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怀南:宝宝树没有抄袭对象 只能自己创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7:21 新浪科技
9月7日上午,宝宝树CEO王怀南做客白银时代
王怀南笑称,做亲子社区领域没有可以“抄袭”的对象,因此宝宝树只能靠自己创新。王怀南表示,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宝宝树商业模式可能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聊天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白银时代”邀请的嘉宾是宝宝树的董事长兼CEO王怀南。宝宝树是一个亲子社区,主要定位母婴的市场。宝宝树应该是今年初才开始创立的,已经得到了一些投资,其中前易趣的创始人邵亦波也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王怀南也是Google的一个高层。 今天各位网友除了可以通过电脑来访问新浪网,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先请王总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王怀南:今天首先感谢新浪的邀请。今天很碰巧,今天是一个蛮特殊的日子。刚才您讲,我们的网站是今年年初成立,2007年3月8日正式上线公测,我们是我们半年的日子,在这里向我们所有的网友,关心、关怀我们这个事业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打一个招呼。 主持人:3月8号的时候我还去了一次你那个发布会。 王怀南:没错,一个很混乱的发布会(笑)。 主持人:印象很深刻,很多小孩,场面比较混乱。 还是从比较基本的问题来问起,当初你是怎么想做这么一个网站?因为跟你之前所做的工作不太一样,大家看着有点意外。 王怀南:可以理解。但是其实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其实做宝宝树首先是一个创业,不管做什么,创业对我自己来讲,职业发展的阶段是一个蛮自然和必然的下一步。做过很多职业公司,从美国做回中国,从线下的每个公司做到线上,经历了雅虎、Google之后,觉得在中国这种形势下,经济迅猛发展,创业是一个必须的,如果你有具备实力,有血性、冲劲,创业是很好的事情。宝宝树对我来说是一个创业的事情。 第二,你刚才说选择切入点和选择这个行业。选择这个行业已经有不少报道报道过。决定的过程非常快,我和邵亦波差不多是在小半天的时间里,谈了我们所有能够想到的所有创业的点子。当然基础是我们两个人不管怎么样要合作一把。在这个基础上,想到母婴行业,主要是因为我们俩都是父亲,在我们俩之间现在有5个孩子。这5个孩子其实带来很多欢乐,也带来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当我环顾四周,特别是回国之后,觉得起码在我们周围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解决妈妈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很不够。所以,几乎是没有想太多,立即决定加入到这个行业里。 还是两层,一层是决心要创业,不管创什么业。然后决心进入母婴,是因为我们自己自身的一个观察。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你是刚刚做父亲? 王怀南:不,2005年末是老二出生,老大七岁,在美国出生,老二在北京出生。很有趣的是,你观察到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情况。 主持人:你觉得现在网上的应用不能满足你的需要。 王怀南:当然有一点点先入为主的感觉。但是因为我和邵亦波从事互联网行业,不同的角度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即使我们几个小时先入为主的概念,基本上自己有信心、有冲劲的时候,这个点子不会太偏。当然我们自己直觉是这个感觉。当然做了6个月以后,我们不断认为这个主意不但不偏,是非常正。 主持人:你刚才说一定要合作一把,你们两个为什么决定一定要合作一把? 王怀南:我自己首先决定一定要走创业这条路,因为我觉得既然人在中国,既然那时候我已经回到中国两年了,重新经过了由中国学生留学、海归、海归重新熟悉中国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必然的。在这个大环境下,创业是必须要做的。跟邵亦波的合作,我们俩是私下里很好的朋友,已经好几年了。我们都觉得中国互联网创新最近几年越来越少。我们也看到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所以,在两个人互相信心的基础上决定合作一次,我也自己觉得蛮自然的。 主持人:到现在宝宝树已经半年。 王怀南:正好半年的网站,当然合作可能比这个又再提前三个月,几乎一年了。 主持人:这个过程你能不能谈一下你现在整个一些感受,或者是遇到的一些问题? 