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17:56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技术商业沙龙

  新浪科技讯 6月22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举办DISCOVERY 100——i-world中国互联网大会2007年度特别主题活动第三场“技术商业-探寻改变业态的第一驱动力”,由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的副主任史大展主持,该活动旨在寻找中国网络新生市场力量,发现在互联网领域内的新生力量,新浪科技全程支持。

  以下为聊天实录全文:

  主持人:欢迎大家的光临。这次是“寻找中国网络新生力量”第三期的活动。

  我先介绍一下参加我们这次沙龙Discovery 100寻找中国网络新生力量自荐的一些公司。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今天下午介绍的公司,包括来自杭州的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的迅雷网络,还有来自上海的东登视讯,MSNnext公司,暴风影音等等。我们这9家公司,都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互联网模式,今天下午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产品。参加我们这次沙龙的还有中国万网、厦门书生、神州数码、北京企商在线,日立数据、铭万科技,新网,图为先科技等。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主持人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的副主任史大展

  我们下面节约时间进入我们的第一部分。第一个演讲的嘉宾是来自阿拉丁公司的胡东。请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胡东: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这次会议,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胡东。我们移动这一块,大家也了解,我们是国内最早做三维的创造者。我们今天和各位就这一块做一个介绍。我先介绍一下E都市,我们创始于2004年5月,我们公司有350人的团队。我们总部在杭州,在合肥有基地。目前在全国有超过40个大中城市有这项业务。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E都市营销总监胡东

  2005年年收入我们超过80万,06年我们业绩超过了800万,2007年我们计划超过2000万。2007年我们获得中欧ITC峰会欧盟委员会奖。

  2006年获得了中国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浙江省也是排在第二位的位置。在2005年我们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十大创新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浙江省的双软企业。

  下面我通过图片的方式,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这是我们目前最新的上海的一个图象。跟我们其他的图片不太一样。包括图片的精度、包括一些功能,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

  这是我们在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目前做了技术的研发,因为整个市场这一块,我们要根据商业化的进度,我们再做一个调整。

  这个是我们前期跟杭州市政府合作的一个项目。这个会在杭州有500块。目前已经在杭州铺了50块。这是一个网络设计的功能,我们后期会在三维的功能上做一些处理。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三维的仿真网络城市的项目。

  我们的优势是集成电子地图、电子黄页、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城市”。“E都市”以现实城市地理信息为基础,整合城市中的各种信息。

  E都市不只是对现实城市建筑形状、地理形态的仿真,而是对整个城市及其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在网络上的真实再现。E都市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在多平台上,比如说手机车载导航等等。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E都市制作的程序。我们首先会取得一个二维的图象。我们把它转化为三维城市所需的二维地图以及二维的精度,我们会派采编人员去采编图象、信息,最后建一些模型。再通过数据的编辑,最后达成我们的目的。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回应到互联网和其他的方向。

  在互联网这块,我们的应用主要是几个方向,第一个是商业的标注,第二个是本地的搜索。最后一个是网络的社区。

  大家可以看到,在商业标注里,我们在每一个城市里,我们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我们会把所有的商家汇集到这里,当浏览地图的时候,在地图的左侧,可以看到企业的照片、名称、地址都可以在这里罗列出来。同时商家有一些促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动态信息的方式可以看出来。这块跟我们传统的产业类似,每年我们要向商家收800-1000的标注的费用。

  第二个是,我们在现实中有很多的广告牌,同样在我们模拟的图象中,也可以有相应的对立的广告牌,这也是我们一个运用的内容。

  第三,是我们这边有一个本地化的搜索。我们也知道,现在都很注意本地化的搜索的项目。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本地化的搜索的品牌,我们就是把现实的商家等等,还原到地图上。比如说我要找相对的信息,比如说酒店,所有的酒店都会在我的地图中凸显出来,同时在我的右侧,我可以通过计价排名的方式,把它记录出来。这一块目前在合作的广告平台中,都是在用。

  在这里,我们是一个现实城市的方针。我们可以把网店和实店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起来。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义乌小商品城的室内的架构。每一个商家、每一个商铺,它可以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一个信息。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去之前就在网上把所有的商品和信息都浏览一遍。这时候,你就不用跑那么多家了。比如说你要装修房子,你就可以根据提前在网络上浏览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找对应的商家、企业。

  配合地图的显示的作用,我们也做了一个类似于模板的方式。你在对应的位置,也有相应的网页,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有它的公司的介绍、以及产品的样品。我们真正的交易还没有发生,目前主要是在这里面做一个信息展示,接下来我们在全国再做的话,我们后期也会把交易这块加入进来。

