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启明创投甘剑平:国内创投方面法律仍需完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6:04 新浪科技
![]()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合伙人甘剑平做客新浪VC人生(新浪科技配图 摄影:秀岩)
主持人:还有很多网友问很多问题,比如甘总怎么看待博客,怎么看待博客里面的口碑营销等等好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问甘总。下面我们要跟甘总聊一下他人生当中比较重大的几个人生抉择,之前在凯雷,加入凯雷之前你是在美林做投行,从投资银行到投资公司是不是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 甘剑平:相对来讲应该说是吧,可能从投行转到投资业,会更多是从事兼并、收购、LBO。现在也是我的好朋友郭先生,他现在是兰馨亚洲的合伙人,也是我在凯雷的同事,是他介绍我进凯雷的,凯雷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的两位创始人也来自于英特尔,Eric Levin 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主持人:他在凯雷集团负责亚洲创业投资基金。 甘剑平:他不幸在2002年过世了,对我个人来讲是影响非常大的事情。 主持人:加入凯雷之后,在凯雷呆了五年,这五年当中你觉得中国的风险投资大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甘剑平:总体来讲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相对来讲越来越受到全球资本的认可,尤其是在中国。尤其是在2001、2002、2003年相对比较低谷的时候,华为的任正非先生曾经说过互联网、IT的冬天来了,2002年写过一篇文章叫《华为的冬天》。相对来讲是比较低谷的时候。这段时间做投资包括基金的人实际上是非常少的,我用两只手可以数出来,2000年左右就开始做风险投资的人现在还是在做风险投资的人。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数几个。 甘剑平:如果有更多时间我可以慢慢数,私下可以慢慢数,其实并没有这么多的。尤其在2003年之后,其实携程经过这个冬天之后,是第一个去美国上市的IT企业。 主持人:当时我们说携程的时候,说携程是互联网寒冬之后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 甘剑平:2003年12月份,SARS刚刚完之后。通过这个成功案例之后,很多VC、风险投资基金都涌进了中国,从美国的硅谷或者是东岸,到以色列的,到欧洲的、日本的、韩国的,在过去的2、3年里边都进入了中国。所以,现在总体来讲人是越来越多,现在很多风险投资大会我都去的很少,因为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基金也非常多。现在如果你说是一个3亿、5亿的基金,好像并不是很大,包括本土的基金,现在已经有到10亿美元的规模了。当然它们可能会慢慢慢慢地离开早期的风险投资这个行业,而是更多做一些晚期增长性的或者是兼并和收购型的投资。 总体来讲这几年的环境,的确对创业者来讲是越来越好了,有很多钱支持他们的企业发展,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模式、好的团队,基本上都能够很快地得到资金。同时我觉得对投资来讲也是好事,因为现在的投资环境相对来讲比较透明了,对一些已经成功的创业者或者是在中国已经成功的大企业工作过的高层,他们出来创业对投资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你把钱交给一对非常有管理经验、对行业有认识的、有一定人脉资源的人,对我们来讲风险也相对降低了一些。一个是供需的关系,现在有更多钱进来了,资本的供应越来越大了。另外,团队或者是创业者的经验和能力也越来越高了,所以风险相对来讲低了。 主持人:再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大环境也更好了,资本市场的通道和退出的渠道也更多了。谈到这一点想问一下甘总的是,关于在国内退出的问题,A股上市的问题,还有人民币基金的问题,不知道启明创投有没有设立人民币基金的考虑。 甘剑平:我们在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和法律界、政府的官员们进行探讨。非常不幸的是,中国总体来讲立法的环境是相对来讲是比较滞后一点,所以很多法律法规出来并没有通过公众舆论的探讨就制定了一些法规,它的一些法律法规跟现有的所谓《公司法》或者是《中国证券法》,在很多地方是有一定矛盾的。所以,我们请教很多专家,怎么样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主持人:去解决怎么融人民币基金,到国内上市? 甘剑平:对。A股市场大家都知道,今年和去年都是非常好的,我们也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中国上市。但是过程是怎么样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所谓的人民币基金,所谓的政府支持VC投资的企业来A股上市,这都是一些号召,但是具体的一些事情还不是非常清楚。其实我更希望政府把一些障碍给排除掉,然后就让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让市场来决定该去哪里上市,该去A股上市还是该去美国上市。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还想请甘总给我们解答一个问题,以你的经验来看,因为很多人想进入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包括MBM的毕业生等等,你对他们这些想加入投资银行和风险投资领域的人有什么建议? 甘剑平:投资银行和风险投资还是有一定不同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帮助企业融资和兼并、收购的顾问,要加入投行,要学一些金融资本市场、财务的知识,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一些大企业,尤其是美资的投行,包括内资的投行,每年都招大量新的优秀毕业生,包括本科或者是MBA。 风险投资相对来讲不一样,其实一般来讲哪怕是很大的一些风险投资基金,总体的人数是相对来讲比较少的。像我们启明总共就只有14个人,其他的一些比较大的投资基金,不管是风险投资还是LBO兼并、收购,相对来讲人数都不会超过二三十人的。这样的话要想进入这些行业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先把一些其他的基础打好,不管是他们现在在哪个领域工作,把他们现在的本职岗位做好,认识一些人,多积累一些人脉关系,慢慢看有机会才能进入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有的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主持人:现在各位网友有非常多的问题想请教甘总,还有一些朋友在问甘总对垂直门户怎么看、中国的垂直门户与美国的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有些想跟甘总取得联系,甘总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告诉大家,就在启明创投的网站上有,在新浪网的风险投资栏目也有他的介绍和联系方式。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聊天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也非常感谢甘总能够在非常繁忙当中做客新浪VC人生,给我们创业者、给各位网友做深入的交流。我们希望有机会下一次甘总能够再一次做客新浪,就一些创业的话题、投资的话题,跟各位网友做一下交流,谢谢甘总。 甘剑平:谢谢。 主持人:也谢谢各位网友,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