王怀南:最大的感受是,当你切进一个人群,当你开始满足在宝宝树没有上线之前,没有满足需求的时候,这个人群给我们一个网站的回馈,给我们员工的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当我每天接触十万、十几万的妈妈上这个网站,当然这个数量还非常小,无法跟大的网站相比。我们已经觉得这个网站已经在慢慢改变不仅是爸爸、妈妈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自己的生活。 说到教训,宝宝树可以供我们直接参考或者是我说的更直白一点,直接抄袭的东西不多。所以,我们可能在一些产品的小地方拿捏上,并没有一次到位。我也不后悔,没有一次到位在一个小网站里不是坏事,我们学到了很多怎么样在基本上没有路的情况下走出一条路,基本上参考一个很大的方向,但基本上国外都没有像我们完全一样的网站,所以没有可抄袭的东西,我们自己生生去创新。很痛苦,但是我觉得很必须,中间学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教训。 主持人:之前实际上国内也有一些类似的定位,也是在母婴这个市场上。但是他们好像比较传统,或者是有些网站虽然已经放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原因是什么? 王怀南:因为宝宝树作为一个网站来说还很年轻、还很小,从公司评价公司,我尽量不去评价。但是从一个用户,我可以评价这些网站。 母婴线上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发展里,从开始起始点来讲是非常早的。在邵亦波办易趣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摇篮网。我们家生老大的时候,七年前正好是他的第一批用户,很喜欢这个网站,因为我觉得他提供给我了在摇篮出现之前完全没有的中文的内容。但却是作为一个用户,我渐渐离开了那几个平台,我渐渐地还是在使用美国的比如BabyCenter,“宝宝中心”,最近也进入中国了。我是觉得作为一个网站,一定要与时俱进,跟着你的用户一块儿前进。当用户的需求慢慢地不能被网站满足的时候,用户的选择其实非常多,可以去线下,可以去别的网站。会英文的用户可以去读英文的东西,会别的文字的东西,因为全世界都在前进,我倒觉得中国的前进速度,诚实地说比较慢。我是觉得可能办网站的感觉不是以一个快速发展的感觉来做的,可能是以办一个杂志的感觉来做的。中国的杂志业,线下的印刷业最近的发展也并不快。 所以,你要跟着老百姓,跟着技术,跟着浪潮,一轮一轮往前走。当99年中国第一轮的浪潮发生的时候,今天有很多公司都发生了巨大成功,包括今天在座的这个公司。易趣已经3易其手,这种情况下摇篮还稳当当地坐着,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网站,我仍然喜欢那个网站,我仍然觉得他们在认真做,仍然觉得非常棒。但是作为一个用户,它今天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因为它的速度进步得不快,我需要交流,已经不能很容易在摇篮上交流了。我需要知识,深得它的知识也不够了。 主持人:宝宝树跟摇篮这样的网站最大的区别,你刚才说的是交流,因为你们现在定位是交流,亲子社区,社区的概念就是一个交流的概念。 这个社区上面有很多用户交流,你们是怎么来打造这样一个社区?因为做社区实际上跟做一般的网站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你关注的是人,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怎么来真正吸引那些用户过来交流? 王怀南:很多人把我们定义在所谓web2.0。我们自己在概念上从来没有给我们自己贴过任何标签。但社区确实是宝宝树一个重要的成分,我们为什么做社区,刚才又谈回来这个网络的发展,作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定有很多困惑,一部分困惑是医学常识知识可以解决的。另外一部分困惑是医学常识无法解决的,基本上是孤独、无助的感觉,爸爸妈妈的育儿经验完全跟我不搭界的感觉,这种感觉只能通过交友来实现。其实对于一个妈妈来讲,她既需要学习知识,又需要交朋友,因为她是非常孤独的,因为她生小孩之后本身就有一个情绪低落时期,很多人离开了职业,不容易回到职场去。回到社区,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可能充分想通了。但是我看到宝宝树6个月的成长,我觉得两个因素很关键。 第一,社区切入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火花式的产品,一些爆发式让你眼睛一亮的产品,可以马上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们有几个产品,我们觉得我们的“我的宝宝树”,就是博客,博客这个概念已经被用滥了,但是我想使用过宝宝树的用户可以发现宝宝树的博客造得比较精细、比较体贴一点。就在这些非常小的地方,涓涓细流积成大海之后,会觉得宝宝树的,我们的相册是一千兆,基本上可以把小孩到上学前,一天传一千兆都可以上传上去。 最重要,除了亮点之外,一个社区最初聚集的人群很重要,你聚集的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带来的是什么文化,新浪也一样。