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共享业务增长 未来取决三大因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2:47 中国电子报
本报记者 杨庆广 随着互联网Web2.0的持续发展,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逐渐变成了网络内容的参与者、创造者。在用户创造出的大量共享内容支持下,出现了MySpace、Youtubue等一大批明星企业。在互联网Web2.0风潮的带动下,伴随着移动带宽的不断拓展,共享性业务也会成为3G网络上的重要应用方向。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基于2.5G网络推出了移动博客、相册、视频共享等典型应用,以年轻、时尚用户为主的用户群体数量也随之飞速增长。如果解决了终端、资费等瓶颈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发轫于2.5G 伴随着GSM、CDMA等2G无线网络的不断升级改造,阻碍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的数据传输带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业务的种类和开展的深度都大为增加。共享类业务得益于这一变化,在Web2.0浪潮驱动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3G门户CEO邓裕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3G门户已经推出了移动博客、相册、视频共享业务。这三类业务分别针对根据终端划分的三类不同用户群,移动博客由于主要是文本信息,对终端、网络要求低,主要面向普通客户;相册针对拥有摄像头的中端客户;视频共享则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要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支持,主要面向高端用户。其中相册业务发展非常迅猛,用户参与度非常高,最近以来用户量都成倍增长,目前每天上传的照片数量达到了两万张。” 空中网总裁杨宁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由于手机以及无线互联网本身具有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特点,空中网一直在做用户参与的共享业务。比如空中家园集合了博客、相册、论坛等内容,是空中网共享业务的代表。今年9月空中网与NBA合作推出的NBA官方中文手机网站,除了视频直播外也包括了社区、博客等Web2.0互动业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更新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空中网肯定还将继续推出更多互动新业务。” 共享类业务的特点是用户数越多,由用户创造的内容也就会越多,随之而来的就会有更多的用户由于丰富的内容而介入其中,形成良性循环。而且共享类业务由于内容都是用户自己创造,还可以避免版权方面的问题,可以让SP低成本运营。 目前共享类业务可以有视频共享、图片共享、文本共享、摄像头共享、网页共享、白板共享等多种方式。在未来,还会实现流媒体共享和Music共享。流媒体共享的方式是在两个用户的通话过程中,一个用户可以将自己终端上下载并播放的流媒体(例如一部精彩的电影)同步共享给对方用户;发送方可以进行播放、快进、暂停。Music共享则在两个用户的通话过程中,一个用户可以将自己终端上正在播放的音乐同步给对方用户共享。发送方也可以进行播放、快进、暂停。 不过虽然已推出的共享类业务种类已经很多,和互联网相比也不逊色,但是受制于网络带宽和终端显示、支持问题,用户使用体验还不够好,总体来说还处于市场导入期。 以年轻、时尚用户为主 目前在共享类业务的使用人群中,年轻、时尚用户成为主体。邓裕强表示,从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共享类业务发展的早期用户主要以30岁以下的年轻大中学生、时尚白领为主。如果以性别再次划分,目前男性用户相对较多。 杨宁也表示,共享业务的使用者以年轻、时尚人群为主。针对该类用户,空中网推出了手机拍照大赛、“粤靓女生”等活动。用户比较认同共享业务的原创和分享两个主要特征。 国外由于3G网络搭建较早,业务使用环境好,开发出的共享业务种类远远多于国内,所以适用人群范围也比国内大。比如AT&T已经在今年6月推出了基于3G的共享业务,其中包括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的应用,可以定制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由服务提供者发送到夫妻一方,再由夫妻一方发给另一方,实现共享。如果中国在有了3G网络的支持之后,共享业务的使用人群范围会得到扩大,应用领域也会得到扩张。 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周军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3G到来之后,共享业务将不仅仅应用在个人用户层面,还将会拓展到企业、行业应用等领域。比如无线视频监控可以让调度员和现场人员共享现场视频,提升事故处理效率。” 受制终端、资费、商业模式 共享类业务由于强调交互性,对数据上传速度和终端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所以在国内3G网络尚未搭建的情况下,用户使用体验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其次,共享类业务尤其是视频共享业务产生的数据流量非常巨大,在现有的资费条件下,消费者的负担还是过重。如果运营商在3G时代不调整资费策略,改变既定的运营模式,那么共享业务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在硬件方面网络传输速度在3G网络搭建以后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会改善共享业务要求较高的数据上传能力。那么在未来,终端将是共享类业务能否发展良好的重要限制条件。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黄静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共享业务对终端的要求非常高,大多数应用都需要智能手机的支持。比如相册、视频共享等多媒体共享业务,首先需要手机具有摄像头;其次由于照片、视频数据量大,需要手机具有很大的存储空间,要有大容量的存储卡存在;第三,需要手机有好的软硬件支持,对数据的大量上传、下载有优化,否则多媒体共享业务复杂的操作会很快消耗掉手机不多的电能,影响业务的开展。” 邓裕强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现在由于终端智能化不高,大约只有10%的手机能够支持共享业务,共享业务应用条件还不成熟。所以目前共享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公司对这类业务的宣传主要是以用户推广为主,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 此外,资费和运营模式也极大地影响了未来共享业务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资费问题更为突出。周军伟表示,共享类业务产生的数据流量远远超过其他增值业务。在现有的资费条件下,消费者的负担很重,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消费欲望的释放。如果运营商不改变自己的资费策略,那么共享业务的发展将会严重受阻。 现在共享业务商业模式还没有搭建完善,尚在探索之中,这对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很大。记者认为,手机共享业务是从互联网上学习而来,不妨在商业模式上也参考互联网已有的经验。首先共享业务的基础服务完全可以采取免费的形式,靠吸引的大量用户投入来争取厂商广告。其次,对于一些增强型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大的网络存储空间、独特内容浏览等可以考虑学习腾讯的方式,实行会员制,对会员收取一定的费用。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