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解构盛大:N个统一如何放大彭海涛效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解构盛大“网游母体”:N个统一如何放大“彭海涛效应” 全秋梅 盛大的“18计划”与“风云基金”,让业界联想到2001年时令硅谷哗然的“Venture Lab”。 此次盛大是否会重蹈覆辙?对这些疑问,盛大总裁唐骏反驳称硅谷那些投资机构给的只是钱,没有给经验,是失败的重要原因,盛大要的更是产品,而非团队 23岁的彭海涛和33岁的廖连慎,隐藏着盛大下一波财富的密码。 现阶段,被称作“中国比尔·盖茨”的彭海涛在盛大受到的追捧,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更热,在盛大人的口中,他的出现率也许已高于盛大的掌门人陈天桥。 金山、完美时空、巨人等网络游戏企业的崛起,尤其是巨人在2006年一款“征途”成为年度最赚钱的游戏,也直接助推了其在纽交所的耀眼上市。一部“天龙八部”,则支撑搜狐股价一度上涨11.13%,最高达59.49美元。 而盛大虽然业绩不断创行业新高,但仍让业内以及投资界开始怀疑其游戏行业王者地位的巩固。 不过,盛大坚定地认为:“单个新的游戏推出,并非是网游公司下一轮胜仗的关键点所在。”业内人士则指出,未来的网游行业竞争领域将更加宽泛。 从组织架构、商业模式,再到未来盈利的核心点、最重要的增长点,盛大已经开始全面变革,已呈现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从更长远来说,它希望走过“游戏企业”,向更宽泛的领域成功上位。 “造亿万富翁运动” “十几个人,四五杆枪,一个百万用户参与的娱乐产品。”怎样成就你的亿万富翁的梦想?这是陈天桥画出的路径,彭海涛是他推出这类新富群体的标杆人物。 7月5日,盛大1亿元现金投资锦天科技,造就了彭海涛成为“平民”亿万富翁第一人的神话,引起追逐财富者的群情激涌。 “五年来,网络游戏在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民运动。不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游戏的体验者和用户,游戏也让全民成为了创意者和制造者。电影、音乐包括动漫这些传统行业高高在上的进入壁垒,在游戏界正在被轻而易举地突破。”7月11日Chinajoy高峰论坛上,陈天桥高调宣讲彭海涛的财富故事。 “锦天科技的创始人彭海涛,是一个典型的游戏全民化运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2001年的时候他还只是盛大的用户,而且还是当年《疯狂坦克》成都赛区的冠军;创业后,他的团队的产品短短一两年就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因此也就得到了盛大的认可。一个23岁的年轻人,他所拥有的成就、抱负和潜力,很可能超出我们这些第一代创业者已经拥有的辉煌。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日益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游戏全民化浪潮。”陈天桥称。 盛大正在极大推动“彭海涛效应”的最大化。“我们准备了20个亿来让20个‘平民’创业者变成亿万富翁。”陈天桥说。Chinajoy高峰论坛当日,盛大在会场外准备了四辆奔驰车,准备随时迎接下一个“彭海涛”。 盛大这20亿元所指就是其成立的“风云基金”,彭海涛就是基金孵化对象的标杆。 盛大“母体” 在奔驰专列外,陈天桥还不遗余力地推出“每月18日我听你讲故事”的口号。 “我有时候上论坛去看,看到有人羡慕彭海涛有个好爸爸,他在辍学创业的时候,给他投资了100万,让他去成立公司,一些自认为比彭海涛优秀的人才在可惜没有这样的一个好爸爸。”每个月18日,包括陈天桥在内的5位盛大决策者,会和申请者探讨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对认可的团队或者项目,会当场拍板投资或者合作。每个合作的团队,盛大会投入几百万到几千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他们的发展。 这就是今年年初正式启动的盛大“18计划”。陈天桥被认为是一个“表面平静、内心狂热”的人,他在Chinajoy的高调煽情,出乎业界的认识。 看似煽情的种种举动,盛大解释称不是一种冲动的投资行为,“从投资人、制作人、发行人到写手等环节,都已经成熟,我们走过了只有投资人的纯游戏运营商时代。”盛大副总裁李瑜喜欢用好莱坞电影流水线来比喻盛大未来生产游戏的模式。 “在Chinajoy(陈天桥)宣布之前,我们的‘18计划’已经有了两年多的试点过程。”李瑜说。从2006年7月起,每个月18日,包括陈天桥在内的5个盛大核心人物组成的“产品计划委员会”(下称“计委会”),就已悄然在启动。 李瑜是盛大“18计划”与“风云基金”重要的内容把关者之一。2005年2月,她从微软的XBOX项目毛遂自荐跳槽到盛大,“陈总打出的要做亚洲最大的测评中心的旗号,对我是最大的吸引。” 2005年年中,在李瑜的牵头下,盛大上海的测评中心成立,2007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策划中心。 10月25日,在网博会上,盛大正式推出了两个“18项目”:《鬼吹灯》、《封神演义》“这两个项目是我们的最初试点,一个运作了两年,另一个运作了两年半。其中《鬼吹灯》下一季度就可以正式进入市场。”目前,另有7个“18项目”在孵化中。 在李瑜看来,“18计划”与“风云基金”,是盛大把握十足的出击,“我们的测评中心已经远远领先。”而且,从测评中心对团队产品的筛选,到项目管理中心对项目各个节点过程的管理,再到最后的市场运营,她认为都已经形成了上下游环节的良好互动,“计委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默契,“30多次计委会(会议)下来,我们5个计委会成员基本没有产生分歧,大家的看法已经非常有共识。” 盛大的“18计划”与“风云基金”,让业界联想到2001年时令硅谷哗然的“Venture Lab”,当时有不少投资机构给一些小公司办公室、资金和资源支持,但2001年后它们都倒闭了,原因是受干预后,团队创造力减弱。而收购的公司团队往往有不少核心人士流失的状况,此前网易也曾为其所影响,此次盛大是否会重蹈覆辙? 对这些疑问,盛大总裁唐骏反驳称硅谷那些投资机构给的只是钱,没有给经验,是失败的重要原因,盛大要的更是产品,而非团队,他强调对这些项目拥有优先代理权。 “‘18计划’,一方面是支持国内的研发,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准确地说是研发投资行为。”李瑜介绍。“18计划”跟传统行业的热钱不同,除了对孵化对象钱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支持。 “从CEO到执行团队到资金保障,到研发能力,再到资源的支持,5个环节形成的投资合作链条必须是全面非常通畅的,而且必须非常坚定地让他们认识盛大平台的价值、需要平台的价值。”李瑜说。 平台背后的组织变革 “热血传奇”,是中国第一款成功运营的网络游戏,直接造就了盛大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创富神话。 “热血传奇”连续三年垄断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持续7年保持中国前三位最能赚钱的网络游戏。至今,“热血传奇”与紧随其后的“传奇世界”,还是盛大主要的利润来源。到目前为止,这两款游戏仍然保持着平均两位数的季度收入增长率。 不过,这并没有让盛大满意,“我们最想说的是我们做成了健壮的平台,而不是说我们做成了‘传奇’。”李瑜说。 盛大平台,目前包括5个统一的概念:统一的销售服务、统一的计费系统、统一的客户服务、统一的技术保障和统一的账号管理。“平台的建设,是盛大近3年的重点工作,从最初的3个统一目标到5个统一,现在已经实现N个统一。” 盛大新闻发言人诸葛辉说:“现在的N个统一,能让单个游戏运营团队规模与成本降低20%到30%。《彩虹岛》的成功,平台的介入是重要的原因。今后我们不会再强调单个游戏的成功,会强调平台的价值。” 彭海涛的风云游戏,7月1日正式接入盛大的5个统一,“到9月30日,风云游戏的收入增加了一半。”李瑜说。 “最关键的是,盛大已有一整套和投资合作项目接口的队伍、制度和流程,这套经验已经应用在和《风云》游戏的整合上。目前在投资领域中,许多人很惮于烦琐的整合过程,盛大的这套流程可以有效解决。”唐骏说。 配合平台的建设,盛大从2002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并逐步从企业各个方面启动变革,从单纯的游戏运营商向全面的互动娱乐媒体企业转变。 据唐骏介绍,盛大组织有几项重要调整:将游戏事业部逐渐单立出来;广告部门单列,还将继续推进成为独立的公司;新成立寻找“18计划”以及“风云基金”的投资部门。“过去公司以游戏项目为中心,纵向为主,每个游戏项目拥有各自的计费、服务、技术保障等环节,现在把计费、服务这些共同环节从游戏产品中抽离出来,组织结构以横向为主。” “我们下一步重点是,让平台计划做得更扎实,使得平台所带来的额外收入凸显。”唐骏说。 