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朱敏做客VC人生:退休前要再干出一番事业(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03:02 新浪科技
![]() 朱敏做客VC人生 中国VC会越来越多地雪中送炭 主持人:你感觉创业过程中最艰难是什么阶段? 朱敏:我是觉得,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难处,最难的还是早期的。有可能VC发现你,也有可能VC抛弃你。比如说我的创业经历,一开始非常艰苦,后来VC非常喜欢我们的概念,给了我们一百万美金。当时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钱。当时创业花费了5000块钱,他问我你到底有多少钱,我以为这一百万是天下都能够买下来了。但是到英特尔产品出来后,VC说你们就快完蛋了,赶快把这个钱花掉,看你们成不成。所以美国是有一本书,就是万丈深渊,投资做一个东西,中间是万丈深渊,你产品出来以后,早期的用户也起来了,但是大众还没有接受这个东西,因为大众接受新的事务需要新的时间,这个时机你等不到,你钱没有了,你就掉到沟里面去了。这是哈佛大学教授写的,发现90%的企业在扩大的时候掉到那个沟里面去了。VC希望你快速成长,但是如果你市场没有成长好,那么就掉到沟里面去了。开头有一百个人买你的东西,100个人都是想象你有冒险精神的人,但是并不是代表大众。100人买的东西,市场就占有了,VC给我钱,你就去做了,结果你发现,大众不接受这样的概念,那个时候你就掉到深沟里面去了。所以早期到这个时候,一旦沟过了以后,你就好了。因为你证明的你的商业模式,你也证明你的市场也成熟了,然后发现你不在,外面找一个职业经理人也能够把团队带起来。最难的是前面的这一段。 主持人:我想起一个创业者跟我说的,他不相信VC。因为他觉得VC从来都只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朱敏:客观讲,中国今天的VC跟美国的硅谷的VC不一样,中国的VC大多数是培养大学生的,就是锦上添花的。因为你已经考上清华大学的,我知道你肯定成功,然后说要不要借给你一点,四年之后肯定找到工作。所以它是这类人,它是什么人呢?都是通常做投资银行的,做资讯的。这类是正常的,是晚期投资人成长期。你看国外的VC的话,幼儿园老师跟大学老师是不一样的。幼儿园最早称为天使投资,成功的创业者跟有经验的推销来的,这些人的早期,因为他除了钱还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再后来这些的投资人,有懂技术的,有懂管理的,有懂产品的,有懂财务的,这些人帮你做,标记着你读中学了。再后面就是读大学了,就是中国现在的现状,因为中国没有这么多早期创业成功的人去做这个事情,第二中国后面的土壤太好了。说老实话我前面也做一点,但是也不愿意全部做前面,前面真累,像大孩子就比较好了。 所以我把今天比喻成30年以前,因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发,像中小板,创业板。30前以前中国改革开放该开始,那时候考大学,我已经30岁了,那个时候赌在那么人身上肯定考上大学的。今天也是一样,很有的企业都是自学成才,因为过去30年没有资本市场,所以他们浙江的民企都是自学成才,现在很多人都是已经成才了,锦上添花。所以我认为今天的VC慢慢会演变,但是我相信会有很好的VC出来,像北极光创意投的邓锋一样,我觉得他是很好的。高科技的早期的投资人,这个是非常好的心态,但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里面来。 不主张小企业盲目冲击创业板 主持人:大家现在很关注创业板,你觉得创业板出来的话,对VC是机遇还是挑战? 朱敏:对于我这样的VC,事实上我觉得创业板对我关系不是那么大,直多今天,上次跟上交所的老总交流的时候,他们拼命说服我,什么地方的主板都能上。我认为创业板上来的话,我把创业板比喻成纳斯达克,我纳斯达克看得多了,真正的纳斯达克里面,股票有流动性的公司,基本上五亿美金以上的公司。小一点你也可以去上,上了以后基本上就死在那边,我认为上去可能对没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会造成负担。中国的例子比如说教育行业看,教育行业至少我知道上了四家公司,像新东方就是五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所以市盈率非常好,流动性非常好,股价很好,私营率很高。但是你看后面几家,好几家都动不起来了,所以假定我们的创业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我认为并不是小的公司上去与不盈利的公司挤进去可以了。我有一个担忧,现在很多人都把企业包装成到创业板上市,中小板不合格的那种,我希望他们不要这样。他们深圳、上交所的人和我讲肯定不会这样的,他们认为创业板的条件比中小板还要好,当然我很希望看到这个。所以这里面是一个到底怎么样做的问题。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非常支持创业板,第二个我希望它成为将来的纳斯达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