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马化腾:差点收购YouTube(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4:40 环球企业家
第二步 真正让对手们侧目,或说恐惧的是,腾讯在无线及互联网增值应用上发现一座金矿之后,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2005年,马化腾感到,尽管腾讯的虚拟增值服务已经成熟,但如果只做增值服务的话,“还不够完善完美”。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与成熟,在线支付、信用卡支付等用户行为日益普遍的时候,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逐渐形成。一向长于互动娱乐体验的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未来互联网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阶段的时候,电子商务的收入将会成为一个主流。 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曾经搅乱马云“淘宝”收费产品全盘计划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至此,腾讯从一个满足用户在线娱乐功能的平台,开始向综合功能的网络应用平台转型。而马化腾赋予这个转型的内在逻辑是:“尽量考虑自己用户群的特点以及平台的整合来减少成本,提供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当有了一定门槛的优势时,电子商务也是和社区做整合;包括搜索,也是要考虑整个社区化的收缩。” 于是,一个清晰的事实日渐浮现:腾讯已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Web 2.0社区。它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注册用户群(大约相当于MySpace注册用户的3倍和Facebook的12倍),而且拥有最为丰富甚至复杂的用户行为,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联。它提供的产品和应用功能,已经超出任何一家标榜着Web2.0标签的公司。早在2005年Web 2.0概念方兴未艾之时,人们一度近乎偏执地认为,Web2.0的要义在于用户创造内容并与公众分享。而腾讯两年以来一系列变革的意义在于:人们在即时通讯、聊天室、QQ群、QQ秀和Qzone甚至电子商务、搜索与问答的发展链条中,通过属于自己的“个人属性”和关系链,已经可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率先在中国实践了Web 2.0的本质含义:人的关系与行为。而反观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即时通讯工具,MSN、Skype、雅虎通甚至Gtalk,它们并没有谁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区”。 这并不意味着探索与创新的结束。马化腾并不满足于腾讯时下的“社区”格局,在他看来,腾讯并未像他心目中的下一个创新偶像Facebook那样,形成真正的社会网络服务关系链。“QQ只是一维的关系链,我是你的好友,但我是你的什么好友?我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很多的社会关系线还没有方法进入到产品和服务里面。”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