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洪波、谢文、麦田聊国内SNS:胜负尚未定(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18:25 新浪科技
一起网CEO谢文 facebook从目前看未来无人匹敌 主持人:从现在国外sns行业来看,有哪些比较好的趋势值得国内借鉴? 谢文:2004、2005我鼓吹myspace,从2002年开始,种种2.0的尝试,到myspace是第一次集大成,形成了一种相对具有普遍性也相对稳定的一个架构,从真人出发好好地说你是谁,然后去结识朋友、展开生活,这是那个阶段。 到今天为止myspace仍然是结交新朋友模式当中最具生命力,最大、最活跃也相对最成功的阶段的模式。facebook比myspace晚两年,在头两年也相对沉寂,大家没有看出其中的奥秘。但是facebook始终不停地在变,我说的变不是表面变,都是非常深刻的大变化,后来居上。 到今天以facebook为代表的是个人生存在网络空间下,通过把老朋友带上来,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的底。原来他不怎么主张再去结交新朋友,我说的主张不是理论上,是实际结构上,现在它更多要削弱老朋友的分量,而更展开结识新朋友关系,他等于把myspace模式融合在facebook里边,并有所创新。后边当然加上它的开放平台,它已经成为在我看来2.0领域,至少到目前为止看得见和将来无人可以匹敌的领军公司。这下头其实齐头并进还有很多模式,其实挺成功,但是跟facebook相比就显得不那么成功的,都做得不错。 洪波刚才说的思路更接近,但是在条件上又有所放松。是纯粹的找工作,而且找的神神鬼鬼,不可以随便接触,什么事动不动要钱。洪波可能的更把它放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下的专注,我理解你的养关系是这个意思。万变不离其宗,还是IT圈,但是绝不是做起来大家要穿西服打领带,上来就要递简历,而是相互之间产生信任、共振、社会关系。这在我看来是2.0模式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它相对成熟了。 只有一个模式相对成熟的时候才能可以拿来专用。比如早期新浪探索门户模式,所有的信息全做上,这叫大综合门户。到2002年以后,新浪这个模式成功了以后,有人就说你那不够专,某一个频道不够专,我就做一个垂直资讯门户,也是门户,但是它是财经门户、IT门户、娱乐门户、旅游门户,这就是1.0资讯门户成熟以后必然走向第二个阶段,有些地方可以专门化。 当然再往下就是资讯或者关系,最后和实际的服务更紧密连接,那个商业模式是一个大突破,那一波现在还没有到,但是一两年之后会看到。不是说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有一些,我希望以洪波同志下水,洪波同志当年带着SNS旅游团一个点一个点踩点,现在别人踩他点,他说干脆我也踩一个点算了,他就干了。我希望以这个为标志,对这一类垂直的挑战就在于做得够深、够专,并且和真实服务怎么有机结合。这样的话,你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弱点可以以服务的深度和新的模式来弥补。 比如新浪吃广告够了,因为你人够多,但是如果垂直,人就不够多,卖广告就比较小,就需要有其它的商业模式。这个探索还需要一段时间。怎么基于SNS下的服务,还有很多。 主持人:洪波老师,这个服务该怎么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吗? 洪波:我们推出第一个应用就是招聘,因为我们觉得互联网圈子的人可能最需要的是他个人职业发展这方面的需要。企业尤其是我实际在生活当中也是,因为我给很多公司做咨询服务,也发现他们很缺找人的途径。当他们需要某些方面人才的时候他们找不到,不知道去哪里找。去无忧网去发简历,去其它网站发简历,发的简历的质量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当他们需要找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这些人才的时候有更难。 谢文:看简历看不清楚。 洪波:而且有些小公司,本身是创业公司,更需要了解一个人的人品,他也是通过简历看不到一个人的人品,看不到一个人同其它人交流当中的做法。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做的这个网站能够给求职者提供一个当我需要求职的时候,我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一些这样的机会,给这种企业也提供更好的了解一个人、发现人才的机会。 一开始要有准确定位 主持人:国外有什么好的思路? 洪波:国内的互联网站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美国,因为这里边很多创新、思路上的变化都是来自美国那边。国内原生的创新在互联网上确实很少,主要的创新无论是web2.0还是facebook的平台模式都是来自美国的,我们肯定要做互联网就离不开这方面的学习,离不开这种借鉴。