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坎并不想赢得代理权战的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00:13  新浪科技

伊坎并不想赢得代理权战的胜利
斯坦福大学商学和法学教授Klausner

  伊坎并不想赢得代理权战的胜利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在这场收购案最近又出现了一个比较新的人物,就是美国的亿万富翁卡尔·伊坎,媒体上评价他是“激进投资者”、“资本游乐场中的大玩家。”,他在美国资本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Michael Klausner:当微软停止进一步推进的时候,伊坎就出来了,这个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提名新的董事会成员,准备做一次代理人之战,选掉董事会,接下来他说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雅虎卖给微软。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这个是不是也能叫做敌意收购呢?其实很难说。

  伊坎是八十年代在美国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人物,他也被认为是敌意收购交易方式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做法就是看到一些管理不力的企业,股票价值很低的时候,伊坎通过资本运作组织资金去收购这个企业。他成功地收购了很多企业,有时候他自己会直接进入董事会做董事长。近些年来伊坎已经不像八十年代那样凶猛地收购公司了,因为他改变策略,他现在也是发现一些管理不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然后去购买其股票,但是他不去买控制股,就是说不会变成控制人或者是全盘收购,只是买一部分,然后想办法进入董事会选自己的董事,进入董事会之后通过这种方式或其他方式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增加这个公司的价值,最后反映在股票上,股票价值提高以后再把这个企业的股票卖出去,通过这种方式来盈利。

  是什么原因让伊坎改变他的策略?有一些法律原因。在美国有一些法庭案例,这些法庭案例允许管理层在敌意收购过程中进行一些防御措施,使敌意收购不像八十年代那么容易操作,变得越来越昂贵,所以说伊坎还有一些像他一样的人改变了策略,通过收购部分股权进入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提高公司的价值,最后从这个过程中盈利。

  主持人:伊坎为什么参与微软雅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成功改组董事会吗?他本人能够从这场战争中获得多大利益?

  Michael Klausner: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在美国很多人也看不懂,为什么伊坎做这个事情,他是不是真的想去占有这个公司。最近我在接受《纽约时报》还有一些美国的媒体采访时也谈到,其实伊坎并不想赢得这场战争,只是一种策略,因为他的董事会并不是非常合适来运营管理雅虎,所以他要是真把杨致远以前的董事会选掉话,他拿在手里也是一个麻烦,所以他有别的想法,并不是想真正赢这场代理权之争。

  从这个角度去看,即使他赢了,他的董事会成功地掌控雅虎,从谈判的角度他会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这个董事会拿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把它卖掉,而不像杨致远了解雅虎,能够运营这家企业。从谈判的角度,没有其他选择,惟一的出路就是要卖给谈判对手,所以不可能拿到很好的价钱。

  伊坎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不是想真正地去赢得董事会的彻底换盘。伊坎是想逼着雅虎卖给微软,有代理权之争之后,董事会开下一届股东会的时就要发动一场战争,要换掉杨致远的董事会,对股东对公司不是好事,对杨致远也不好,所以他要逼着杨致远和现有的雅虎董事会采取措施,在一定时间之内决定把企业卖给微软。他买这个股票大致是25美元到26美元块买的,如果按照33美元卖给当初微软提的价格的话,他会赚到4.8亿左右的美金。

  但是这里有一个弱点,整个伊坎的计划里他并不知道微软是不是真的会出价,他其实是等微软人出价,如果微软不出价,或者报出一个更低的价钱,其实他也是很难办,对他自己来说如果他是25美元买的,28、29美元可能就赚钱,但是其他的股东不一定会同意,所以说这种企业是不是能够顺利地通过股东会决议,把公司卖给微软,可能也是一个未知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导航:
·斯坦福教授聊雅虎代理权战
·微软在收购中带有敌意性质
·伊坎并不想赢得代理权战的胜利
·发动代理权争夺战代价昂贵
·微软需要利用压力趁热打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