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洪波:全面实行实名制不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2:55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廖庆升

  “艳照门”是当前互联网最热门词汇之一。在很多业内外人士看来,如果实行实名制,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短期内仍难以断定何时才能消除影响的香港“艳照门”风波就不会发生。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实名制的作用,纷纷采取措施,甘肃、宁夏、吉林以及山西等省纷纷强制推行论坛版主、吧主、聊天室管理员实名制;公安部等13部门从上月起在全国展开整治网络秩序联合行动,要求各网站推广论坛版主、吧主和聊天室主持人实名制。

  但实名制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效果却不太理想,先有博客实名制不叫座,后有北京移动用户对身份证办卡的不支持。实名制面临着叫好但不叫座的困境,其原因何在?本报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互联网知名评论员洪波,请他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记者:各省及公安部等13部门强制推行论坛版主、吧主、聊天室管理员实名制。在你看来,此举的出发点是?

  洪波:政府部门希望互联网是一个可控、可管理的领域。但我并不认为管理员实名制可以消除政府的担忧,但只要能够找到相关“主管单位”或“负责人”,相关部门的担心会少一些。

  记者:如果论坛实行实名制,类似“艳门照”这样的事件就能得以杜绝?

  洪波:实名制并不能解决网民发布什么内容的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管理员是否实名,而在于法律是否到位、是否严肃。在强化某些人(比如管理员)的责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客观上减少其他人应承担的责任。如果是政府真的想要处理的问题,匿名也一样可以被找到,比如那些做色情网站的人。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网上发布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考虑事情本身是否触犯法律。很多明显存在风险、涉及人身安危的事,即使匿名,大多数网民也不会去做。

  记者:联系到当年的博客实名事件,我们会发现,推行网络实名并不容易,其中的原因是?顺利推广实名制需要什么条件?

  洪波:互联网的物理结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某个控制者方便控制而设计的,从政策上强制推行实名制,不但会遭到多数网民的抵制,而且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也极高。

  因此,我认为,全面的实名制根本不现实,倒是某些网站从自身业务发展的角度所推行的实名制,比如将真实的社会关系搬上网,更加可行,因为网民有选择权,他可以选择不加入。全面实名制剥夺了网民的选择权,是对网民隐私权利的侵犯,我认为很难成功。

  记者:中国网民数量已达2.1亿,这些网民本身都是社会积极的参与者,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话语权,一旦实行了实名制,网民的创造力等是否会得到遏制?

  洪波: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积极、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的主流是理性和负责任的,这跟实名与否关系不大。实名制其实会导致一种不对等。正如有的官员所感慨的,“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中国网民深深知道自由表达的权利是宝贵的。

  记者:韩国普遍实行网络实名制,而且是双向实名制。韩国政府的做法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洪波:韩国有其独特的国民性,也有完善的法律和执法体系来保证公民的权利。我们不能把韩国的做法当作“国际惯例”,因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国际惯例,它只是一个特例。

  记者:中国如果真的实施实名制,是否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具体表现在哪里?

  洪波:我认为全面的实名制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记者:网民们似乎有一种心态,就是一方面认为实名制确实有一定必要,但是又不太愿意自己实名注册,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洪波:这完全是一个自造的难题,放弃实名的努力,就不存在这个难题。在互联网渗透率高、自由度高、社会参与度高的地方,并不存在一个实名与否的难题。

  记者:中国社会快速地由传统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匿名社会之后,我们要以怎样的规范,平衡实名制管理后的个人利益、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

  洪波:健全法律、严格执法、充分保障民众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符合最大的个人、公众和国家利益。如果人民都安居乐业,知道并遵守法律的界限,一个畅所欲言的互联网,肯定利大于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