新浪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博客,他们带来的是什么文化。宝宝树特意想营造的气氛是比较温馨甚至有点浪漫的气氛。这种温馨、浪漫的气氛,一方面是我们一定要吸收来有温馨、浪漫情结的爸爸妈妈。第二,我们自己的员工一定要在抑制跟主文化不符合的这些声音,同时把我们主打的声音做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小小的星星之火的人群来的时候他们是否对路,他们带来对路的文化我们能不能发扬。这里一半是用户,一半是我们资格要特意做。 主持人:我之前曾经跟创业WEB2.0的公司都聊过,第一批用户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会定义你公司真正发展的基调,而且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在社区里所谓的“意见领袖”,他们喜欢在里边说,在里边交流,这种人群是非常重要的,你是怎么找到这些用户的?
王怀南:刻意地去找反而会事倍功半。因为我觉得如果你用大量的,好比说在市场上面的投入,你找来的人群一般不是你要找的,钱找来的有钱的因素。我们有一些先机,我们的先机是两个人在业界里还有一些名气,大家知道这个网站。但是这些先机只是停留在你我之间IT界,IT之外妈妈根本不在乎,连这两个人是谁都不知道,易趣背后什么故事谁在意?Google背后的故事谁在意?所以,我们第一批找的人群是那些对记录孩子成长特别关心的妈妈。我们第一个活动差不多花了不到一万块钱,去年这个网站还没上线,我们就曾经寄出一个2007年个性定制的年历。这一批妈妈,我们在QQ也找过,我们在新浪的母婴频道也找过,自然聚集了一些愿意花时间把小孩的照片传进来,愿意记录成长,愿意分享。当然那个时候是跟家人分享。所以,这一批不多一万个妈妈,其实形成了我们的原动力。 从那个时候到今天,9个月过去了,那时是年底,网站还没上线。9个月的发展,自然是妈妈告诉妈妈,爸爸告诉妈妈,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家长,这个关系。等于是从原始的人衍生出来N多个别的人,但跟他都是在一两维之间的人,所以他们之间互相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主持人:现在年轻的父母都是属于在计划生育之后,是独生子女,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交流,确实是很需要这样一个社区。你们做的还确实是比较准确的决定。 王怀南:对,独生子女在抚养独生子女。 主持人:确实很需要一个社区。 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心得,像做这样的社区,你们能给这样的父母,除了交流他们的东西,还能给这些父母带来什么? 王怀南:宝宝树在上线的初期我们定位就很准,直到今天还是对的,有三条。这三条里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稍微谈一下。 第一条,记录成长。 其实因为现在工具做得已经非常方便了,我的父亲、母亲,您的父亲、母亲可能没有留下来很多我们小时候怎么样成长的点滴,因为记日记毕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 主持人:拍照片是一个很昂贵的事情。 王怀南:拍照片很昂贵,而且也很不方便,而且拍的照片,即使有,也散落在别的地方。今天宝宝树这个功能提供了博客、相册、视频,甚至动画,所有的你可以记录的手段,今天我觉得这个功能,宝宝树发挥得很淋漓尽致,很不错,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很不错。这是一大需求。 第二大需求,孤寂的70年代后期、中期出生的人,现在在孤独地抚养他们的下一代,而且下一代跟他们一样,也是独生子女。在这个中间,除了知识之外的孤独感、无助感、自己的父母是50、60年代,40、50年代生人,完全没有给他们帮过忙。这个时候宝宝树的大圈子,也就是论坛这个功能,做得我给它评一个“刚刚及格”,我们做得越来越好,但是刚刚及格,因为要人气来推,朋友越多,人气越盛还好。我对刚刚满意基本不满意。(笑) 第三个,我觉得做得不好的,回到七年前我们的起始点,回到八年前、九年前,回到摇篮的起始点,今天摇篮网仍然是在中国母婴界,从提供知识这一点上做得是最好的。我当然不太用这个网站,虽然我曾经是他的第一批粉丝,我用美国的网站“宝宝中心”,宝宝中心.cn也进来了。育儿的知识确实要解决,在今天的宝宝树上寻求育儿知识,宝宝树根本满足不了,如果是100分,只能打20分,在我们的大圈子有讨论,但是讨论不够,摇篮做得远远领先。 育儿的知识一方面是专家可以提供,一方面其实是妈妈帮助妈妈。过来的人帮助还没有过去的人,在这一点上绝对的价值不会少于专家。所以,宝宝树在这一方面,不管你是叫它2.0也好,1.0也好,其实在知识上是非常1.0。不管叫它什么,宝宝树一定要经过这一关。如果不经过这一关,三条腿的凳子其实是一个跛脚的凳子,妈妈在这里玩了一番,不希望回去说闹了半天我没学到什么东西,闹了半天我小孩发烧40度还不知道怎么样。所以宝宝树势在必行的一点,一定要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频道,这个知识频道一定要用某种形式有机地把专家的知识和群众的经验、群众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方面,记录成长我评它不错,80分。 