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位80后闽商和他的创业故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5:38  中华工商时报

  三个年轻人的创业团队

  2003年7月黄森坤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当公务员和留校的机会,先来到一家业内很有名气的企业工作。

  黄森坤心里很清楚,他不会在这家企业干很久。他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创业的缓冲期,以便于他找准创业的切入点。

  但黄森坤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家企业他认识了杨威和杨柳———他日后的创业伙伴。

  杨威和杨柳都是湖北人,也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杨威1980年出生,比黄森坤大一岁,杨柳是1979年出生。杨威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双学士;而杨柳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黄森坤告诉我,他们三人的结合就是天意,就是机缘,更是黄天不负有心人。

  一次偶然的交谈,让三位年轻人激情燃烧———他们从下午一直谈到深夜,再到凌晨。共同的追求与信念,让他们决定辞去现在的工作,去开创一片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2004年3月,福建东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家业务主打无线增值,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应用为发展方向,集技术开发、运营为一身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便面临整个行业规范化经营的整顿阶段。

  “谁都知道,一家企业如果在创办初期刚好遇上行业的大发展,企业就能顺势发展。我们不是,公司成立后,就遇上电信增值行业大整顿,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黄森坤说,当时真是困难,我们三个人都是大学刚毕业,又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公司的资金只有四处借的50万元,如果不能尽快的赢利,公司一年都撑不下去。但我们有的是自信、拼搏、吃苦、团结的信念。公司凭借着团队的力量,创新学习不断壮大自己,并快速突破行业的发展困境。面对着不断倒闭或转型的同行业企业,他们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梦想,决不放弃!

  也许是老天爷被这三位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和执着所感动,黄森坤的公司半年就实现赢利,第一年营业额就突破百万,三个年轻人终于赚到了对于他们具有生死意义的第一桶金。

  我问黄森坤,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他说,是一个好的团队。

  他和他的二位副总杨威和杨柳,真是志同道合,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发自内心,体现在行动上。而他们三人在性格、专长和知识结构上的互补性,又是这个团队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黄森坤很爱说的一句话是:不是没有好的项目,而是苦于没有好的团队。

  我虽然还没有完全读懂他这句话的全部意义,但我读懂了“80后”企业家的一次重要飞跃———真正知道了团队力量在创业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思考三:人们都说“80后”的这群人太以自我为核心,他们的价值体系是围绕“我”建立起来的,但黄森坤却总和我说他的团队,说他们三个人。我不知道他们三人团结合作的如此密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何没有利益的冲突?但我知道这是黄森坤取得今天成就的法宝!

  2007年3月,我曾参加过东讯公司三周年的聚会。

  在这次聚会上,黄森坤面对公司全体员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梦想和自信点燃了东讯人创业的火把,执着和用心实现了东讯创业之火的加速燎原,创造出东讯亮丽的今天!福建东讯科技已成为中国优秀的IT企业队伍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并向着“成为多行业良性经营的集团化公司,成为优质的上市公司”的10年发展目标大步迈进。东讯的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家共同的发展,更是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所有东讯人都应为“开无线增值新地带,创无限快乐新生活”的企业发展使命同甘共苦、携手前行。看未来:我们工作着,大众快乐着,我们也幸福了!

  黄森坤的激情演讲感染了东讯的全体员工,也曾让我深深感动———这是“80后”企业家特有的激情和张扬。

  黄森坤说,他现在还不敢奢谈幸福,但确实感到很快乐———因为仅仅短短的4年时间,东讯公司就已经发展到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拥有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获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全国性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成功实现了移动或电信全网IVR、短信、彩铃的接入运营,并与十几个省、20个运营商开展了充分合作;公司的产品线从刚开始的短信、IVR两种简单业务不断发展到了现在的彩铃、W AP、互动媒体游戏、短信、IVR等多业务共同交叉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的经营模式从单纯的业务内容供应、运营发展到了专业的内容供应、运营和业务平台、系统的建设并存的发展格局。2007年公司又成功进军了移动电子商务这一热门而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目前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超过千万,并逐步成为电信增值领域、移动电子商务领域里较具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之一。

  这就是一位“80后”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据了解,福州目前有25365家企业的掌门人出生于1978年后,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时出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成长。因此,他们从小就知道竞争、知道效率,更懂得财富的力量。我们曾担心他们缺少责任,不懂得社会公平,难以承担历史重任,甚至担心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但今天,“80后”的一代在各行各业的表现是否可以让我们多一些信心呢!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80后”的身影不是也在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代人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但他们总是会成为社会发展最充满希望的力量,尤其在经济领域。虽然我不清楚“80后”的企业家们手中掌握着多少资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力量。他们创业的主要领域是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他们的创业基石来自于知识和胆识!他们是中国创造的生力军,是创新经济的希望所在!正因为如此,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机会和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承担得起伟大的使命和责任!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一位80后闽商和他的创业故事
·一位80后闽商和他的创业故事(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