  最后,我们有了我们基础的地理信息和基础的企业、商铺信息,这个时候我们就一步一步的向我们的方向去发展。我们是定位于一个仿真的城市。所谓的城市,我们不仅仅是说有现实的街道建筑物,我们同时还有交易和交流。电子商务这一块,解决了交易的功能,构成了很好的交易平台。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也一样。我们可以在上面购买礼物、道具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过生日,放一些彩球和蛋糕等等,构成了一个互联网的社区的概念。这就是我们整个的介绍。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胡东先生。因为大家是做技术的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在今天两个演讲人结束以后,可以做一些提问。我们下面要请迅雷的王珊娜小姐为我们演讲。

  王珊娜: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今天好象是主要讲产品。但是这个对我来讲,已经勉为其难了。我只是公关经理,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迅雷公司的发展。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迅雷公关经理王珊娜

  迅雷公司我们创建于2003年,2003年-2004年是我们的初创期。我们这时候是自主研发出第一代机遇多媒体搜索技术的下载引擎。并申请了全球专利,获得了IDG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

  2005-2006是迅雷的成长期。推出了一些一系列的产品。公司从2005年的下半年进入了一个盈利的时期,同时也获得了更大规模的投资。

  迅雷系列产品的优越性,以及下载速度,在网络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有了1.45亿互联网用户。从而奠定了迅雷的下载霸主地位。

  2007-2008年我们自己定位是迅雷的一个成熟期。

  这个图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腾讯,这也是我们的同事,也是我们的兄弟公司。百度是以技术领先的搜索引擎来作为主要功能的。

  这张图,表现了我们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发展需求。在2004年的时候,互联网就曾经下过一个定义,未来会有网络热点热炒一定是下载引擎。共定义了三个字母,O、F、S。我们迅雷经过不断的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把搜索、发展、获得这个产品线都已经做好了。在迅雷可以轻松便捷的去实现一站式的下载和搜索。

  迅雷在2004-2007年的活跃用户数,每半年的增长率是109%,这是我们每天下载量的一个统计。这是迅雷下载文件数月负荷增长的直线图。迅雷和百度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它也是经历了一个发展期。我们迅雷也是。我们获得的用户数和百度基本上是一样的。

  我们五年来的成长轨迹在销售业绩上和百度也是有很相象的地方。迅雷在网民中的流行度,以及百度的热门搜索上也始终排在最前列。

  今年1月,我们获得了Google的投资。我们迅雷也进行了品牌化的延伸,包括很多国内外知名的媒体报道了我们。我们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互联网企业。

  下面就是我们迅雷的应用的一个简介:Google是把资讯带到您面前,我们是把产品带到您的身边。

  这个是一个下载引擎的表。我们也支持BT,而且在近期,也会推出自己的娱乐搜索。这是我们迅雷最核心的技术,不用绑定一个客户端,在线就可以实现下载。这是我们迅雷的资源聚合门户。

  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大家能够长期的帮助和支持迅雷。

  主持人:大家今天有好多做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厂商在场,有新网的在这儿,还有一些我们提供基础服务的像SWsoft也在这儿,其实你们对他们的公司也很感兴趣,你们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需求,可以提问的?有没有特别想问他们的问题?没有的话我们就进入下一个话题。我们先请MSNNext的张总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产品。

  张本伟:我是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创意的自己的一些感受。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MSNNEXT CEO 张本伟

  因为在中国现在做互联网的创业我觉得挺难的。前面的迅雷也是做了很多年才做起来的。但是我在这里,今天互联网好象是没有什么东西,前段时间美国在流行一个项目,现在在网上已经有超过100个中国版的了。但是没有一个真正高速增长的市场。

  今天我介绍两个MSN的倡议。一个是MSNnext。大家都在考虑中国市场还有哪个细分市场。我想基本上是很难的,我觉得在中国其实是面向终端人群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我觉得在中国,除了QQ以外,只有MSN这个市场还有一点希望。我们第一做的东西就是做了一个基于MSN的商务交流。需要下载一个客户端,下载完了以后,你就可以看到除了MSN好友以外,还会看到你好友的好友。这就形成了一个互动。实际上,它就是在进入MSN的平台再去构建一个网络。在中国实际上跟北美和欧洲的商务交流文化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比如说,我们到场以后,会主动的去找认识谁,而不是去主动的认识陌生人。我们习惯性的交友方式就是这样的。

  MSNnest产品的特性也是这样的,你们通过你的好友去寻找新的好友。

  所以我们构建的是一个两度的机器。也有人问说为什么不做6度的呢。我们中国人习惯性的交友方式是基于熟人来扩展人脉。还有,两度有一个好处,当你需要跟他做交易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中间人来介绍和通过中间人来交易。比方说,我们现在的产品已经基本上符合我们的预期了。我们在上面交易量最大的是找工作。前期找工作的话,可以到51job上去发一个简历。如果在MSNnest发一条求职的消息,在MSN上的好友也会看见。这个找工作就变得很简单了。你的好友可以去帮你。其实到今天为止,招完人进来的试用期的成本,我们经常发现一个人进来以后,不合适,这个时间的成本和大家付出成本的成本是很高。到今天为止,我们公司自己的招聘,我们是不去招聘会的。我发现过了黄金周期的话,我再去招一个骨干就非常的难,因为人已经相对稳定了。我们现在基本上是靠MSNNEXT去推荐。我们是基于两度的互助的服务来构建商务的应用。