第二,交流、交友消除寂寞评为及格,基本满意也基本不满意。 第三,完全不满意,完全不及格,就是知识。这一点摇篮做得非常好,我们需要迎头赶上去。但是我们希望赶上去的时候,不但做到今天摇篮做的,我们赶上去希望把父亲、母亲几代人聚集在我们这个民族育儿的智慧都聚集起来。说起来很容易、很伟大,做起来很难。 主持人:听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 如果做一个平台,很多人自己提供内容,你说创建育儿频道,自己提供知识,需要你们做很多工作。可能人力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很多。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王怀南:30人。 主持人:之后是不是需要扩招比较多的人? 王怀南:30人,已经是6个月内扩张了一倍。我是觉得30个人的创业公司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创业公司。就网站本身而言,我自己并没有很多的计划要马上扩张,我觉得够了。 刚才讲到宝宝树知识频道或者是宝宝树知识这个产品,非常难做。可以想像在我们的周围已经有新浪爱问这种群众帮群众的思路,百度知道类似的产品,雅虎知识堂,我都觉得还有一些在母婴群这个方面值得挖掘的东西。同时我刚才讲专家,专家要拿进来。所以,不可避免地宝宝树可能会走向一个工程师加上编辑的道路。我越做越现在明白,为什么像新浪这样大的门户网站需要有很多的点击。因为你散落在网站各处群众的珍珠确实需要编辑的眼光和判断才能把它提压出来。我们人数可能不需要扩张,但是宝宝树员工的职能构成会发生某种变化。因为我们慢慢地等于在硬性地打这种创新工程师性的产品上,同时要辅之以编辑,用编辑来做一个判断,他们把产品内容提炼出来。人不要多,但是可能在变型。 主持人:工作的模式或者是管理上需要做一些变化。 王怀南:对。 主持人:现在你们的比例是什么样?比如技术是多少人?产品或者是市场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王怀南:我们的产品加工程师,加上美工全算在一揽子里,因为是跟产品有关的。我们的目标,基本上这个人群需要宝宝树整体的员工群的50%到60%。这个比例很重要,这个比例如果下调了,我们就会迅速失去我们今天创新的能力。如果调得太高,基本上这个网站就会变成一个清一色的以机器、产品来冲击的网站。所以,基本上50%、60%,其余的人都应该是编辑、客服的人群,当然最后还有一层,当然我们今天很小,就是管理人群,我们今天基本上管理是一个非常贫瘠的管理,几个人互相召集一下开会决定了,这之下统统,要么是跟产品有关,要么是跟内容或者用户有关。 主持人:现在发展半年也不错,但应该是一个初期的阶段,之后对宝宝树有一个计划大概是什么方向?还是只是说一个社区,还是会做一些电子商务,有没有一些考虑这方面? 王怀南:我们一共有三个考虑。 第一,在宝宝树这个网站上有两点想法。第一个想法是,我没有给自己规定很多时间,但是我希望在今后的几年之内,宝宝树成为年轻家长的一个首选和不可缺少的互联网品牌。如果哪一天你也走进我们的目标用户的行列了,如果我问你,说你最近在用什么网站,不需要提示,你会说新浪,某某别的网站做搜索,因为宝宝树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和知识,这是我的一个很大的希望。这个希望底下,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永远要跟着用户去成长。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很难。因为一方面在技术型的产品上,用户不一定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所以,这方面你需要有一些灵感很足,又很知道用户需要什么的人来给你诠释。另外一方面,他们可以告诉你的,你要不断倾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户说的基本上都要听,但是用户说的不一定都对。所以,有的时候很可能出现听多了还可能被误导,因为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不代表另一部分用户的需求,看你听谁的。 谈到电子商务第二个想法,不管它叫什么,不管模式是什么样的,我今天已经听到了很多宝宝树用户的呼声。他需要把购物过程弄得更加容易一点,把导购的过程做得更加整洁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像淘宝这样的网站,虽然是一个有人气的大集市,但是这个大集市里,当你去细分市场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满足那个细分人群的需求。好比淘宝的卖家泛滥极点,如果我是一个妈妈,没有时间坐在婴儿前,还要担心粥糊掉了,或者还有喂奶的问题。我不需要有十万家卖家,我希望你给我十家,这十家可能是宝宝树认可的,你告诉我为什么相信他们等等。电子商务我认为宝宝树会认真地思考,但是我可以讲得很明确透明,我们没有思考好这个模式到底会是什么,但是我们不会做今天淘宝的这种任何人都可以来买,任何人都可以来卖,没有任何限制,所以是一个嘈杂的大集市的感觉。 