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面具的背后:私募基金身世解密(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10:09 21世纪经济报道
背靠大集团 在市场上活跃着另一类私募,有着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金实力,依靠信托计划,在私募领域发展迅速。 上海锡泉实业就是其中之一,和上国投的合作于2004年12月,那时候刚刚发行第一个信托计划,规模不是很大,主要是盯住上证50的一些股票,后来在2005年又发了第二只信托计划。记者了解到即便在2005年行情不是很好的情形下,锡泉实业也能够给客户带来28%的收益。 目前锡泉实业和上国投共有三个合作产品。其中两只蓝宝石系列产品“上投-E-2004”和“上投-E-2005”分别成立于2007年3月和5月,规模均为9000万元。 和一般的私募基金相似,目前资金规模的具体操作由锡泉完成,作为合作方,上国投一般收取信托产品规模的1.5%作为管理费。 上海一幢并不引人注目的小洋房内,上海邦联投资驻扎在此。 据悉,上海邦联投资成立于1998年2月,由金华信托、上市公司中的上海强生、联通国脉等共同出资,筹集1.85亿元组建的公司制投资公司,当时其投资资金由金华信托代为管理。 1999年初,国家开始整顿信托公司,徐涵江及金华信托大部分投行人员加盟上海邦联。 如今,在上海滩,邦联在资本市场上已是声名显赫。和上国投也已经合作了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邦联持续增值投资资金信托计划(E-5001)和(邦联)持续增值主题投资资金信托(E-5002)等多个资金信托计划。 近几年同样发展迅速的浙江天堂硅谷有着较强的股东背景。 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2000年11月,由浙江省政府牵头组建,专门从事高科技产业创业投资的机构,注册资本1.568亿元。 有强大的股东背景,15家法人股东组成,其中10家为上市公司。而硅谷创业最重要的创新是其管理的阳光创投基金引入了托管银行制度。 如今,这家立足于浙江的私募基金,旗下已经有7只不同类型的基金,投资范围包括PRE-IPO、并购、定向募集、新股等。 白手起家也能打天下? 相比之下,更多的私募基金是白手起家。 上海可新投资总裁高立新,十几年前从大学辞职下海,开始了私募基金生涯。 “我们在私募行业已经打拼多年,但始终稳扎稳打,借着这轮牛市,迅速地做大,应对市场的涨涨跌跌,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开始做一些新的项目。”高表示。 而在这个群体中,最为另类的非林园莫属。 作为一个广受质疑的“民间股神”,1984年林园毕业于某卫生技术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进入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做了一名医生。1989年林园开始接触股票,筹资8000元进入股市,至今号称财富已经超过20亿,至今其旗下的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跟深国投合作推出三只信托型产品。 在林园的语录中,不乏漏洞百出之处。 2006年6月11日在广州的一个由媒体和券商联合举办的交流会上,林园声称“贵州茅台最多的一天能为我赚一个多亿!但这还不是我赚得最多的股票。” 但是按照A股的涨跌停板制度,要想获得一个多亿的收益,林园持有贵州茅台的市值必须达到10亿以上,但是在2006年中报公布的结果显示,贵州茅台第一大股东基金科瑞仅持有833万股,持有的总市值不足4亿。而在此之前基金科瑞一直是贵州茅台的第一大股东,在2006年之前的报表中,贵州茅台的流通股股东中从来没有出现持有市值达10亿以上的流通股股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