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阿里巴巴要造商务生态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11:03 ZDNet China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领先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于日前启动了香港上市程序,如果不出意外,几个月后,阿里巴巴B2B将以香港最大的科技股的身份出现在港股市场上,而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这一事件将是中国互联网进入未来商务十年的标志,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认为,这将影响中国的网络营销步伐。 8年前,几乎没人注意到中国互联网在电子商务上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阿里巴巴就在那时候悄然诞生,如今发展成占据中国B2B市场大半壁江山的电子商务网站。消息称,此次阿里巴巴B2B业务计划融资金额达10亿美元。吕伯望说:“这么高的融资额,表明阿里巴巴对中国的B2B市场有想法,将对中国电子商务有特别重大影响。” 从阿里巴巴成立初,海外业界就将其誉为和Google(搜索)、eBay(C2C)、Amzon(B2C)、Yahoo(门户)并肩的第五大互联网模式,而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普遍观点认为,阿里巴巴B2B可以说是首个原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最早的一代中国门户网站模仿的是雅虎,易趣模仿的是eBay,声名赫赫的百度模仿的是美国的Google,这些公司均在纳市圈到了可观的美元,而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则是在中国特色环境下依托众多中小企业而独立发展起来的。 上个月的美国《财富-小企业》杂志(FORTUNE Small Business)评选阿里巴巴为6家全球企业家首选的商业网站之一,称阿里巴巴为来自全球的数百万卖家和买家进行贸易配对,帮助全球商人摆脱地域和空间限制,在一个宽广辽阔的范围内寻找到合适匹配的商业伙伴。 吕伯望非常看好B2B业务在中国的生命力。“马云想到这个模式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有在做,但是阿里巴巴是全球首创的电子商务模式,并且B2B业务在中国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美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大企业带动,而中国经济增长则依靠中小企业。” 2007年前后,卫哲、崔仁辅等一系列国际高管加盟,前进中的阿里巴巴变化不断,与香港建发、德国汉诺威、科隆展会携手、将香港由财务中心变为国际全球管理的运营中心、全面进军日本市场以及与GE、宜家等大量全球巨头的签约合作……其在全球电子商务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清晰,在2005年,据估计在阿里巴巴上完成的外贸交易超过300亿美元。阿里巴巴B2B总裁卫哲认为,“阿里巴巴的目标就是转变为一个综合交易平台,凡是中小企业需要的,我们都会设法满足。”卫哲说,“我们最终设想的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而非简单的供应链概念。” 8年的时间,阿里巴巴已经从一个几十人创业队伍,发展到了一个员工多达7000余人的庞然大物。“狂妄”的马云正在向当初看来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一家全球最强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步步逼近,而这一宏大构想能否成真已然成了中国企业界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商业试验和命题之一。 马云的电子商务版图已经形成一个被称为“达摩五指”的架构,并已经将阿里巴巴未来十年、十五年,甚至更久远的发展方向清晰地勾勒出来,最形象地说这是一个以电子商务为圆心的布局。在这一布局中,阿里巴巴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淘宝是C2C平台,一些成规模的个人卖家也可以被当作微小型企业,支付宝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和高效的支付手段,阿里软件旨在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办公、财务、收订单、下订单等一系列环节,而雅虎则在帮助企业提供一个网络营销的平台,换言之,几乎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这个集合的大平台上获得服务。 2005年阿里巴巴和雅虎联盟,当时对阿里巴巴的估值即在42亿美元,投行方面相信一旦阿里巴巴上市,仅B2B公司的市值应该就会达到60亿至70亿美元,再算上淘宝和支付宝,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总体市值有望超过百亿美元。 美国投资公司SIG的分析师赵春明表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而中国互联网公司将从阿里巴巴的首次IPO中获益。而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上市将使得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在国际上被进一步高估,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将会使得更多的国外巨头看重中国市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