我还希望宝宝树有一些线上和线下的衔接。从网站来讲,大家最近追捧的很多,像myspace、facebook,这些成功的或者是暂时成功,似乎已经成功的2.0的社区网站,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它们都有某种线下自然的人群和线下自然的行为,facebook都是学校起家,你我比如都是交大或者是航空学院,自然会把线下的友谊搬到线上,这样上来就有话说。myspace是地下音乐起家,都是喜欢地下音乐的人。宝宝树这个人群虽然界定得很准确,0到6岁孩子的父母,但是这些父母在线下有什么互相的关联?他们不认识。一个青海的妈妈跟一个北京的妈妈,当然可以因为育儿来聊,但是聊有的时候会很泛泛。因为本来不存在于对方生活里。所以,我希望宝宝树能够勇敢地走到线下,抓住某种契合点,让我们线上的友谊可以在线下继续演绎。这个过程可能是相反的,但是结合是关键的。 在商业模式上,我是想线上、线下结合,肯定能走出一些比较特殊的商业模式来。我是觉得在电子商务做得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当生态系统比较自然、比较健康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有商业模式出现。我甚至最终觉得,宝宝树这个网站,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向我们的用户收任何费用,向用户收费这个观念在互联网上已经永远过时了。但是当一个社区出现价值的时候,即使社区型的网站,今天依然有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困惑,我觉得只是暂时的,一切有价值的一定是有价值的;一切对用户有价值的,一定是有商业价值的。 主持人:对,其实现在比如有有“豆瓣”这样的网站,是通过跟“当当”、“卓越”这样的网站合作推荐。你刚才说要给父母精确的推荐,是不是这会是你们考虑的一个方向? 王怀南:我们肯定不会排除任何的方向。像豆瓣这种成为下游电子商务或者是商务供应商渠道的这种方式,我们自然会考虑。我个人的感觉,我不觉得它会成为我们的首选方式。 主持人:对,实际上说到这个,关于电子商务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因为邵亦波当初做易趣,他应该说是国内电子商务的先行者之一,在跟你谈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考虑也在电子商务里面做一些尝试? 王怀南:我们在去年,在我们所有的名单上、点子上,我们的确有电子商务的项目。但我不觉得,因为他做过易趣,我做过易拍有自然做电子商务,因为我们现在做基本上是想满足某类人群的某个需求。电子商务没有成为切入点。在母婴这个行业,电子商务或者是商务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因为商务现象,因为这个人群购买力的巨大,好比说跟大学生比,跟别的人群比,他们是购买力含金量巨大的人群,这个在根本的层次上,当然决定了我们这的价值,这个人群因为有购买力,所以当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要再考虑商务怎么样跟社区来对接。商务跟社区的对接,今天也在世界的范围内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很少好比说你在myspace、facebook找到成功的案例。1999年电子商务因为易趣的产生而产生,到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电子商务走进了一个我自己觉得蛮怪的一个怪圈。以一个完全免费的姿态,在吆喝着所有不分良莠的买家和卖家,尤其是卖家,我觉得买家都无所谓。这种情况下,这种怪圈不收费的良莠不分的怪圈,当然淘宝本身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紧迫性自己要走出去。我和邵亦波也在想,讨论很多,我们一定会仔细在这上面做一个探索,我们一定会走这条路,但是真的没有想好到底怎么走,因为这个怪圈确实非常怪。当你领军的人物或者网站陷在泥潭里的时候,这个行业是不振作的。 主持人:是,关于电子商务有很多话要说,我们还是继续谈宝宝树吧。 不久前你们得了一个大奖,叫什么十大最震撼的商业模式,美国人可能一般都比较夸张,你是怎么看的?另外还有一些媒体说babytree.com是定位于父母的facebook,国外的一些描述,给你的认可,你们怎么来看?是不是他们描述的都很准确? 王怀南:这是CNN底下的一个杂志评的,评选的过程我们并不知道,结果出来的时候自己也蛮震惊的。三方面: 第一,作为一家商业公司里的商业杂志,我是觉得美国人用的词有点夸张,英文叫“十大世界最震撼的商业模式”。它本身有商业炒作的氛围,我是这么想的。 第二,当我们非常直白地把这个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又有些误导。因为我仔细坐下来讲,连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我自己的商业模式的时候,怎么能成为世界最震撼的商业模式。我后来想其实有一个广义和狭义的解释,狭义的解释确实是商业模式。