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络歌曲不应一棍子打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9:19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陈丹

  时下,“网络歌曲”似乎成了垃圾音乐的代名词。近日,40名知名音乐人联名发出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这一倡议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应,饱受争议的网络歌曲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实网络歌曲本身,作为时代象征又何罪之有?面对网络歌曲的不良风气,我们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禁止恶俗的网络歌曲,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抢占网络阵地。网络歌曲并非一无是处,只要监管部门理性区分并加以有效监管,网络音乐就能健康地发展下去。

  恶俗网络歌曲“六宗罪”

  今年上半年,某网站评选出了十大恶俗网络歌曲。恶俗网络歌曲的病症被一针见血地归纳为6宗:淫言秽语、宣传色情;辱骂攻击、歪唱恶搞;矫情做作、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废话连篇;佶屈聱牙、语无伦次;哗众取宠、庸俗无聊。

  “网络歌曲如此混乱的局面,让社会上很多人士特别是一些家长非常反感,其中的一些元素明显对青少年成长不利。”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吕铀认为。知名作曲家徐沛东则表示:“恶俗网络歌曲会误导网络音乐的发展方向,更会降低流行音乐的品质。”

  网络发达的时代,在点击率,下载率这样商业性利益的诱惑下,导致一些音乐人迷失了方向,忽略了音乐这种精神产品应承载的社会功能,因此市场上的恶俗网络歌曲才不绝于耳。对待这类的网络歌曲,我们坚决予以抵制。

  网络歌曲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网络歌曲并非一无是处,网络因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容纳了大批创作者表达自己、释放自己。众多的网络歌曲中不乏一些词曲俱佳的精品,这些网络歌曲以其优美的曲调,健康向上的主题赢得了众多网民的心。因此,我们对待网络歌曲不能“一棍子打死”。

  《丁香花》这首歌曲就是2006年网络歌曲的扛鼎作品之一。音乐人敏群对其的评价是,这首网络歌曲的风格类似于校园民谣,之所以受欢迎,是作品唯美的音乐风格和深藏其中的主题打动了受众。

  中国流行音乐协会秘书长、音乐评论家金兆钧等认为,网络歌曲已成为音乐创作中的一大景象,它内容丰富,也良莠不齐,因此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区分之间的“通俗”、“低俗”、“恶俗”,对通俗的歌曲,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对于“低俗”、“恶俗”的应坚决抵制。

  简而言之,网络歌曲作为音乐形式中的新兴事物,其成长和发展总是要经历许多波折,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网络时代的特色。

  三管齐下 共同监管

  要使网络歌曲在良性的音乐环境下自我调整,走上健康的轨道,仅仅靠音乐协会的倡议是不够的,同时还要靠网络文化市场机制的改良和政策性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真正扭转网络音乐的颓势。

  首先是呼吁网络要全面监管。知名音乐人李海鹰表示,网络已经成为了数字化音乐的传播途径,我们不仅仅要对网络的不良歌曲做监管,不简单的只是监管歌曲的内容,还要管理歌曲的上传、传上去在网上待多久、下载的数量控制等等,这样才能保护消费者、歌曲创作者以及运营商等多方面的利益。他希望,创作者、服务提供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结成“大企业联合体”,共同净化网络音乐环境。

  其次是用好的作品占领网络阵地。金兆钧表示,要想解决现在网络歌曲恶俗的问题我们这些人拿出好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正确的东西往往会压过错误的东西,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把好的作品通过网络的平台传播出去,推动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

  “网络歌曲是网络音乐一部分,这个阵地必须占领。好东西多了,恶俗的自然就少了。”徐沛东说。他还表示,明年有关部门将计划举办网络歌曲大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引导网络歌曲走上正途。

  再次,需要“立法”管理,约束“越轨”行为。作曲家孟庆云认为,对网络歌曲也应当‘立法’管理。网络音乐业界人士也认为,网络作为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传播门槛比较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去传播自己创作的音乐,这就特别强调自律。另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研究出台法律法规来约束一些“越轨”的行为。

  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反映时代精神,内容新颖的优秀网络音乐一定会越来越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