中期论坛第二专场实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 12:52 新浪科技
由清科集团举办的“2008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于2008年7月9日-10日在杭州举办。新浪科技作为独家门户合作伙伴,对此次论坛进行全程直播。 以下为第二专场现场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第一专场各位嘉宾的热烈讨论,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专场“PE在中国新局势下的投资契机与挑战”。 非常容幸邀请到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计越先生作为第二专场的主席,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计先生和第二专场的各位嘉宾,有请! 计越:大家好,我想刚听完非常精彩的VC在中国的投资,我想在中国投资的话,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PE的投资。今天我也非常高兴,在目前这个会上来了一些这个PE行业内大腕级的人物和公司,在这个方面我们通过专场的讨论,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他们对于目前PE领域中国投资的一些观点。 首先在专场开始之前,让每位嘉宾做一个各自的简短的介绍,同时也想请嘉宾谈一下目前在中国所处的局势和经济环境下面他们一些看法,以及他们各自公司的投资策略。 江经宇:我是代表美林证券,我们美林证券分了很多金融各方面的服务,我们在国内近两年内已经投了大概十亿美金左右,有24个项目,我们在后几年对中国这方面以后的发展,都非常乐观,所以说我们也会尽量从这方面做私募的投资。刚才计总说到我们是怎么看待中国私募市场的?其实我们觉得今年或者是明年,对我们投资部来看,现在市场的情况有可能是投资最好的时机,也就是说现在从价格和价值的比,从去年来说,价格也在下降,但是很多企业这块的价值还在提升,特别是今年或者是明年,我们还希望这些公司,价格这块更便宜一点,让我们更有机会进入。 王刚:我是捷鸿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捷鸿目前是在管理法国一家全球的基金,整个法国全球的投资基本是33亿美元。中国在中国的投资策略主要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第一我们主要是投资成长期的传统性产业的投资机会,我们可能看重的是有一定的附加值,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制造型企业;其次我们侧重是少而精,一年做的项目不是很多。去年整个资本市场非常热,私募股指非常好,我们看了一些项目,但是没有投,今年开始我们在6月份我们连续投了两个项目;第三个特点我们认为从每个私募基金的角度来讲,不可能去投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业,所以每个基金现在也看到很多的PE基金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其中一些是投资TMT产业,有的是消费品,我们比较擅长是有高附加值的制造型企业。 目前经济环境下我们怎么看PE的投资?我觉得有几个好的方面,第一个资本市场在去年的高位回落到现在这个状况,其实多多少少已经延伸到私募资本市场。我们也看到一些被投资公司心理的价位跟资本市场的联系起来看的状况下,已经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心理价位。去年我们谈价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同类型的公司股指很高,所以跟他们谈价格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今年角度来讲,我们的价格的趋向是比较容易谈判。 第二点一个负面的方面,未来的退出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整个资本市场非常不好,IPO,特别是海外的IPO今年非常少。 我就说这些,谢谢! 杨晓湖:我是美国德太增长投资基金,可能在业内的同事们对德太了解比较多,是美国最大的并购基金之一,目前管理的资金总额将近800亿美元,德太在中国或者是在亚洲以前大家了解比较多是星桥这个品牌,星桥是TPG旗下在亚洲主要做并购的基金,以前星桥是TPG跟另外一个合作伙伴共同拥有的一个基金,目前星桥一个品牌目前在国内不用了,我自己在的这个基金是TPG旗下几个基金一个新的基金,我们主要是做成长性的投资,我们跟并购基金之间比较大一个区别,我们是投资于成长阶段的行业,并购基金他们投资的单一项目会在一亿美金以上,我们这边成长基金会在2000万-1亿美金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在中国投资的策略是想结合TPG在全球行业和资源的优势,把各个行业一些经验和成功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复制在中国。我们在中国寻找的一些行业和准备投资这些行业,一方面是TPG比较擅长的行业,比如说消费、零售、旅游、生物科技、制造、技术、航空等等,我们在中国也会重点看这些行业。我们这个基金跟一般的私募基金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并购基金内部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是投资的团队,比如说我在这个团队是负责项目的筛选、谈判。运营管理团队是公司从全球500强的企业请来的高级管理层一些人员,包括在亚洲运营管理团队的负责人他就是GE原来亚洲的总裁,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帮助投资团队在项目结束的时候,他们会花比较多的精力,帮助公司替他们做很多增值性的服务,或者帮助他们寻求在国际市场还有客户方面一些支持,甚至包括做很多日常运营方面的指导。 我们自己比较明显的策略中国体现出来,一个是围绕我们擅长的行业来做,第二个一定是用我们最优秀的资源来帮助中国的企业获得成功。 朱敏:我是中国赛伯乐投资,我们这个基金主要在做的,因为我们回来的时候,是做早期为主的,是硅谷很多早期的,现在又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在成长期,所以这次我们刚刚跟欧洲一个很大的战略合作伙伴,搞一个2.5亿美金的成长型基金,我们做的模式,某种意义上TPG有点相似, 很强的部分,帮助创业者在更大的平台上面把公司做的更大,可以跟原来的创业团队做很多互补的事情。增强创业精神,做好共享的平台,这个下面再帮助创业者把战略提升,特别是科技化、国际化,通过大规模的资本运作,能够做一定的兼并,这样能够尽快创造出非常好的企业出来。 我们做的案例,现在在这方面很成功,有的听说过的话,特别是在杭州,聚光科技、连连致富、红孩子,都是跟创业的团队,我们有点像啦啦队队长一样,帮助这个公司成长,一个是科技,再加上现代服务业,线上线下连在一起,我们聚焦是金融、教育、医疗、零售、汽车服务,再加上旅游。另外一部分跟浙江的企业非常配套的,基本上是先进制造业,制造业的整个全球提升,这方面在跟国外很多这方面做PE的合作伙伴,共同像TPG做联想跟IBM这个案例一样,我们帮助以浙江为主的民营企业,怎样能够在全球化里面整合提升。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