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ogle: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寻找价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 15:50 比特网ChinaByte
比特网(chinabyte) 04月14日专栏(许正军)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飞速发展的今天,“搜索服务”已成为人们进入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快速通道。在搜索引擎服务领域,Google取向“永不满足,力求最佳”的价值观,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历经短短的十年,成长为搜索服务提供领域的引擎者。尽管业界大多把Google的成功归功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但笔者认为,真正构筑Google核心竞争力的还是它所坚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充分实践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念,与人类需求演进趋势相一致。正如Google发现的一个真理而言: “以客户为中心,一切都纷至沓来”。 成功,一定有它的与众不同 成功者,一定有它成功的理由。 技术创新确实是Google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专注于创造“完美的搜索引擎”,是Google全体员工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的“聚结号”。通过创造新的搜索算法,构筑关键字精确关联度,以图实现精准的搜索结果。借助错别字改正程序以及Google 工具栏等创新工具(通过后者用户可以从任何一个网站进行 Google 搜索)使得数百万用户能够享受到快捷、完美的信息搜索体验。 独到的商业模式也是Google成功的法宝之一。“AdsWords”(广告关键词)只有Google独创。让企业用可以预测、可以控制、付该讨的广告费用,让搜索使用者不受纷繁障眼的无关广告干扰,只在页面右边专栏区并小心翼翼地显示只与搜索关键词相关联的广告,而在页面左边大大方方地快速送出符合使用者习惯的搜索结果。让广告商自已按需投资、按实际被访问次数付费,让用户不浪费时间、不费力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以客户为中心,一切纷至沓来”。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到了实处,恰到了好处。何为人之本?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这才是人之根本。试想,如果是一大堆清规戒律,禁锢森严,把心思花在如何循规蹈矩就够呛的了,何来激情与创造?商业管理学的宗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目标是“排除任何影响他们工作的障碍。” GOOGLE,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与众不同。黑板文化,工程师们可把20%的工作时间放在自选项目开发上,不考勤不签到,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工作环境等等,不一而足——满足员工的所有需要。所有这一切,都如同一块砖、一片瓦、一根柱、一朵鲜花构建并点缀一座搜索引擎创造大厦,又怎会不吸引IT精英们择木而栖、择主而事? Google的以人为本,创造的是James Surowiecki所说的“群众的智慧”。我们不妨把Google的以人为本也定义为“以人为本2.0”。 持续:需要随需而动。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不可复制。不例外,Google也一定有它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但从上述分析来看,Google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可复制,尽管这些都是如此的先进。那到底又是什么驱动Google火箭般的在互联网的天空绣出一道色彩斑斓的彩虹呢?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