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络时代让生活更方便还是精神迷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4:07  计世网

  [计世网消息](据<网络世界>报道)  在有些人的心中,这也许是一个永远都走不出去的迷宫。不是因为出口的方向难寻,而是与现实生活相比,这里有着太多他们所依赖的东西。

  工作狂=电邮偏执狂?

  “我可以不要纸笔,但请给我电脑;我可以没有办公桌,但网线一定不能少;如果你约我见面,没问题,但请先给我发个Mail。”

  现如今在职场工作过的人,一定都和网络与电脑打过交道。对于这其中大多人来说,每天收个上百封邮件,或者用即时通讯开个小会都已经是一件平常之事。而现在,有一群人要站出来对此说“不”了!

  10月7日,英特尔的150名工程师,宣布开始施行“零电邮日”(Zero E-mail Fridays)。在他们之间,电子邮件并没有被禁止,而是鼓励每个人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交谈来进行联系。英特尔的首席工程师Nathan Zeldes在自己的博客中说:“这样行动的目的,是让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的直接和畅快,以及更好地交流彼此的想法。”

  据了解,英特尔公司对电子邮件文化的重新认识,是由其CEO Paul Otellini对某些工程师的批评所带动的。Otellini指出一些工程师“就坐在两个隔断的位置上,宁可互发邮件,也不肯起身讲话。”

  而一些激进的人士,如知名的技术博客Jeff Nolan、Michael Arrington以及资本投资者Fred Wilson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则来得更为痛快。他们直接就宣布“电子邮件破产了”。圣地亚哥一名网站开发人员Edward O'Conner说,“我甚至没有时间决定该从哪封电子邮件开始处理。”从3年前开始,他每天都收到至少750封电邮,并且几乎都是需要回复的。他说,“我完全受不了了!”他是在一个月前宣布“电邮破产”的。

  实际上,在许多美国大公司中,“星期五零电邮日”早已经盛行起来。去年,美国PBD世界执行服务公司开始推行周五停用电子邮件的试验,四个月后公司发现,这项试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团队精神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问题解决速度加快。

  据美国调研公司The Radicati Group的调查发现,至2006年底,每位员工平均每天发送47封电子邮件。在格拉斯哥和佩斯利大学进行的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因为每天处理大量的邮件,三分之一的电子邮件用户为此感到压力。通过跟踪人们收发电子邮件的行为发现,很多人在一个小时内每隔15至30分钟就要检查一次收件箱。

  佩斯利大学讲师马里奥·海尔说:“人们以为自己检查收件箱的频率与他们实际检查的频率是不一致的,还有些人轻松对待收到的电子邮件,而另外一些人觉得每封邮件都必须马上回复。” 他认为,“零电邮日”可能特别有益于对那些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员工。

  目前,他正在跟同事一起研究为电子邮件客户提供附加软件,这样的附件可以帮助收件人制订回复邮件的时间表,并提供筛选不同信息的邮件分级系统。

  而在中国的企业中,目前似乎还没有哪个员工能够真正摆脱邮件,尽管大家一样在忍受着垃圾邮件的煎熬。在北京做外贸生意的林先生告诉记者:“我现在基本上是夜不能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电邮。即便是在家中,也老是听到办公室电脑上的那种新邮件提示的‘叮咚’的声音,而自己又很清楚,家里不可能有这种声音。”发展到后来,由于不堪忍受这种“午夜凶铃”的折磨,不得已林先生已向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但是,电子邮件服务器厂商Mirapoint业务开发部总监Allen Elliott说:“公司一味采用周末停用电子邮件并不是办法,因为周一多半都还要再补发邮件,这时间就浪费掉了。关键是,公司要教育员工正确使用与管理电子邮件。”在他看来:“把电子邮件称为某种耗竭资源的怪物,认为我们最好放弃电子邮件,这种想法忽视了现代商业社会的现实。”

  既然我们不能完全放弃电邮,那么除了适当放松、心理疏导之外,IDC的首席分析师Marsha Egan也提出了针对电子邮件使用的三点建议:不要利用电邮来回避不愉快的任务;不要马上查看新邮件,因为每次查看完新邮件之后,人们大约需要4分钟才能重新回到工作状态;对重要的邮件优先回复,即使是很困难的,而那些并不怎么要紧的邮件,完全可以缓一缓再说。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网络时代让生活更方便还是精神迷失
·网络时代让生活更方便还是精神迷失(2)
·网络时代让生活更方便还是精神迷失(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