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信息时报:阿里巴巴创200亿美元市值神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1:47 信息时报
打破中国互联网资金冻结数额等多项纪录 时报记者 陆俊 2007年11月6日,互联网史上一个值得记念的重要日子。当天,备受投资者期待的全球最大B2B公司阿里巴巴(股份代号:1688)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舞台。 随着这家B2B航母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此前一直受外界争论的“B2B能不能成为一种商务模式”也有了结果——在上市首日,阿里巴巴以30港元,较发行价涨122%的惊人表现创下多项纪录,并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首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缔造中国互联网科技股神话。 于是,全球资本开始为这家公司而疯狂…… 阿里巴巴“纪录” 11月6日港交所开盘前一小时,香港股票市场弥漫着一层恐慌杀跌气氛。在此前两个交易日,港股接连遭受重创,11月5日,香港恒指更在 “港股直通车”缓行消息影响下暴跌1526点,以点数计,创下恒指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场预测,6日港股仍将延续跌势。 也是在同一天,全球最大的B2B网站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瞩目挂牌上市。尽管备受全球资本市场看好,但港股连日的暴跌多少让关注阿里巴巴的人拧一把汗。 然而,就像阿拉伯世界里描述阿里巴巴智斗四十大盗的童话故事一样,现实中的阿里巴巴同样在整体大跌的香港主板市场上演了神话故事。 11月6日10时,港交所开盘,阿里巴巴以30港币,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的高价拉开上市序幕。小幅震荡企稳后,一路单边上冲。最后以39.5港元收盘,较发行价涨了192.59%,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王”,创下香港7年以来科技网络股神话。当日,阿里巴巴交易笔数达到14万4千多宗,输入交易系统的买卖盘为24.7万宗,两项数据都打破工商银行去年十月创造的记录。按收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约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目前股价在400美金的百度,市值约为140亿美金,腾讯约为150亿美元。而新浪、搜狐、网易、盛大、携程的市值分别为31、23、28、28、38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是三大门户和盛大、携程市值之和。 而正是阿里巴巴的出色表现为“连日阴雨”的香港股市带来一丝“提振”的阳光。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6日恒生指数一扫前两个交易日暴跌的阴霾,以1.71%的涨幅完成了全天从谷底反弹945点的惊天大逆转。 阿里巴巴的神奇表现也许是很多人所无法预料。但是,在从IPO时投资者的狂热追捧,到融资额创刷新中国互联网记录,阿里巴巴的上市神话,似乎早已注定。 10月23日,阿里巴巴开始公开招股,一夜香江纸贵。阿里巴巴创下香港股市有史以来冻结资金数额的最高纪录,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超258倍,冻结资金达4500亿港元。今年5月,百丽曾创下4438亿港元的纪录。 据有关消息称,当时阿里巴巴新股申购一手的中签率只有约6%,创历史新低,约需申购20手才可能稳获1手。而场外交易的暗盘价高达25.5元至28元,较13.5元的招股价升逾两倍。而258倍的超额认购,触发了阿里巴巴的回拨机制,公开发售的比例由原有的15%调高至25%,股数由1.29亿增加至2.15亿。 2000年,科网股TOM集团前身招股时万人空巷,掀起一阵热潮,但随着互联网泡沫爆破,科技网络股在香港股市开始进入低迷期。七年后,阿里巴巴的出现改写了历史。 与此同时,在此次全球发售过程中,阿里巴巴共发行了8.59亿股,占已发行50.5亿总股数的17%。按每股13.5港元计算,共计融资116亿港元(约15亿美元)。加上当天1.13亿股超额配股权获全部行使,融资额将达131亿港元(约16.95亿美元),接近Google纪录。 2003年8月,Google上市融资19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上市事件。而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的融资纪录,则是由腾讯在2004年创造的15.5亿港元。 阿里巴巴的上市,一跃成为全球互联网业第二大规模融资。在此次路演过程中,许多投资者表示,错过了Google不想再错过阿里巴巴。 面对阿里巴巴IPO时资本市场的狂热反应,当时就有分析师预测,更重业绩较少炒作概念的香港股市将使阿里巴巴迅速走向第一科技股的高位,并对资本市场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 神话的背后 上市首日即打破多项纪录,究竟在阿里巴巴背后,有什么力量推动其创造“中国神话”? “阿里巴巴代表中国中小企业经济,投资者买阿里巴巴就等于买中国中小企业经济,阿里巴巴上市受追捧理所当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言简意赅回答了业界关注的命题。在马云看来,投资者买的是阿里巴巴的未来,今天投资者看好阿里巴巴的股票,就是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 作为全球第一的B2B网上电子商务品牌,2004年阿里巴巴占据了全球电子商务市场39%份额,2005年达到56%,而到2006年已经占据全球电子商务市场68%份额。阿里巴巴2006年有1540万注册用户,07年同期已经达到3460万注册用户,增长率达到59.2%,其中付费用户的增长率达到了39.4%。 “虽然阿里巴巴已经占有了中国整个电子商务领域近80%的市场份额,但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相反,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阿里巴巴现在的付费客户只占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的百分之几。”按照马云及管理团队的设想,在未来5年,阿里巴巴将发展的战略方向定位在了从Meet at Alibaba到Work at Alibaba。“现在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Meet at Alibaba,解决了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下一步阿里巴巴要做的就是Work at Alibaba,解决两个链条:供应链和生态链,供应链是贸易为起点,解决商机到整个商业的完成;生态链就是会引入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型的供应商,来帮助实现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目标”。 除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外,阿里巴巴高效率的运营模式也是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原因。根据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透露,阿里巴巴是一家毛利率高达80%以上,平均年收入增长率可以达95%的企业。2005年收入达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毛利达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税前利润约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60%;2006年收入达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毛利达11.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4%,税前利润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 2007阿里巴巴全年预计净利润为6.22亿元,按未经审核的有形资产净值26.6亿港元计算,全年的报酬率达23%。相比之下,2006年,腾讯的毛利率为71%、新浪的毛利率63%,而百度的毛利率约为70%到80%。同时据年报相关数据计算,2006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包括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盛大、搜狐、携程)平均年收入增长率约为53%。 “上市只是阿里巴巴在漫长的长展历程中一个里程碑,从管理团队角度来看,我们还处在创业阶段。”尽管成功上市,但上市显然不是马云电子商务帝国梦想的终点。 “很多互联网企业诞生的第一天就是为了上市,导致其价值观以及战略体系中忽视了长远的规划,而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里似乎并没有上市的概念。”马云说,做大做强比上市更重要。 “外界看我们,是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价值观。”马云在今年年会上这么阐述阿里巴巴不断的发展壮大的支撑力。 马云指出,未来五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国家,阿里巴巴要在3年内成为全球互联网5强,10年内成为互联网3强。“这是我的梦想,更是阿里巴巴的梦想。” 相关链接 软银中国:阿里巴巴还有更大盈利空间 11月12日,亚洲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软银中国CEO薛村禾接受采访时首次透露了当年软银坚定选择马云和阿里巴巴的一些内幕。据了解,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市值近2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的股份。 对于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就成为中国首个市值近2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软银中国CEO薛村禾表示:“资本市场是很聪明的,他们已经把阿里巴巴未来的增长考虑进去了。实际上阿里巴巴现在大概有2500万用户,到现在为止,付费用户才100万,现在很多服务的收费也是最最基本的收费,阿里巴巴一直在讲,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出来。第一,付费用户现在不到1%,我觉得三五年里面,有15%、20%变成付费用户这是可以想像出来的。第二个,现在提供的是最最基本的服务,随着发展,它可以有不同的服务出来,它的收益还可以增加。如果收费用户数增长算15倍,而新业务收益增长算20倍的话,那阿里巴巴巴的收益增长就是300倍。” 软银中国合伙人华平则补充到:“另外别忘了阿里巴巴想打造的是一个世界型的企业,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其实从整体发展角度来讲,在中国实际上它占整个国民经济不到5%,但是我们看10年、20年,电子商务肯定是整个国民经济很重要的一部分,可能会占到10%,甚至是30%的份额。” 在提及马云时,薛村禾评价称,马云是性格非常饱满的人,非常有远见,如果今天不是一个世界级的领袖人物的话,他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第二,他这个人是战略家也是战术家,而且他执行力也很强的。据悉,软银第二次投资阿里巴巴的6000万美元中,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淘宝的发展中。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