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腾讯浓墨重彩描画“技术”脸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1:18 南方日报
IT 访谈 一直以来,腾讯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使用腾讯产品的用户基本上存在着比较低龄化的倾向。由于这个品牌定位,腾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瓶颈。鉴于此,从去年开始,腾讯就着手改变自身的品牌形象。最近,腾讯又投资过亿元,设立了腾讯研究院。 近日,记者与腾讯联合首席CTO熊明华进行了一番对话。 腾讯可容纳一亿人同时在线 记者:很多人认为腾讯并不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只有像谷歌这样的公司才是技术倾向明显的,对此你们怎么看? 熊明华:我肯定是不认同的。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今年7月的时候,QQ当时有个点是同时在线3000万人,这个数在全球来讲不是排第一也是排第二的。3000万人同时在线,从表面上来说只是一个用户数,实际上后面要有一个很强的技术支撑能力才能做到。 记者:很多人认为这并不难,靠钱就可以了,多买服务器多买带宽而已。 熊明华:其实不是这样。在全球,MSN是另外一个唯一能够做到同时在线3000万的即时通讯提供商,不过假如微软用100台服务器,腾讯只用了其中的1/4。什么意思呢?腾讯用了更少的服务器,实现了同样的一个技术功能,而且中国的网络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几大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做得不是很好。因此,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还可以透露个信息给你,腾讯目前的设计能力已经可以做到让一亿人同时在线了。 互联网企业最终还是拼技术 记者:在国际上,即使如谷歌一样的公司,也并没有成立自己的研究院,为什么腾讯要这么做?除了改变自身品牌形象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熊明华: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希望让大家能更好地来感受到腾讯对基础技术的一个重视度,这个重视度不是为了对外面宣传我们技术很好,也是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在将来,其实也包括现在,核心技术能力将决定一切。 记者: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这个市场环境下,不是技术好就一定能成功的,如何做好本地化才是关键。 熊明华: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十年基本上都是拷贝国外已有的,从最早网易做邮件也好,新浪做门户也好,到腾讯刚开始做即时通讯也好,其实都是国外已经做了的。这些公司,包括腾讯,在过去5年发展很好,确实也因为我们对中国用户把握非常快,本土化运营非常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点。但是要往下走的话,如果我们还在这里高枕无忧,认为还可以凭借我们对本土用户的理解的方式继续领先,这是很难的。 因为这些国外企业都已经进来了,像谷歌,它已经开始学很多本地化的东西,开始运作了。微软的MSN虽然在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做,但是据我了解,他们的搜索、广告已准备大举进入中国。这些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当它们把自己对中国市场了解的短处慢慢弥补过来之后,再来跟我们竞争,我们反而很危险了。本报记者 陈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