广义的解释,其实就是一个idea,是一个方向,是一个例子,是一个东西,这方面我倒觉得宝宝树不一定说当之无愧,我觉得宝宝树确实代表了一个方向,就是说宝宝树确实是在这个比较不被互联网的创业人士所关注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很多原因,我们可以探索,但是再一个不太被互联网创业人士所关注的母婴行业里,宝宝树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介入了。而这个方式的介入,在美国我们一点也没有落后,是同步的。所以,这个层次上,如果你选世界或者是非美国的创新公司,如果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宝宝树,无非最好的诠释是一个很好的可能会有希望的一个方向性的例子。所以,既不把它当成非常大的奖赏,也不把它当成一个非常不屑的小事,是那么一件处之泰然的事,咱们也不要被英文的夸张说法而误导。即使美国人没误导我们,我们在翻译的时候,翻译的质量有意无意地在舞蹈。狭义来讲是商业模式,广意来讲就是一个点子。讲到他们对我们的定义,作为一个观察的角度来定义宝宝树,我觉得定义得还是蛮准确的。虽然刚才我们讲到我们自己并没有把自己打成某种标签,我们有视频,今天也没说宝宝树是一个儿童视频网站,也没说宝宝树是一个儿童博客网站。其实你看我们很多别的小网站也在这么叫“儿童博客”什么,我们觉得我们是一个育儿平台,在这一点上跟facebook非常相似,它是不是2.0我不管,但是facebook今天成为世界上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大部分是自己演绎自己的生活,大部分内容是老百姓自己创造的,但是大家分享这个内容,点击这些内容的时候,它成为一种公共的内容。所以,在我能想到的定义里,如果你是第三方的话非常准确。但是我更倾向于中国的父母就把宝宝树想成你的朋友,我们是一个平台,你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演绎自己的生命,可以做很多事情,不拘一格,并不是一个大学生交流的地方,但是它是父母温馨的平台,我认可这个定义。所以,我开会的时候没有说咱们叫2.0facebook吧。 主持人:你们现在用户有多少? 王怀南:用户的数字和我们的流量数字我们一般不讲,一般不讲的原因是因为其实在今天中国已经没有任何的公司再讲真话了。所以,我讲假话就违背我自己的原则,我讲真话,我觉得有悖今天中国这个的前提。 我讲几个蛮有趣的数字,这些数字并没有让任何人感觉到我们有商业机密在泄露,但确实是真实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注册的用户,你已经以注册的身份回到我的网站上来,每一天差不多有40%到50%的注册用户再回来,返回率非常高。
主持人:黏性很高。 王怀南:回来点击多少页呢?差不多是点击50至70不等。 主持人:这么多页? 王怀南:这里头我们并没有做哗哗翻照片,翻番点击,出各种屏。而且我们一般来讲是能够简单、能够直白,就是简单直白。所以,在这种理念下能做到50至70页的网站是蛮欣慰的。因为表示他们有的可做,每天都回来,惦记着这个网站,这是他们的家,这是一个数字。 另外一个数字也蛮有趣的,我们4月17号,就是上线以后一个月,把我们的照片储存量扩大了十几倍,我们当时可能是一百兆,后来扩大到一千兆,当然一千兆也都是说说而已,最终我们对照片的上传绝对没有上限。因为到今天,对于用户享受网站再去上限他已经不存在了。当网站做上限是因为要收费,我们绝对永远不向用户收费。每天看着小孩的照片,有时看着看着可能也有审美疲劳,但是你猜一猜我们每天有多少照片上传? 主持人:几千张?(笑)不知道,没概念。 王怀南:我们有好几万张,每一个24小时里就有好几万张,这个照片的定义是我们筛选过,已经剔除那些内容不符合的。这些照片没有别的网站上那种很多的风景照片,没有实际的事件照片,都是家庭温馨的照片,照片的质量可能不如那些网站的高,但是是自己家庭生活的反映。你可以想想,当用户把一万张照片放在宝宝树上的时候,这个用户怎么可以离得开宝宝树呢?因为他的生命在这个网站上演绎着。 这只是指两个小数子,这两个小数字看着蛮开心。其实宝宝树愿意多花一点钱做市场,做来的用户应该可以黏得住。但是作为一个小网站,作为一个社区的文化,我们仍然是在社区的建立初期,所以不能把招揽新用户的口开得太大。这些小数子其实是衡量网站一个根本的数字,我可以讲注册用户有多少,可以讲人均PV有多少。这些一是可以炒作,二是可以用钱买来,但是真正买来的是不是喜爱你。所以,宝宝树我希望是一个一流温馨的品牌、一流温馨的网站。今天我看到的这些数字都是在方向上是对的。 主持人:而且你刚才说的这几个数字其实是让我挺震惊的。因为你想一个人每天在里面浏览60、70次,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一个社区的角度,应该是做得比较好的。 现在我想问一下邵亦波跟你们是什么样的沟通?因为他现在不在国内,平常跟你怎么沟通?他经常会提一些意见还是怎么样? 王怀南:邵亦波在公司的早期,在我们上线之前,当然我们是一块儿创始了这家公司。他当时作为天使投资人,和我一样,他拿了大头,我拿了一点小头,我们自己把这个公司作为第一批资金做起来,当然在网站没有上线之前就已经有风投投进来。当时很关键的是,上线之前,因为创业是一个很孤独的行业,当你自己觉得有一个方向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你信赖的朋友来认可。