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博物馆开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 05:24  东方早报

美国新闻博物馆开馆

  4月11日,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美国新闻博物馆开馆。

  早报记者 郑洁

  美国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一幢方方正正的超现代主义玻璃建筑的正面是一块与建筑高度相当的灰色墙壁,上面刻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全文:联邦议会不得立法建立宗教,不得立法禁止宗教活动自由;不得立法剥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得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向政府请愿、表达不满、要求申冤的权利。

  4月11日,这座建筑作为美国新闻博物馆的所在地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华盛顿对新闻业的献礼和对第一修正案的另一种保护,也是世界上互动能力最强、耗资最昂贵的博物馆之一。

  “非常感谢《东方早报》对新闻博物馆新馆开馆的祝贺。为了准备开放,全馆上下都非常忙碌。”新闻博物馆市场和对外沟通部主管迈克·费特斯很高兴中国媒体能对这家博物馆感兴趣。

  激发思考媒体角色

  当天,在拥挤的排队人群前,经历7年规划和建造、耗资4.5亿美元的新闻博物馆正式宣布对外开放。2002年,位于弗吉尼亚州阿林顿的老新闻博物馆关闭,从那时起新新闻博物馆的诞生过程就开始了。

  据费特斯介绍,新的新闻博物馆是旧新闻博物馆规模的三倍,并多出很多展览、资料和互动体验。这些新体验包括大型书籍陈列室、“9·11”事件陈列室、第一修正案陈列室、世界新闻陈列室、互联网、电视和广播陈列室和道德规范中心。

  博物馆董事会主席阿尔贝托·伊巴顾恩表示,新闻博物馆的目标是激发“关于我们五项基本权利(第五修正案所规定的)的不责骂、不美化、有趣而互动的对话。这是一次很有效的教育体验。”

  “在博物馆圈子里,新闻博物馆是非常独特的一例,因为它融合了五百多年的新闻事件、人和具有艺术级技术的场所。这所博物馆不仅是一所关心新闻行业的博物馆,还是一个通过媒体报道的棱镜来监视重大事件的场所。”费特斯说,“新闻博物馆存在的核心原因是,鼓励参观者思考媒体在这个世界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开放第一天,博物馆外的游客队伍长度超过了一个街区,大约1.08万人争相涌入。“我爱历史。像我这样的年纪,回顾我一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和新闻感觉很好。”63岁的凯瑟琳·赖斯在馆内的自助餐厅里喝着酸奶说。“我还喜欢图片,普利策奖的照片和漫画。”

  “我们不只是一个放东西的仓库。”博物馆执行理事乔·尤索说,“我们有讯息和故事诉说,你来了就能体验到故事。我们想做的是,让人们进入这座博物馆,给他们一种情感和愉快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媒体和言论是如此重要。”

  让人惊叹的藏品和互动

  在博物馆的内部,每个角落都在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新闻很好玩,新闻很酷,新闻很重要。”

  世贸中心塔楼只是这所高科技新闻博物馆中让人惊叹的藏品之一,除了一段柏林墙外,近五百年来的电视和平面媒体档案、上万件物品足以吸引新闻爱好者的眼球。

  博物馆内设有一个四维电影院,可吹出狂风和喷出水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上的新闻事件。比如知名新闻主播爱德华·R.莫罗在“二战”时从伦敦发回现场报道,以及卧底采访女奇人娜丽·布莱1887年揭露一家疯人院的真实状况。

  参观者还可以在博物馆内自助做新闻,比如为一张报纸的头版选取重要新闻或在电子白宫背景前录制电视新闻采访。

  既然是新闻博物馆,展览当然不能脱离新闻性。也就是说,当天发生的新闻自然成为博物馆里的展览内容。比如,美国各州的报纸将在博物馆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和顶楼的走廊上展示。美联社的新闻标题在中庭的两个电子牌上滚动播出,全球各地的突发新闻也会出现在一个巨大的电视墙上。

  新闻历史陈列室是博物馆最大的陈列室,包括水门事件中5人闯入水门大厦内民主党全国总部时通过的门。在一个关于互联网、电台和电视新闻的展览厅中,游客可以一睹爱德华·R.莫罗的战时记者制服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在2007年校园枪杀事件中录制视频的手机。

  展览发展部主管凯西·特罗斯特告诉早报记者,博物馆将为大型新闻事件举行特别展览,比如北京奥运会。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美国新闻博物馆隆重开放
·美国新闻博物馆隆重开放(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