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境外财经媒体纷设中文网站显现网媒优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5:22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陈晓晟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市场巨大的吸引力,使境外财经类媒体加强了对中国的报道力度。同时,为了更好地为报道服务,越来越多的境外财经媒体开设了中文网站,中文网络版已经成为其进军中国市场新的突破点。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日益显现出来的强大经济实力是境外财经媒体集体登陆中国的主要原因。 境外媒体纷设中文网站 在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集体抢滩中国,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世界级的媒体。其中尤以财经类媒体为多。虽然,这些境外媒体的中文网站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国内很多人士的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是2003年开始创建的。其特点是把每日出版的亚洲版《金融时报》翻译为中文,读者免费注册,就能阅读全文。除了刊登报纸内容外,它内容还包括对世界重大财经新闻的分析,CEO访谈,以及对管理和高科技发展趋势的报道评论,并在网上为全球中文读者提供英中对照的财经术语库。2005年,《金融时报》注册用户尚不足10万,而到今年注册用户人数就已上升至90多万。 《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于2002年1月推出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Chinese.WSJ.com,这是道·琼斯的第一个中文服务项目。推出后的6个月内,《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的订户已接近1.5万人,如今活跃订户超过4万人。早在2003年《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在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组织的“财经资讯网站人气榜”评选中,就名列第七名,成为入选10强的唯一外国媒体。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加上品牌优势,该网站已经成为中国财经界人士必浏览的网站之一。 中国经济强势崛起成主因 境外媒体集体抢滩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世界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的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中国也已成了全球范围内最“耀眼”的经济、文化市场。这个市场理所当然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偏爱”。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众对各种资讯,特别是财经资讯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也愿意接受境外媒体不同视角的报道方式。与我国的财经媒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境外媒体在财经报道方面更有权威性,因此,境外知名的财经媒体格外受国人的青睐。这些境外财经媒体的中文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攀升,这也给境外媒体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外国主流媒体通过中文网站抢滩中国市场,与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他分析道:“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财经故事正在这里发生,作为任何媒体都不可能不关注如此重要的新闻发生地。设立中文网站一个是可以直接报道中国新闻,另外也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 网络有助媒体实现全球扩张 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媒体带来一场革命,跨国界、跨文化和跨语言已经成为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外国媒体开设中文网站,有助于未来媒体实现全球扩张。 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开设网站这一渠道,传统媒体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其化全球扩张的目标。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不像报纸、杂志之类的传统媒体,它不受篇幅、字数等的限制,能够将大量信息传给需要的人。并且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网站的形式,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国外媒体业竞争激烈,市场接近饱和,发展难度大,开拓新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像著名的媒体集团——新闻集团,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兼并与扩张,拥有资产400多亿美元,年度收入超过150亿美元。经营范围美国、加拿大、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拉丁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业务遍布全球。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信息的需求量巨大,早就成为了境外媒体眼里的“香饽饽”,因此,境外媒体进军中国市场,开设中文网站是顺理成章的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