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P2P极速下载存三大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9:30  南方都市报

  ●[功能强]P2P可绕开网络封杀轻松下载敏感内容

  ●[存隐忧]暴露用户IP地址、无人监控易被黑客利用

  ●[未合法]P2P软件成盗版“帮凶”,屡遭电影、唱片公司诉讼

  国内著名下载软件迅雷,被用户质疑其搜索用户硬盘中的文件并在后台悄悄上传。引发行业大讨论,迅雷否认了相关质疑。P2P软件的工作原理中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但在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中,P2P软件再次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宽带的普及,BT、电驴等流行的P2P(点对点)下载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各种丰富的娱乐内容和软件,更让我们告别了以前几KB/秒的下载时代,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以数百倍的速度被下载到我们不断增大并永远不够用的硬盘中。

  但在快速和方便之余,P2P带来的资源占用、安全和版权隐忧依旧是用户和业界挥之不去的关注焦点。如何让读者认识目前主流下载方式的优点和安全问题、选择最合适的下载软件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P2P撇开“封杀”下载被禁内容

  用惯了P2P下载的电脑用户大多会觉得再也离不开它们。通过号称下载速度最快的迅雷,用户可以用接近网络极限的速度下载到最新的网络资源;通过搜索功能强大的电驴,用户可以轻易搜索到各种较旧的影视和音乐内容进行下载……只要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并安装了下载的软件,用户就能通过互联网上的BT分享网站、论坛选择最新最热门的娱乐内容,只要硬盘容量够大,各种的电影、连续剧、音乐、软件、游戏、电子书籍都能被高速下载到电脑中。

  P2P的强大应用还不止于娱乐内容,一些在网站上被“封杀”的内容,往往也可以在它们的帮助下轻松获得。例如,在前段时间“艳照门”事件爆发后,尽管内地和港台警方纷纷封杀互联网上的艳照下载地址,但不少港台网民每天乐此不疲地通过“Foxy”这个P2P软件搜索和下载艳照,内地网民也只需在“电驴”客户端的搜索窗口输入人名、日期等关键字,便可获得大量的下载链接。

  P2P下载易激发病毒程序

  P2P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特点引发了大面积的电脑安全问题。不少网站和论坛发布的BT种子文件都被捆绑了广告,甚至是病毒、间谍软件,用户下载到电脑后通过特定的操作(例如双击某不明文件、解压压缩文件)激发了病毒程序,导致电脑系统缓慢甚至死机、甚至是隐私数据和信息的被盗,对用户的电脑安全形成重大威胁。

  杀毒软件厂商金山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P2P下载过程中暴露用户的IP地址、开机时间长、常处于无人监控状态,而且使用的是6881-6890等端口,这些漏洞十分容易被黑客利用,对用户电脑的安全性是一大挑战。

  日前,国内著名下载软件迅雷被用户质疑其搜索用户硬盘中的文件,并在后台悄悄上传,迅雷随后否认了相关质疑。但无需讳言,P2P软件的工作原理中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如迅雷、电驴都会收集用户的下载信息,将特定文件夹的下载文件作为共享资源,每次启动下载软件时服务器都会收集用户的文件信息,“除了工作原理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不少的BT软件是开源软件,黑客可以在改编的程序中植入木马和间谍程序,令用户的电脑和数据处于危险状态之中。”

  上述工程师告诉记者,经过改进,一般的P2P下载软件都可以执行选择要下载文件的内容,用户要养成下载前选择所需要的文件、剔除多余的广告和不明程序,下载完用杀毒软件查杀一下的习惯。

  P2P面临版权困扰

  伴随P2P从诞生到普及的过程,版权纠纷从未远离。记者调查发现,从各种P2P下载软件获得的90%以上的内容都是盗版或不法的,尽管互联网的版权问题并不是因为P2P而产生,但P2P的流行确实是造成盗版问题的“帮凶”。BT、电驴、迅雷等先后遭遇了电影公司、唱片公司的诉讼。美国电影协会3月初也在上海将迅雷告上法庭,指迅雷作为P2P服务商,帮助网民下载盗版电影,包括《蝙蝠侠3》、《世界战争》、《迈阿密风云》等,要求迅雷赔偿700万元人民币,同时公开承认盗版行为。

  除了版权问题,如何盈利这个涉及生存的关键仍未得到解决。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用户黏性低,目前P2P软件商都无法依靠销售软件获得收入,只能依靠免费软件、以扩大用户数目作为短期目标,获得广告商和投资商的青睐;个别用户量较大的软件依靠客户端的广告窗口获得有限的广告收入,但这些收入并不能解决软件厂商的盈利难题。

  本报记者 黄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