在我们那种很黑暗、很孤独的时期,他作为一个好朋友起到了一种排忧解难的角色。 真正在运作上,我觉得他有三个价值,当然他是我们公司的董事,我们公司只有2、3个董事现在。第一层价值,所有大的战略的方针,我们都是在每个礼拜,在需要的时候大家在讨论,好比昨天我们又聊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在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我们交流频繁到可以每天,有的时候会每个礼拜,最最不频繁也是一个多礼拜、两个礼拜要长谈一次。 第二个关键,也可能是宝宝树有别的小网站没有的。当你的一个创始人创造过一个中国互联网的奇迹,这个奇迹后来又因为众多原因陨落的时候,你有很多让奇迹发生的教训和经验,也有很多后来奇迹衰败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成功和失败,当你经历了一轮或者两轮的时候,邵亦波会讲在这个时候公司需要的人才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大公司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只有在守业的时候才需要等等等等。这种感觉起码没有经历的人很难有这种感觉。所以,第一层我觉得是一个作为一个决策人之一大方向的揣摩。 第二,作为一个过来人某种教练的感觉,因为我自己根本没有创过业,虽然我以前守业的感觉跟创业差不多,但是我没有做过这一行。在早期若干个月的时候我可能最没有经验,有时你点拨一下,有点窗户纸被点破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三,其实非常重要,也绝不比前两个不重要。邵亦波现在主要的角色是投资人,作为一个投资人,我觉得在这方面当然宝宝树有一些比一般的小网站稍微有一点先机,因为他的关系,因为我们自己可能本身在业界有一些信任度,我基本上在投资上没有花很多时间,如果一个小网站为了生存,12个月的时间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忙碌,拿来的投资可能跟你完全不切合,投资人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逼着你做一些不想做流氓的事都要做流氓的事了,不想炒作流量也想炒作流量了,逼着你把精力放在不应该做的地方,逼着你做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这些方面,宝宝树是非常有幸没有做这些东西。 所以邵亦波这三个角色,战略决策人,创业的某种教练,投资的这么牵线人,对宝宝树非常重要。 主持人:我去看邵亦波的博客,的确从很细节的角度给创业很具体的投资、融资建议,确实非常难得。 王怀南:他对投资和融资,可能是因为他数学的背景,他本来就在乎,他喜欢。我是一点儿都不喜欢(笑)。如果没有邵亦波,宝宝树融资肯定被我融来了不想融的钱,或者融少了、融多了,这是蛮关键的,我真的不喜欢这件事情。 主持人:对,投资人的选择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好可能对公司发展有害。 王怀南:可能完全是错误的伙伴,完全同床异梦(笑)。 主持人:之前你们拿到Matrix Partners的投资,好像规模不是特别大。 王怀南:非常小。 主持人:而且你们现在应该收入也不会很多,30个人的团队也不算很小了,长期来看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你说这可能是比较长的阶段,你们怎么建造这个阶段?或者你们现在有没有新的融资计划? 王怀南:30个人的团队不大不小,从资金的消耗来讲,我觉得还是在低端,因为说老实话,主要我们的消耗就是人力消耗,我们并没有任何带宽的消耗。 主持人:视频好像需要很多带宽。 王怀南:我们视频是以跟别人合作的方式寄托在别人那儿,所以没有带宽的消耗,那个公司的策略也蛮好的。在人上,我觉得花在延揽人才上,这点钱花得非常值。不管我们要走多少年,不会马上盈利,扭亏转正。但是在商业模式上,我是觉得我们一定要非常积极地走出一定的规模来。我之前跟很多人讲,我说宝宝树暂时没有商业模式,我觉得宝宝树或许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商业模式构架,但是我们在商业模式上的思考从第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停留过。即使是拿公益的心态做一个网站,到最后这个网站都需要盈利的,说得直白点,不盈利的网站连公益都做不好,因为没有做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并没有违背,而且相辅相成。 宝宝树我们刚才讲过,一个是线上线下的结合。第二,可能在商务方面做某种探索。第三,我希望在广告上,当然是以一个比较聪明的广告方式,我希望我们的社区在做好的前提下有一些广告的形式。在这三个情况下,我希望我在2008年会走出一些格局来。我不会要求宝宝树这家公司在明年就转亏为盈。因为一个公司到了明年上线也只是将近两年,也就是20几个月的样子。20几个月要求一个公司转亏为盈可能扼杀了这个公司真正伟大的创新。我们今天知道的雅虎,我们今天知道的Google,都是在前三四年不但没赚钱,而且很亏损。