  比如说我们今天参加这样的会,我们碰到一些厂家,你们有一些简单的需求,希望找到一些客户。其实我们发现参加会的成本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在会场,我们有的时候是收到几十张名片,可能我们回去一个人都不会联系。但是你在MSNNEXT上的效率会很高。我们在这个小体系里,撮合率最高的,一个是招聘,还有一个是找客户。

  我们最近又开发的一个新的功能,我们现在已经有5万多用户。我们怎么让所有的用户都收到你的信息。你通过这个,可以把你的信息发送到每一个人。原来你的圈子是以你个人为中心,你的交友的圈子是很大的。但是它还是有限的。我们有一些信息,是希望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就需要你去广播。在我们的菜单上的广播效益是不错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菜单上的真实性是很强的。我们进来的时候,这个人的所谓的诚信感是很强的。为什么说中国的诚信商务做得不好。以前我也去一些交友网站去玩儿,但后来我不去了,因为我会看到很多很多的广告,那些广告是跟我没有关系的。

  如果你想真实交往的话,你和那些人又太陌生。你如果想通过6度去延展人脉就不现实了。我们上线也有一段时间了,我相信你没有看到过那些垃圾的信息。每一个人,尤其是构建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我觉得他构建这个实体的时候,他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时候这个环境才可以快速的成长。我们MSNNEXT发展了以后,环境是很干净的。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创意是可以的。所以市场接受度是不错的。所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是可以的。下月的时候,你再上去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你要找你的帐号,由此可以看你匹配到多少人。实际上这样的话,你可以发现你自己找的人脉有多少。

  我再讲另外一个创意。大家知道MSN有一个IM模式。实际上这是一个美国做法。在中国,实际上我们去年,自己开始创业的时候,第一个项目就是这个。只不过我们没有像美国MSN一样可以做出一个小人,我们做了类似的事情。我们觉得这也是一个体验。我们觉得MSN的用户,个人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学习了MSN的模式。我相信很多人都参加了。你只要在自己的名字里加一个网址,你就有机会可以发给自己的好友。我们做了两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很多的网友的捐款。这个延展出来,我们可以跟奥委做了另外一个模式,只要你在名字里加上挑战世界冠军的话,那你每挂一天,你就会给山区的学校捐一个乒乓球,一个月有20多个人参与。我们一共捐了100多个学校,所以是这样一个活动。

  我们昨天在北大也宣布了一个新活动。大家过一段时间会发现这个活动。企业在给奥运捐献的时候,不是会直接去捐,而是各位去挂MSN,引起企业的捐献。这就是通过一个签名,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企业以前做捐助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回报的。比方说企业捐1000万,前一段时间的央视的“春暖2007”,门槛是300万。但有一些企业只出得起50万。但这个媒体都不愿意报,我们现在换的一个方式,MSN负责买单,大家可以通过好友的名字快速的传播出去。我们这个是构建了一个通过名字搭建一个公益平台的方式。

  我们现在是和公益基金,还有一些公益公司。我们这些服务的平台,也可以面向企业的活动。

  主持人:下面东登科技的运营部经理彭永亮来讲。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东登视讯运营经理彭永亮

  彭永亮:首先我声明一下,我们的公司不知名,所以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

  我们的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份,我们现在专注于手机多媒体方面的开发。我们做了一个手机多媒体的推送的平台。可以进行手机多媒体文件的下载和上传。我们的产品是3月份,平台测试和手机测试都已经完成了。我们计划在7月份进行一个大的市场推广。

  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我们有一个压缩的算盘。这是我们自己独有的。现在我们把我们的推送平台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们的多媒体的推送平台,主要是有两方面的推送。一方面是跟广告主合作,进行短小的视频广告,不超过4兆。另外是把多媒体文件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是我们的两个主要的应用。

  现在我们要介绍一下我们网络多媒体文件推送的功能图。我们把视频文件上传到我们的服务器,再通过手机的用户端推送视频。我们这个推送平台,是包括两方面的。一个是我们要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个平台,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有客户端。

  我们客户端的功能一个是可以推送4兆的文件。也可以把用户拍摄的视频直接发送到网络。另外我们这个客户端是全自动操作的。手机是一站式观看的。只是在下载的时候才接通GPS网络。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动播放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客户端兼容性很广泛。我们是在所有的机型上面,只有一个客户端。我们现在是支持三大主流的支持系统。另外,视频格式是多种的。我们针对客户端,现在主要是针对智能手机,我们主要是考虑到以后手机的发展趋势。

