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蹒跚学步十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7:1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风险投资在中国十年历程,不管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毫无疑问,其给中国经济的推力与创业的激情已经进入了“大跃进”时期,2008年,中国有望取代英国而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风险投资引进国。

  回首十多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建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才刚刚启动,基金市场更是才露萌芽,更别说是风险投资和非公开权益资本了。直至1997年,国内还有许多人甚至认为风险投资是教唆人非法融资。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风险投资范围太窄也过于专业,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1998年之前,IDG国际数据集团、华登国际和汉鼎亚太等中国风险投资界的先行者在没有良好机制的配合下,采取了风险投资界几乎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不难想象,这样的投资方式下的产物注定是失败的。从1992年到1995年,许多的此类合资公司都倒闭了。从另一方面说,1998年前的中国还没有完全具备高科技投资的条件,不少基金在与政府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时的感觉就是“凭着感觉走”。

  再稍稍过一段时间,互联网神奇的火种在美国硅谷点燃,并迅速而疯狂地蔓延到中国。1998年民建中央的《一号提案》更随着为互联网融资的疯狂将风险投资的理念撒遍神州大地。这时的风险投资界似乎随着互联网的融资火爆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中看到了一丝火种、一缕亮光。当时风险投资界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个花盘从楼上掉下来,90%的几率砸到的是为了互联网的IDEA而去融资或投资的经理人。中国的风险投资圈子也随着世界的潮流陷入了相对的集体的非理性状态。其间,要求中国开设二板市场的呼声也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从冻土期到第一个发芽的春天,似乎春光无限。不过,好时光似乎总是转瞬即逝。

  1999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正式提出在深、沪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在美妙前景的诱惑下,一时间“群雄逐鹿”,除了深沪两交易所外,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也迅速展开了围绕创业板市场地点的激烈竞争。2000年8月,深交所公布创业板的相关规则,标志深圳在这场角逐中最终胜出。然而,就在深交所满怀憧憬,业界乐观地以为创业板即将推出之际,作为榜样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却一气跌到谷底,其东京市场也被迫撤销。狂啸而来的纳斯达克崩盘让还沉浸在狂欢中的国际风投界集体跌入冰冻期。许多世界级的风险投资公司纷纷退出中国市场,或要求所投公司改变商业模式或削减开支。

  而就在网络高科技泡沫破灭致使境外创业板元气大伤的同时,中国的主板市场又接连查处了中科创业、亿安科技、东方电子、银广夏等系列大案要案,主板市场不规范,二板上市更加危险,为此,中央决策层为防范金融风险,将创业板暂时搁置案头,这一搁就是近4年的时间。(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中国风险投资蹒跚学步十年
·中国风险投资蹒跚学步十年(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