这个理念绝对是有商业价值的,在这个理念之下我们再进行非常现实的探索,我觉得2008年会是宝宝树继续推进我们的网站在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的一年,我希望2009年在我们的探索上面要形成一些比较清晰的概念。所以,对宝宝树,我们绝对没有一两年走出商业模式的困境,三四年怎么怎么样,四五年上市,我们对所有的员工没有这么想,我们自己两个人没有这么想,我们甚至不觉得上市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做这件事情是要改变这个人群的生活的。当然改变生活要有商业模式,越成功的商业越会改变生活,因为我们有更多的资源。 在融资上,因为我们第一轮融得非常少,融得少我们当时也知道,因为我们不想稀释我们自己的股份。而且在当时别人投资你的时候,这个网站我们不存在。所以,基本上投资人是在投团队和人,投中国这个大的机会,它并没有真正在投宝宝树。今天我想投资人如果心平气和地讲会说我很开心,因为我真的看到宝宝树发展很棒,我真的看到宝宝树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已经走出规模。我们两个人昨天晚上还说,以前开始的时候,是有的时候在想商业模式,我们今天不是说商业模式想不出来,而是商业模式觉得方向太多,我们是要仔细,不是两个人开小差了,说十个事可以做,做一两个事情就可以走得出来。所以,融资上不可避免我们会再去融资,但是融资的前提一定是这个网站的成长非常漂亮,一定是在商业模式上,我们要么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要么已经在这方面开始做了,在这个基础上,那是我们的时间表。 主持人: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开始。 王怀南:没有。现在完全没有人想这件事情。 主持人:回头来看你在Google的经历,包括你之前实际上在雅虎,你之前的经历对你现在来说,你现在有时回头还想吗? 王怀南:我不太刻意回头想,但是你问了这个问题我现在就想(笑)。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的职业生涯其实线上、线下各一半,跟很多人不一样的是我有很长线下的职业,我做过麦肯锡的资讯,做过美国宝洁的产品经理,这些东西说句老实话跟今天互联网实际的操作方式是大相径庭。但是那些东西其实学下来是一种冷静的判断,对数字的判断。虽然我是一个最后学文科的,我并不惧怕数字,我的思维有时会发散一些,但是我收回来的时候可以收得回来,这可能要得益于麦肯锡的训练,这方面我跟邵亦波很像,他在波士顿资讯公司做过。 宝洁其实是一个对用户最关注的公司,它有600多个品牌在全球。这些品牌好比说从吃的、穿的、用的,从尿布到呕吐以后的各种东西都有。但是后面的本质是一样的,其实教给我很多做事的方法论。 谈到雅虎和Google这段历史,一方面学会了怎么样在互联网上迅速地出击,迅速地校正自己的错误。因为宝洁那样的公司不可能迅速出击,我当年做一个品牌叫品客,品客改变一个包装需要18个月,因为确实需要18个月,要改变它的生产线,美国南方一个大公司里因为改变包装要改变整个线路。我们的改变非常容易,当然我们错误的校正也非常快。第一个学会,不管是在Google还是在雅虎,迅速出击、猛烈出击,但是迅速校正自己的错误。我在Google跟它一个产品的副总讲,他跟我讲产品一定要多上线、早上线,有时甚至一连打十枪。宝宝树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在遵循着这个原则,宝宝树每六个礼拜绝对会有一个大的产品,每三四个礼拜,绝对会有一些比较小的看得见的东西。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新产品让大家看得眼花心乱,这是坏的。当然一方面我是觉得,用户得到惊喜连连是非常好的,最好的marketing一定不是花钱,一定是产品做得非常棒,觉得宝宝树这个地方一定要去。所以我在Google和雅虎学会的是对创新的尊重,对工程师的尊重,对勇敢的多上产品、早上产品,即使产品不是完美的,有这种感觉。 第二,谈到Google,我最欣赏的一个CEO是Google现在的CEO施密特。他是一个工程学的博士,他在做Google之前曾经做过SUN的CTO,SUN在跟微软竞争输得很惨。是这种输掉以后重新不气馁,想象为什么可以赢微软。他说得很清楚,微软的基因就不在网上,一个基因不在网上的公司不管多有钱,多有真正的实力,很难去拼打。我希望宝宝树的基因是一个创新的基因,暂且不把它定义成一个工程师的基因,但是这种基因我希望是别的公司无法炮制的,即使你延揽了30、40、50个工程师,如果没有一个创新的基因,你是无法跟宝宝树这样的公司来抗衡的。 这几的点可能是我在Google、雅虎,当然我在雅虎的时间更长,学到了很多东西。雅虎最近全球都有一些困惑,雅虎的困惑恰恰是在创新的速度和力度上。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问题,聊天差不多结束了。像宝宝树这样还需要很长发展的一个过程才能真正影响更多的人,现在还是一个早先阶段。希望它能够尽快地发展得更好。今天聊天就到此结束。 王怀南:谢谢,谢谢你尽快成为我们的用户(笑)。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努力(笑)。 王怀南:再次感谢我们的用户。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