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IT博客洪波(右)、一起网CEO谢文(中)、蚂蚁网CEO麦田(左)做客新浪科技
6月25日下午13:00,知名IT博客、IT行业社区交友网站5GSNS.com共同发起人洪波、一起网CEO谢文、蚂蚁网CEO麦田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就国内sns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热点等话题,与各位网友展开深入交流。
对于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开放热潮,洪波认为开放应该是观念上一种真正的开放,而不只是应用策略上的开放,否则就不会出现开放带来的那种结果。谢文则把国内开放热潮解读为“原来是圈人,现在圈应用,我开放了,你来接上。”
对于开放平台后带来的应用增加,谢文认为应用本身不是一个网民选择你的根本原因,而在于对基础结构、基本生活形态、基本游戏规则的认可,应用只是锦上添花。
对于国内外SNS行业发展的差别,三位都认为国内模仿的痕迹明显,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不能简单复制。洪波认为任何应用都要从用户本身的需求出发,一开始就要准确的定位,他认为校内做的很成功,但校内网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另外,“从人更本能的需求出发也可以做,比如51.com。”;谢文则看好豆瓣,康盛等原创性好的模式,“从人出发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
洪波也谈到了创办5GSNS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满足IT圈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在盈利模式的考虑上,洪波认为无论形态千变万化怎么变,基本模式只有三种,直接收费,间接收费以及交易费,这些点在现在的网游里都有体现;谢文认为所有1.0时代创造的商业模式都同样适用于2.0,同时2.0的商业模式还有可以扩展的空间,不过要先把网站做起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之后,谈模式的话题才有价值。
对于未来一年的SNS行业的发展趋势,洪波认为很多SNS会发展起来,但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谢文认为2.0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棋至中盘,2008年都在抢开放的旗帜,但2008年仍然是一个混沌状态,“胜负尚在未定之数。”(文雄)
精彩言论:
- 开放对中国的从业者来说,更多是一种你的观念,而不是一种策略,策略是国内开放的这些主流的想法,他们把开放当做一种策略,我觉得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洪波
- 我不太熟悉社交网站,我做的是2.0网站。-- 谢文
- 5GSNS要解决的是IT圈的人,尤其是互联网圈子的人,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这方面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往往是通过一个大而全的SNS很难完全满足,而且它不便于交流。信息的无限制流动也会导致问题,会出现大城市病。-- 洪波
- 洪波同志当年带着SNS旅游团一个点一个点踩点,现在别人踩他点,他说干脆我也踩一个点算了,他就干了。我希望以这个为标志,对这一类垂直的挑战就在于做得够深、够专,并且和真实服务怎么有机结合。 -- 谢文
- 校内网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洪波
- 开放的观念即使有,目前国内的开放环境是否存在着真正开放的基础,这其实还是要存疑的。--麦田
- 从原创性上讲,我认为我是原创的一个,但是人家认不认是另外一回事。另外还是有一些蛮有原创性,但是已经不够2.0了,所以我就不愿意说了。判断很简单,你是做服务还是做人,从人出生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其它别管形式上有没有搁一个blog、phote,那不重要。 -- 谢文
- 我可以赌facebook会有C2C商业模式,会有支付系统,myspace马上就要做了。你可以想象资讯、游戏、娱乐再加上电子商务,1.0时代的三大法宝架构在2.0模式上会做得更好,这是2.0的本质,继承和发展1.0,否则就不配叫2.0。 -- 谢文
- 从实践上没有见过你有了好几亿用户还不知道怎么收钱,只见到你说了20种商业模式,只是因为人不够多,每个商业模式都over了 -- 谢文
![]() |
