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社交网络让我更专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 15:25  新浪科技

  SNS的战斗刚刚打响

  作为“鼻祖”,陈一舟曾经说过一句话,国内的SNS战斗已经由校内网的一家独大而结束了。如此“豪气冲天”的言论自然引来了业内众多的质疑。对此,陈一舟对记者说:“SNS的圈地战斗事实上已经尘埃落定,平台化导致了聚合的规模效应,从而也形成了再入者的很高的门槛。但接下来仍然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也不排除形成一些垂直的应用,但是规模会差很多量级。其实现在说什么都有人不服不平衡,其实说什么也并不重要,关键还要看后面的仗怎么打!我们有信心!”

  数年前曾在大学校园中拥有众多“粉丝”的陈一舟,在SNS的大潮下,具有将校内网演绎成具有“中国特色”的Facebook的实力吗?

  “校内网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开拓早。趁着早期的黄金阶段实现的聚拢能力越强,价值就越大。资金反而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我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具备融资的天分,别人也一样有这样的能力。”陈一舟说。

  “从现在的形式来看,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我一点都没有太乐观的心境。在一条还不能被称为‘路’的土地上,所有的人都在摸索。唯一的区别在于体力强的人摸索的时间会更充裕而已。”陈一舟的语气很淡定,却又透出不可阻挡的坚毅。

  比起变现,黏稠度更重要

  对于校内网引入了白领人群的决定,业内褒贬不一。

  “一年半以前,Facebook也因为流量的停滞不前而决定从大学生市场外延到白领和高中人群。开放之初,曾有人担忧开放后Facebook将会失去特色,纯洁、真实的校园氛围会遭到破坏。一年多过去了,事实证明Facebook获得了爆发性的增长,通过把用户限制在不同的网络,让大学生就是大学生,工作人士就是工作人士,地区性网络用户就是地区性网络用户,实现了网站的纯净性,让现实里的关系在网络上各有所属。数据证明,Facebook的开放API让他实现了最大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平台化,最近还有文章指出35岁以上人群发现了Facebook作为商业工具的潜力,Facebook越来越受到35岁以上人士欢迎。”陈一舟说。

  “我们的跟随同样获益了。现在校内网的白领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靠SNS人传人的带动力量,每日新增好几万人,这个数字已经很激励我了。等到9月份,随着300万大学生的毕业,涌入白领行列,又会为我们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陈一舟很高兴。

  除了数量,粘度成为陈一舟现阶段 “难啃的骨头”。陈一舟现在的签名档已经改成:“首席黏稠度工程师”。

  “我现在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提高校内网的黏稠度。当我知道很多用户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由刷牙改为上校内的时候,我真的很有满足感。”陈一舟说。

  校内网所提供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感,一种介于0和1之间的关系。不像其它通讯工具那样要么是0,要么是1。 85%的真实用户信息也使得校内网的价值爆棚。此次软银投资就看中的就是真实信息所带来的电脑互联网和手机无线互联网对接时的无缝状态。

  至于盈利和变现这两个最实际的问题。陈一舟却表现得一点不着急。“我并不担心变现的问题。搜索引擎刚开始也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腾讯也是苦苦挣扎了很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巨大规模盈利。所以,我坚信,只要有流量,而且流量保证长期存在,变现方式是迟早的事。重要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做大做强的脚步。千橡集团整体一直是盈利的正向循环状态,校内网自身的广告收入今年也是上亿的盘子”。

本文导航:
·陈一舟:社交网络让我更专注
·陈一舟:社交网络让我更专注(2)
·陈一舟:社交网络让我更专注(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