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张朝阳触网十年:“革命尚未成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9:3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黄乐欣 对话背景 经历坎坷的十年发展,中国网民从62万增加到2.1亿,翻了339倍,这缔造了一个奇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像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好莱坞著名导演吴宇森这样的知名人物出现在互联网公司举办的论坛活动上,互联网媒体正在成为社会主流人群争锋的舆论平台。日前,引领搜狐与中国互联网走入十年的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表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年,跨越过启蒙与摸索阶段,不仅创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且还深入影响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互联网整体来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网民将透过互联网形成新的道德价值观。 起初不知互联网为何物 记者:十年前,你怎么会想到做互联网? 张朝阳:其实我刚回国的时候,都不知道做一个互联网公司到底怎么做,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诞生之前的大概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一年零四个月或者五个月的时间里面,都是筹备公司的成立以及摸索中国互联网应该怎么走。当时想做一些安全软件,想给别人做一些网页,包括办公自动化也想做,最后确定我们先做个网站,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在电信系统上做一个服务器托管,建立一个网站,而这个网站怎么做,最后摸索到了推出搜狐以搜索导航类崛起,后来演化成综合门户的模式。 记者:三大门户网站给中国互联网十年发展带来了什么? 张朝阳:互联网是什么呢?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消费者的革命,是信息传播和参与的消费者革命。三大门户网站的贡献主要是这么几点:互联网品牌启蒙和宣传,融资创业和模式探索。 搜狐的发展可以说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全程的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首先解决了互联网这样一个技术出来以后对人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一个资讯平台,到后来社区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发展,搜狐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同时,如何打造一个互联网企业,如何进行风险融资,如何设置一个好的管理结构,这些都是搜狐一直在摸索的,因为历史比较悠久,所以搜狐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整个中国互联网探索的重要的一部分。 “庆幸没有最终栽下去” 记者:搜狐这十年是如何发展的? 张朝阳:搜狐的十年在这几方面总结一下,从网络是干什么的,到融资上市、品牌营销、企业管理结构、本地化以及用人都考虑了。当时创立公司的时候并不叫搜狐,叫爱特信公司,1996年10月成功获得来自美国的22.5万美元。当年融资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漫长的历程,感觉就像是走在悬崖边的羊肠小道上,一轮一轮的谈判,庆幸的是没有最终栽下去。 后来搜狐一直在思考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什么地方,这几年搜狐找到了在产品、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搜狐从纯粹的品牌营销向产品技术转型,并且依靠技术驱动,研发自己的视频P2P技术,推出搜狐博客3.0产品,调整对新闻的处理等等。搜狐从一个当年的互联网在中国启蒙者的角色以及靠品牌宣传和创意来宣传的公司,走向了一个非常重视产品和技术,不断地给网民推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的公司的转型。 记者:中国互联网这十年里有没有犯过什么错误? 张朝阳:我们最早期的互联网公司都犯了错误,犯了大错的网络公司基本上都消失了。搜狐也走过一些弯路,包括我本人的经验,对事物的理解等方面走过弯路,但是搜狐反思和改革,最终使搜狐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当时最大的危机来自管理用人上。互联网刚引入中国的时候,把美国的管理思想同时引入了中国,投资人都把美国人的那一套作为管理《圣经》去执行,他们不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是根据美国的做法对企业进行傲慢干预,这种美国式的管理也导致互联网公司内部的不稳定性、决策的错误以及用错人。 管理用人是道“鬼门关” 记者:行业兴起之初,互联网公司无任何先进管理经验可借鉴,你是怎么过来的? 张朝阳:其实,这是行业内部非常重要的“坎”。很多企业走不过来,无论是风险投资家还是上市以后的股东压力等等,比如在2000年的时候,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在股东的压力下都找所谓有管理经验的人,到跨国公司,从HP、从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挖所谓的有管理经验的人,或者说一些洋人,或者说能说英语的人加盟互联网公司,这样一个潮流让所有互联网公司最后都碰得头破血流。这些人要么离职,要么把公司搞得乱七八糟。如何抵制和避开这种探索的干预,是很大的“鬼门关”,“鬼门关”过去了就活下来了。 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泡沫后的很长时间才摆脱这种思维方式。这可以说是一次互联网公司的集体探索,包括搜狐在这里边也走过来了。 记者:当年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因为创始人离开而灭亡或一蹶不振,十年以来,你怎么避免这种命运? 张朝阳:创始人离开要么是他自己的能力不全面,或者董事会认为他的能力不全面。有些人说他功成身退,我觉得这些都是说辞,基本上都是被逼无奈。首先,搜狐没有灭亡,是因为我个人对风险的敏感,而且能够逐渐地掌控局势,导致搜狐不会灭亡。 其实互联网公司到底怎么管,创始人有没有能力来管,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回答的。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怎么管理互联网公司并没有很好的答案,而且有很多误区。然而,关于创始人有没有能力的问题又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创始人的“鬼门关”能不能过去,或者是公司的“鬼门关”能不能过去,还要看内部的股东结构,投资人意见等因素。如果公司董事会认为你不能管,那么你就离开。 不过当创始人离开以后,公司吸纳一个空降兵(经理人),可能就会出现只关心短期业绩而忘记长远的发展的问题。没有人做长远思考的公司,就像一个没娘的人,所以轻易地把创始人赶走也是非常危险的事。 “必须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记者:经历过管理用人危机,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不再有大的生存危机? 张朝阳: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也还处在创业阶段,上市了或者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不保证你这个公司五年以后还存在,所以我觉得革命还没有完成,必须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才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