点击观看本新闻视频 |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白银时代,我是节目主持人吴文雄。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IT行业社区交友网站5GSNS共同发起人洪波老师,一起网CEO谢文老师,还有蚂蚁网CEO麦田先生,今天我们会聊一聊社交网站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我们的聊天之外,还可以登陆手机新浪网参与访谈,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今天聊天会分几个话题,请三位老师先聊一下各位眼中看到的08年整个社交网站行业关注的热点,和好的模式。从谢文老师开始吧。
谢文:我不太熟悉社交网站,我做的是2.0网站。08年是开放年,以Facebook为代表的2.0网站,其实它5月份就开放了。正因为跟Google过招当中,也在产业的成熟当中,以开放为今年最大特色,很多国内的公司也是今天说我开放了,明天说他开放了,对圈外人理解它开放了就可以了。
第二个特点,web2.0模式在国内获得了更广泛的注意、认同甚至是加入。比如洪波身份一变,后来说直接操作2.0平台了,还有很多。然后做了UCenter,我说万分之一成功率就有5家成功了,比如零零星星十家几十家或者是一百家,现在至少有五万家了,是这个架构下的。当然大家愿不愿意叫成2.0,还是坚持叫SNS还是社区,不一样。但是从我的理念来讲应该叫2.0,没有更好的名字。
第三点,算特点,大家心态还不够沉稳,还有点赶集的意思,还有点慢发一步这趟车就赶不上的意思。当然同时还有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宣布Gameover的也有,但都有点太轻视2.0的长期性、深刻性、复杂性,可能都觉得圈点人就算完事,剩下就是赚钱的事,这也算是一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今年都比较突出。
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主持人:洪波老师有什么看法。
洪波:刚才谢文老师基本上讲得比较全面,我补充一下。从全世界来说,现在都有一种开放的趋势,包括Facebook,包括Google,都在做开放的努力。开放对中国的从业者来说,更多是一种你的观念,而不是一种策略,策略是国内开放的这些主流的想法,他们把开放当做一种策略,我觉得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谢文:原来是圈人,现在圈应用,我开放了,你来接上。
洪波:这种策略导致它不会真正开放,就不会出现开放带来的那种结果。
另外,千橡前段时间拿到了软银的投资,投资额也比较大,导致千橡的估值比较高,它好像带来一种社交网站或者是SNS这种模式被资本认可,可能大家有点过于乐观了,有点误解。其实从可预期的未来来说,能够拿到投资的公司仍然会很少。这是我的一种判断。
另外,UCENTER Home,开源的这样一套软件,导致现在建立一个SNS网站的成本非常非常低,关键不是成本降低了就会出现很多好的应用,关键是你到底有什么样的资源来建立你自己的SNS。这里边其实可以预期的是肯定会出现大量的,但是就像过去BBS其实自身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但是也肯定会出现很多只是以前没有这种技术能力,有很多好的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在网上呈现出来。
麦田:刚才谢总提的开放性其实蛮重要的,包括洪波也解释了一些开放应该是观念上一种真正的开放,而不只是应用策略上的开放。
这一块在国内可能还是会有些变化的,比如基本开发的能力或者说开发的团队并不像国外那样充分。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讲一个笑话,在Facebook上开放出来8000多个各式各样的应用,在国内可能开放了以后,其实可能是8000个人都去做同样一个应用,尤其是偏娱乐性的应用。开放的观念即使有,目前国内的开放环境是否存在着真正开放的基础,这其实还是要存疑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事实上如果我们单纯看SNS,它不一定要采取某种结构性的开放。其实Facebook本身一开始是完全封闭的,甚至都不对搜索引擎开放,但其实它已经在那种情况下做得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开放的观念不一定在产品结构上有具体的体现,对于SNS网络来说,SNS网络应该产品结构上有各种策略。
本文导航: | ||
·洪波、谢文、麦田聊国内SNS:胜负尚未定 ·洪波、谢文、麦田聊国内SNS:胜负尚未定(2) |
·洪波、谢文、麦田聊国内SNS:胜负尚未定(3) ·洪波、谢文、麦田聊国内SNS:胜负尚未定(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