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谷歌反思三年战略避谈百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20:58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训 在中国的第三年,Google(谷歌)似乎找到了感觉。这家全球最大的搜索巨头正尝试摸索一条新的道路,以避开与百度正面竞争 尽管在香港滞留了9个小时,但埃里克·施密特演讲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3月17日,这位Google(谷歌)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又一次来到中国。他带来了名为“云计算”的新概念,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并捎带大肆抨击了微软并购雅虎的野心。 这是施密特第三次来到中国。与往年有些不一样,这次他对谷歌最强劲的对手百度避而不谈,这种微妙姿态耐人寻味。要知道,自2005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谷歌就一直生活在百度的阴影下。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模仿谷歌模式的百度已经获得了成功,谷歌却反过来成为了百度的模仿者。 对于这家全球第一的搜索公司来说,这样的误解,以及久屈人下的现实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现在,施密特的姿态以及种种新的迹象似乎都在表明:谷歌正在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在避开与百度展开正面竞争的同时,实现自身脱胎换骨式的超越。 三年战术调整 春节前夕,一场百年一遇的雪灾使南方各省公路、火车以及飞机等交通设施几乎陷入瘫痪状态。如何及时回家过年,成为身在异乡的人们最为头疼的话题。这时候,谷歌推出的“春运地图”让许多人眼前一亮。短短20天内,近140万的网民使用了该项服务。 “春运地图”是谷歌几个工程师针对网民需求,在短短几天内推出的一个小产品,这款产品将动态的天气信息、公路状况以及地图搜索等技术完全整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颇为新颖的创新。即使是竞争对手百度,也完全没有想到在这方面采取任何规划或动作。 施密特同样对于这类创新津津乐道。“春运地图是谷歌在中国解决的真实问题,一个上百万人所面临的问题。”施密特直言不讳说,这种围绕整合搜索展开的创新将是谷歌在中国的一个重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的策划和研发的过程,连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都不知情,完全是工程师利用20%时间开发出来的新应用(谷歌内部一个机制,允许员工用20%的时间开发自己有兴趣的应用)。此前,这种故事在谷歌内部并不多见。几个谷歌实习生去年开发的谷歌输入法,尽管吸引了数百万用户,但最后却因为涉嫌抄袭而让谷歌承受了巨大压力。 这也是谷歌在中国三年艰难摸索过程的生动写实。 在刚进入中国的前两年,谷歌公司从无到有,国内员工数量逐渐膨胀,其内部管理和创新文化机制一直在不断磨合中,这种局面导致了谷歌难以推出多少热门产品,其市场份额也被百度越拉越大。 为了改变困局,谷歌最初只能在市场、渠道等方面采取跟随百度的做法。比如在市场策略方面,谷歌被迫放弃此前的高端路线,逐渐向低端倾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