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杂志:CBS收购CNET的童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 12:33  新浪科技

纽约客杂志:CBS收购CNET的童话
并购真的就能更强吗?

  导语:《纽约客》杂志网络版今天发表分析文章称,CBS正在告别辉煌时代,不但丢掉了收视率冠军宝座,广播业务也停滞不前。对于这家营收主要依靠广告的媒体巨头来说,美国经济的衰退则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该公司不久前收购CNET就能摆脱困境吗?

  童话故事

  在困境中挣扎的CBS采取一些引人注目的措施也在情理之中,但出人意料的是,CBS居然开价近20亿美元收购CNET网络——一家久负盛名但盈利糟糕的网络公司。两家公司高管均信誓旦旦的说,交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CBS不但能借此跻身“美国十大网络公司”之列,吸引到广告商青睐的18-34岁用户群体,还能获得跨媒体营销的机会。CNET CEO尼尔·阿什(Neil Ashe)声称,交易将使两家公司“更大、更强、更好。”

  无论他们口头宣扬什么,事实上,公司之间的联姻少有“善终”。许多研究发现,大多数合并和并购对收购方帮助不大。毕马威对700宗并购案例的研究发现,只有17%的并购创造了真正的价值,而超过五成都以失败告终。麦肯锡对九十年代的并购案研究后发现,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并购案的回报超过了投资额。

  或许,CBS的收购有所不同,但公司股东显然持反对意见。消息宣布当天,CBS的股价下跌了近2.5%。

  投资人的怀疑不无道理。首先,交易的逻辑是建立在协同效应这一神话的基础上,满足了高管们把自己看作魔法师的幻想。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用《青蛙王子》的故事比喻渴望收购的高管,他们将收购对象看作变身为癞蛤蟆的英俊王子,等待“管理人之吻”来摆脱魔咒,恢复真身。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癞蛤蟆永远都全身长满疣粒,而奇妙之吻也没有得到意想的结果:癞蛤蟆还是癞蛤蟆。只有少数公司,例如通用电气和思科,可以持续不断地收购公司,并改善它们的运营和利润。

  收购狂热是基于对所有权谬论,即假设你必须拥有一家公司才能从它的资产中盈利。实际上,多数希望通过合并实现的目标,都能借助合作或联盟的方式实现。例如,谷歌为AOL和IAC提供广告和搜索服务,无需繁琐的并购就可以获取后两者的用户。近几年,IBM也在与竞争对手Sun和Novell合作,利用后两家公司的产品来丰富自身的服务,并拓展潜在用户群。如果CBS和CNET两家仅在交叉营销方面进行合作,推广彼此的品牌及内容,则CBS无需投入巨资就可以获得多重收益。

  饮鸩止渴

  当然,也有许多情况适合进行并购。通过对多份并购研究报告综合分析后发现,合并后展开节省开支措施——例如合并后勤部门、裁员等——比单纯承诺有广阔的增长前景,更容易获得成功。例如,JP摩根和美国第一银行合并后,每年节省的开支超过30亿美元。

  并购小型的、成立不久的私营公司也比并购上市公司更明智,前者往往可以带来最新的产品技术,并且交易价格合理。例如,2000年,微软仅用不到4000万美元就收购了视频游戏开发商Bungie,在随后6年的时间里,Bungie借助《光晕》(Halo)等游戏,为微软带来了10亿多美元的收入。相反,如果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典型的做法是支付溢价,而这一点恰好违背了收购的原则——以最合理的价格完成交易。

  不幸的是,CBS和CNET的并购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条件。两者之间的重合业务有限,削减成本的可能基本不存在。此外,CNET也不是一家小型的私营公司,因此CBS要为该收购支付45%的溢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要收回投资,必须大幅度提高CNET的业绩。理性地说,这笔交易为CBS带来真金白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赚钱并不是CBS收购的全部目的,该公司也在试图改变外界对公司开始逐渐退出市场的印象。

  这也很正常,对于上市公司的CEO来说,“增长或死去”的压力并不少见。一旦公司增长乏力,CEO们就开始担心投资人会转而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这种担忧往往有实际根据,例如,华尔街分析师一直向CBS施压,要求其采取措施让公司恢复活力。同时,CEO也要考虑如何提高股东价值。并购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提高增长率,但往往只是使得公司的规模变大而不是变得更强。

  历史多次证明,就并购而言,最好的反应通常是说“不”。实际上,CBS收购CNET就像年迈的球员试图通过兴奋剂摆脱疲态。不同的是,兴奋剂还能起点作用。(肖恩)

  相关新闻:

  财富杂志:CBS的阿基琉斯之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