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互联网的肉身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8:42  金羊网-新快报

  - 谢勇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现在网络文化研究越来越热,官家研究网络与舆情,象牙塔里研究网络媒介的交互理性,希望建立大众文化狂欢的数据模型,媒体中人则琢磨着互联网如何声色犬马地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宪政民主。

  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剥离开网民(没有用“网友”是因为有关部门提醒,现在“朋友”有犯罪的危险),单纯谈网络媒介传播的技术特性造就的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美学,就如同剥离开我苦大仇深,有着强烈身体和精神饥饿记忆的父亲母亲去谈春晚一样扯淡。不幸的是,我们的网络研究者,往往就喜欢这样做。所以,要真正在思想的层面理解中国互联网,目前最好多在网络上泡一段时间,再去关注一下《南都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这类的媒体,否则只会得出些不着调的互联网出现对中国文学发展有利有弊、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极大冲击等等的结论,或者像某著名教授那样时刻保持着对于基里巴斯某不知名艺术网站的严重热情关注——这些常常是我们学者的拿手绝活。这种对互联网研究的不着调表面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互联网的“地平线”想象,更深层次上是因为传统学者对于新媒体始终存在着得的隔膜和恐惧。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挺复杂,既有思想僵化中老年人对于一切改变现实秩序可能性的本能反感,又有圈中“人文”知识分子对于技术的变态崇拜或者恐惧,还夹杂着咱们中国当代学界对常识的置若罔闻。

  总之,这些互联网研究者们都在努力地建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描画互联网未来的一种道貌岸然状态,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他们的价值却就在于互联网的目前的一种“非道德”状态——正是因为在某些掌握话语权的人眼睛中互联网是非道德的,学界关于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互联网的描绘才能获得意义:分一杯羹——这是现在互联网“研究”的先验前提。

  《南都周刊》曾经策划过“中国上网二十年”这样一期专题。在这一组文章中,我最喜欢看五岳散人那篇《我所知道的中文网络色情》。这篇文章深得我心既是因为所有不求上进青年的成长经历往往惊人一致,更是因为它揭示了某种真相——与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样板戏揭示真相方式迥乎不同,类与皇帝新衣中欠扁小屁孩那种。真相就是:互联网存在一天,网络上的情色就会存在一天:“免费的午餐互联网大众化了多久,网络色情就存在了多久。……在欧洲发明互联网、美国因为害怕核打击而发展这个技术的同时,那些科学家与军事专家们就曾在初级的互联网模型上传输过美女图片,主要是考察传输的速率与成像的精确度。但正好也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所有方便的传播方式都无可避免地成为‘食色性也’的注脚。……网络色情也是如此,只要互联网存在一天,它就不会消失……”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互联网很黄很暴力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转化为我们在今天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与性欲的问题。这里提到的“我们”不包括如下一些人:不知王小波为何物的文学研究者;主张我们应该压抑自己以换得苟且之时加倍快感的专家;学唱样板戏陪领导K歌的清纯女生。“我们”就是一群老老实实,有些男女欲望,但除了老婆以外一般有贼心没贼胆,又没有机会在演出后与女演员握手合影只能意淫女明星的普罗大众,是除夕夜手捧着热气腾腾的韭菜饺子端坐在显示器前制造天涯那个几千万点击率牛帖的网民。

  福柯《性史》的第一部分叫做“‘我们’另一种维多利亚人”,他说,很久以来,我们维持着一种维多利亚式的人生规范,甚至今天仍受到这种规范的支配,因此,关于性我们压抑克制、羞于言说、虚伪不堪,这些又被看做是品行高尚而备受崇尚。看来,正襟危坐不是我们这个国度的特产。不过有意义的是他接着指出,维多利亚时代同时是色情文学在英国的黄金时代,这就不由叫我想起咱中国男女差异最小的那段时间(敬请参阅安东尼奥尼的那部纪录片《中国》)多生出来的几千万人——千万不要对我说父母那代人只是为了建设美丽新世界增加社会劳动力而努力。

  实际上,肉身问题是当代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欲望,在工具理想盛行的时代,在真道德或伪道德泛滥总有人喜欢扮演牧师信口雌黄的时候,当面对不断膨胀的权力话语体系每个人萎缩成一连串数字的时候,如何理解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体,如何安置我们的欲望就成为一个哲学命题。当然在这里我们会体察到互联网映出的人文思想者的内在悖论,那就是被认为是与人对立,会带来人严重异化的工具理性产物反而带来了马尔库塞所谓的新感性。也就是通过回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感官乃至我们的欲望来对抗虚伪的权力统治。可当这种新感性真的赤裸裸躺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们往往没有勇气去正视一眼,虽然法兰克福学派是他们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如果承认肉身问题本来就是互联网的不可能舍弃的一部分,是互联网的内在属性的话,不妨进一步追问:互联网上的这些情色究竟有何意义?它是互联网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获得怎样的身份?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互联网的肉身状态
·互联网的肉身状态(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