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网游:被念歪的好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8:57 每日经济新闻
凌建平 郝匀嘉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据报道,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日前重申了加强网络游戏监管的决心。未来将不仅在网游玩家的年龄上加以限制,更会加大内容方面的监管力度,主要控制方向为含有“赌博系统”、“杀人系统”、“不健康交友功能”等内容的网游。 与此同时,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则表示,网游正在一年一年地被妖魔化,这是2007年中国网游市场最糟糕的事情。史玉柱称,沉迷问题的责任不在网游本身。他表示,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任何一个玩游戏沉迷的孩子,其家庭一定不美满,即使不沉迷于网游,也必然沉迷于其他事情。而盛大网络总裁唐骏也表示,网游在中国“有一点被妖魔化”。唐骏认为,网游在中国容易导致沉迷的原因在于很多玩家的生活太单调。 那么,网游,尤其是目前中国流行的各类所谓免费网游究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还是该被严加管束的“妖魔”? 大众评判台 郝彬彬:愈加强词夺理 判断一个产业的成败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责任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网游造成的社会公害有目共睹。没有人将网游妖魔化,倒是史玉柱的言论越来越强词夺理,越来越妖魔了。 曹中铭:危害不容置疑 网游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置疑,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一些诸如防沉迷的限制措施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因此,网游是否被妖魔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网游能否为消费者带来一种健康的娱乐导向。 励俊:不能全怪运营商 不少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不争的事实。史老板也好,唐总裁也罢,站在网游企业的角度,当然都会为之辩护啦。不过青少年沉迷网游还有很多别的原因,确实不能把责任都怪在网游企业身上。 ◆沸点特稿 “妖魔化”的导演正是“史玉柱们” 刘兴亮 大度咨询副总裁 几经商海沉浮,“妖魔化”这一曾被媒体用于描述史玉柱的词,如今却被史玉柱用于描述网游,亦颇为有趣。 据我所知,网游确实是正在被妖魔化,尤其不受家长们待见,但问题是,到底谁在妖魔化网游? 史玉柱说是舆论,其论点如下: 一、孩子的沉迷问题责任不在网游本身。“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一个玩游戏沉迷的孩子,其家庭一定不美满。即使不沉迷于网游,他也必然沉迷于其他的事情。”按此逻辑,孩子们即使沉迷于赌博、沉迷于吸毒,也都不是赌博和毒品的错,因为这些孩子即使不去赌博、不去吸毒,也会沉迷于别的。真是荒谬! 二、玩网游的老板成功率比不玩网游的高。据史玉柱透露,这项研究结果是步步高的老板研究发现的。且不去研判这一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即使事实果真如此,玩网游与企业成功亦无必然联系!道理很简单,如果玩玩网游就能左右逢源,那实业家们还不早就改行了? 三、孩子沉迷网游怪家长。“如果看着我的孩子玩网游沉迷了,我觉得应该从我的角度来反省,我是否没有给他温暖?所以,我是不反对我小孩玩游戏的。”这就更荒诞了,典型的以偏概全式诡辩!在家足以呼风唤雨的小祖宗们,才是网游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家长为体现温暖而为孩子创造的物质条件,很多都被间接转化成了游戏币。 事实上,“妖魔化”的始作俑者,我认为就是“史玉柱们”。 一方面,他们极尽挑逗人性弱点之能事。理性的成年人都难以战胜的贪婪、自私、脆弱等弱点,已经与金钱、美女、权力等欲望联姻,在网游中布下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陷阱。正是“史玉柱们”扯出了市场营销的大旗,将孩子们卷进了这些陷阱。 另一方面,在玩家的人性弱点暴露无遗后,肆意践踏。譬如,某玩家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后,正为自己的等级、装备、美女等沾沾自喜时,突然发现眼前冒出一个刚出道不久的家伙,轻易地便能“秒杀”自己。逼急无奈之下,该玩家要么前功尽弃删号退出,要么只好进行更大的努力——“人民币玩家”的队伍就这样在一个受到诱导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不断壮大,网游企业的收入便有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 抓住人性的弱点发起毫不留情的攻击,这一直就是神话世界里妖魔鬼怪们最擅长的活儿。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