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群:“臭味相投”的团购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 08:46 中国经营报
作者:姜蓉 袁袁酷爱玩杀人游戏,他是杀人QQ群里最为活跃的用户,这个QQ群里都是铁杆杀人迷,他们每周至少有3次光顾杀人吧,通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虽然杀人吧免入场券,但是以一个15人的包房算,一晚上酒水、零食的消费也高达好几百元了。袁袁说,陌生人之间玩杀人游戏意思不大,越是长时间在一起玩“杀友”难度越大,也越有乐趣,因此,袁袁所在的这个QQ群都是共同出动。 有时候,杀人吧里玩够了,还会再到酒吧里泡吧。由于是常客,在北京知名的baby face酒吧,袁袁这一群人都有固定的“席位”,酒吧即使人再满,袁袁的这个消费群都会得到优先安排的待遇。 记者曾参加六人行网站组织的一个郊区短途旅游的活动,一行12人都是旅游爱好者,通过六人行网站认识后,互加了QQ号码,在周末相约到密云游玩。在这个组织中,大家只是单纯地以玩为目的,互相以网络ID相称,所有费用AA制。不过,在这次旅游中,记者发现,这个群组在农家院住宿时享受了比别的散客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 虽然这些小团体都是以团购价争取来的,但是收入比较固定,而且大多数人的素质也较高,除了住宿之外,采摘等一些购买活动也给这所农家院带来不少收益。 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松散型组织正成为消费者中不可忽视的一派。在各大社区网上,家电、建材的团购组织数不胜数,在QQ群里可以看到,仅仅是北京地区的车友会就有好几千个。而在这样的群文化中,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兴趣相投而成为同一个群里的成员,喜欢越野的人会成为越野俱乐部的一员,喜欢泡吧的,会在夜时尚网站里注册。球类运动的群体组织更是多的不胜枚举,这些群体都以民间自发组织的形式出现,其消费特征往往带有这个群体的明显印记。 在各类群组中,一个明显消费特征就是团购,通常都会由组织者与消费服务提供方谈定一个团购价。这一团购价往往比市面行情的消费价格要低很多。以夜时尚一周年的活动为例,会员能享受啤酒、各种软饮的免费畅饮,以及鸡尾酒赠送的优惠,而人均支付的入场券仅为90元。 当次消费之外的价值 张璐是网上一个名为“腐败俱乐部”的成员,他们经常在网络上联络几十人一起聚会。但是由于这类的群的特征不像车友会、夜时尚的会员,有着明显的消费特征,人员成分比较复杂,而会员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这种群一般非常不稳定。 参加这些群的人既有企业老板,也有学生,大家只是为了一起玩而组织一次聚会。由于在这类群里,大家的意见通常很难统一,因此,消费水准不会太高,就餐消费的通常是火锅或者麻辣小龙虾等价格中低档的菜品,人均消费大约在40元左右。在一开始,这类群的人会比较多,但聚过几次之后,便会分化,“我没有必要跟我不喜欢的人再在一起玩。”张璐说,群里的都比较有个性,大家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开心,不用顾及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因此最后只有臭味相投的人才会继续聚头,最终经常聚会的往往只有几个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