走过“传奇”,走过网游企业“季度性”繁荣特征,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成熟企业,这是盛大现在的重要方向。“平台”推进之后,唐骏强调盛大已经为“接口”更多优秀的游戏作好了准备。 在第五届网博会上,盛大一气展出《鬼吹灯》、《封神演义》、《纵横天下》等5款新游戏,其中好多都是“风云基金”和“18计划”的产物。“盛大的用户管理、技术保障、客户服务、市场销售系统可以很顺利地实现与这些游戏的对接,让它们在短时间内被推荐给中国最庞大的游戏用户群体,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诸葛辉表示。 从某种意义上说,盛大目前的办公区域划分也给了外界强烈的暗示。盛大现在有两个总部,一个是游戏运营总部,一个是平台支持总部,两者分开办公。前者专门负责游戏运营,后者包括了盛大全部的后台服务和支持体系,也就是盛大的“母体”,更神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盛大认为这正是其他竞争对手并不具备的部分。 廖连慎的选择 短短3个月之后,在10月25日的第五届网博会上,盛大又快速推出了另一个亿万富豪标杆——来自福州厦门的廖连慎。 “我们就是因为Chinajoy高峰论坛陈天桥的演讲,然后经过一系列测试,成为‘风云基金’的合作项目。”廖连慎说。其实早在2006年,廖连慎与盛大就有过接触,“盛大很早就开始在全国寻找好的代理产品,去年也曾经比较仔细考察过我们的产品,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合作。” 在“风云基金”申请发出后,在廖连慎看来,他们团队经过了三道坎,包括产品设计、团队以及产品安全。 三道坎后,廖连慎团队拿到了盛大测评中心C+的评级。盛大对项目的评级有A、B、C、D四级,D是不合格的,C表示过关。“拿到C+,我个人还是认为是比较好的评级了。”廖连慎说,“盛大的评分系统看起来很复杂,我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架构。不过就他们对我们所指出来的问题,我们都认同了。” “盛大指出了我们团队建设上的一些问题,最让我们惊讶的还指出产品安全上有两个漏洞。之前,我们对自己产品安全还是很自信的。”廖连慎说。不过,他最后认同了盛大的说法,并且作出了修改。 与彭海涛相同的是,廖连慎也是年轻气盛,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沉迷游戏本身的“书生”,“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争取两年后上市。” 在廖连慎看来,他们团队在产品研发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了,并不比新近上市的福州另一网游企业“网龙”差,“不过,我们产品之前还没有推出市场,我们需要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让产品在海外得到一定的认可。” “盛大的认证,看起来也会使我们能更快地接受市场认可。”不过廖连慎认为,盛大不会加速他上市的周期,他更看重的是盛大良好的政府关系、运营平台以及业内资源。 廖与盛大的合作方式,也与彭海涛不同,“盛大不是我们的收购者,只是我们的战略投资者。在产品开发、团队组建、运营方面我们都有极大的自由。” 在“18计划”或者“风云基金”,每个项目的合作方式,都会根据对方要求而不同,“但肯定不会是控股,不管合作进行到哪个环节,都给对方有足够的自由再选择,或者再寻找下一个环节的合作方,或者自行上市。”李瑜说。 如何确保合作项目不被“敲边”或者流失,以保障盛大的回报,她说这并不是盛大考虑的重点,“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对投资的团队管理的风险控制,以及产品上市后如何运作。” 虽然盛大给予“风云基金”项目足够的自由,但追求更大更长久的回报还是不可避免的想法与选择。廖连慎更像是盛大说服投资者的短期明星,“18计划”才是盛大真正的秘密武器。“风云基金”的产品,盛大只是拥有优先代理权,而被“18计划”锁定的产品,盛大拥有的是版权。 李瑜认为“18计划”就是盛大游戏生产线最重要的“脐带”,今后每年将生产两位数以上的“小树苗”,输送至N个统一的平台“母体”。 彭海涛与廖连慎都不是“18计划”的直接孵化成果,“但是,他们初步展示了盛大平台的价值。” 李瑜说。 寻找到彭海涛,意味着盛大希望对成熟研发团队的后期切入,但是盛大想要更早介入草根有创意的游戏研发团队。 盛大想要做的,是一个业内游戏开发者更为重要的“爸爸”角色。 “网游十年”专题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