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些事也是另说,你可以借鉴他们的思路、他们的观念,但是不一定照抄他们的做法,很多时候你可以看到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把他的做法移植到中国来之后并不成功,中国确实有中国具体的一些情况,每一个在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有它们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过去的门户模式,包括后来像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包括电子商务,都有它们自身的一些特点,有跟国外不一样的东西。做跟人相关的这些应用的时候或者是这些平台的时候,可能我们更要关注这个地方的人,我们中国的网民、中国的这些用户。 主持人:中国网民的需求。 洪波:对。 主持人:如果说前几年咱们是学习facebook,您现在看到的国内已相对成熟的,同时你看好的模式是什么? 洪波:当然校内网在大学校园做得非常成功,它们基本上把校园里边愿意在网上泡的人都给圈住了,从这个角度说它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它希望让它这个平台变得更有价值,就希望扩展到整个中国网民,这方面其实它也是面临着一些困难。它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 在其它的领域其实也有一些成功的,比如豆瓣,以它自己的方式切入人际关系的维护,它的宗旨就是帮助你发现你生活中未知的事物,对你很重要,但是你却不知道的这样一些事物,它有它自己的一些方式。其实这里边,从模式上说,它并不是完全抄国外的模式,它有它自己的做法,它有它资金演进的路径,而且这种发展我觉得也未可知,你现在很难断定豆瓣以后会怎么样。 另外,比如从人更本能的需求出发也可以做,比如51.com,也可以这样做。从不同的路径去切入,这还是很重要。其实facebook本身也是有一个切入路径,它现在做得很大了,尤其它在全球来说是最成功的社交平台,不像myspace,myspace主要还是局限在美国市场。从国际化来说,facebook是做得最好的,总流量现在已经超过了myspace,但是它的主要流量还是来自美国之外。不一定我们要抄它的某种做法,可以有你自己的演进路径,但是你一定要有你开始准确的定位。 谢文:说到国内,从原创性、原生性讲,当然都是2.0这个大方向,我个人评价最高的一个是豆瓣,一个是康盛创想。我不是以成败或者是用户多少,或者是赚没赚钱来评论,咱们就从原创性讲。豆瓣显然一开始不是2.0的模式,以书会友。但是经过一段实践,它已经做到第四年了,它能够有那个悟性,把2.0方向的精髓和原生的模式有机结合,并且不断地在努力,做到现在蛮有生色,蛮有品位,也蛮有商业价值,这是比较好的。第二,康盛创想也是把原来做原生BBS为己任的公司非常果断非常有力度地转向2.0平台。由于历史的积累,它非常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新生态的三层次的:人、小村小区,上边有中心城市或者打通。这个模式你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也可以叫原创,它没有受什么概念上的约束,但是也没有回避或者不敢接受互联网大师的挑战,它很猛地就扑上去了。第三家当然我希望说是我,当然这两个人非杀了我不可。 洪波:不敢,不敢。 谢文:大家都在争取,从原创性上讲,我认为我是原创的一个,但是人家认不认是另外一回事。另外还是有一些蛮有原创性,但是已经不够2.0了,所以我就不愿意说了。判断很简单,你是做服务还是做人,从人出生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其它别管形式上有没有搁一个blog、phote,那不重要。 麦田:我比较同意洪波刚才的意见,我们对国外的一些网站,既要借鉴和学习,但是绝对不能够抄袭,尤其是不能够从逻辑上进行简单的复制国外。现在很有意思,现在大家一谈SNS都言必称face book,其实也不一定,毕竟face book一开始也是一个小哥们儿,20来岁,是天才,但不一定他做的都是对的。 谢文:他不是设计好才对的,他是在快速成长。 麦田:刚才谢总补充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国外的网站,也看了一些博客研究国外的网站,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你做得到底好不好,模式好不好,看你6个月的成长性能不能成长20倍。这篇博客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在博客里列举了好几个比如跟酒吧相关的SNS网站,有跟BBS讨论性结合相关的SNS网站。列举的每一个网站都是在半年之内增长了至少20倍。这实际上是蛮有趣的一个现象和一个特点。所以,对于国外来说,目前来说它们在SNS这一块确实比较火,也在探索。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一个互联网公司是ebay,我甚至都不认为Google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化的公司,Ebay最近会有一些动作、创新,我更期望Ebay基于商务的一些SNS模式。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