  现在主要是诺基亚、MOTO、还有索爱的一系列产品。

  这是我们的运用模式,这是一个视频广告投放的一个运行模式。广告主他也可以直接把广告投放到我们的平台,也可以通过广告代理商。我们现在是跟一些私人公司建立了一些战略联盟。我们根据广告的投放的意愿,比方说他希望的模式,因为手机视频广告最大的优势是精准。我们要根据广告主的要求,来选择适合他的客户群,再进行投放。

  投放完毕,用户还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进行一些反馈。

  我们本身的战略合作计划,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就是想形成一个产业链。包括内容合作商、包括运营商,我们实现统一的战略联盟。每个环节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在服务商这一块,我们会选择一个网站,我们会推送一个手机音乐。让用户可以定制他们喜欢的视频,从而实现他们的盈利。

  我们确定一些具体的合作伙伴,我们会根据合作伙伴的要求,进行定制和开发。包括我们客户端的界面,虽然我们现在做的有一些粗糙。为什么粗糙呢?我们是希望更快、更全面的推广我们的客户端。

  我所说的大致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前面又有两位已经介绍了他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今天也来了很多在基础互联网这一块的朋友,如果对他们两家的业务模式有什么样的提问可以进行了。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要进行下面一个演讲嘉宾的介绍了。下面我们请暴风影音的负责人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产品。

  何钟鼎: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暴风影音的产品经理,何钟鼎,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讨论互联网热门技术的发展。经过前面几位的介绍。我发现,坦白的说,大家做的不管是市场还是技术,都比我们要成熟许多。我在这里的提纲,也相对的简单。也没有涉及到我们的市场销售层面的策略。我们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基础介绍。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暴风影音产品经理何钟鼎

  比起刚才介绍过自己产品的几位前辈来说,暴风影音相对来说比较幸运。在我们这个产品走向前台的时候,我相信中国个人电脑的普及和整个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奔腾这样的技术,可以使用户在电脑上欣赏影音文件的时候,数字多媒体技术才发展的起来。在1991年底的时候,MPEG组织就推动第一个MPEG标准。数字影音产品开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VCD普及的时候,电脑正好进入了486时代。此时的电脑需要配备视频解压卡才可以流畅地播放VCD。

  1995年,英特尔发布奔腾PRO,主频速率达到200MHz的CPU,标志着个人电脑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但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些事情,如果说是这样的媒体模式,完全按照组织制定的模式去发展的话。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从VCD到DVD到我们市场所见到的各种的模式,到现在最新的MKV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蜂拥而出的时候,一下子世界上出现了完整的操作和模式。

  这个东西给用户直接的感受是说,我们现在的媒体视频越来越多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暴风影音这种东西出现了。在介绍暴风影音二代的时候,我有必要跟大家说一下暴风影音一代的东西。

  暴风影音一代是一个基于MPK架构的一个播放器。这个播放器的缺点就是说,当他拿到一个视频文件的时候,过滤以后需要一个解码器。如果没有相应的解码器,就会一次往下PM。如果仍旧没有办法播放,他就会走回上一个环节。同样把这个流程走完。这个过程整个走完的时候,用户就会发现,无法打开这个格式。我相信这个情况,大家是经常遇到的。我们暴风影音二代做了一项很成功的技术创新。

  我们做了一套叫MEE系统,叫做媒体专家引擎,这是媒体文件的播放解决策略。这个产品的特点是,对每个文件源进行2次分析,智能匹配最合适的播放核心和解码器。不仅是可以播,而且播放的更好,占用的系统资源会更省。

  大家可以看一下,暴风影音MEE的工作原理。这个视频来了以后,要进行一次预处理,经过了第一次分析之后,我们会进行一次选择,选择最适合该文件的播放核心。暴风影音二代里面,内置了6套播放核心。在确定了播放核心之后,我们会进行第二次的选择。在第二次选择之后,我们才会走入传统播放器的原过滤器的解码器。

  这套系统,我觉得如果大家对视频这一块不太关注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乏味。但是我们的产品给大家直接的感觉是,暴风影音二代可以更快、更好的播放视频。

  这里是我们一个产品的对照表,目前我们支持了246种格式。这个应该说是在全球的播放器市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我们这套MEE系统,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一套专家数据库,我们可以对用户不能播放的文件,在短时间内收集上来,然后在72小时之内升级一下软件,除非是文件损坏,否则的话我们可以很快的播放出来。

  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对暴风影音的界面也进行了一些全新的处理。大家在这里看到的是,相对而言比较的常规。实际上脚本换肤,可以满足用户各种换肤需求,有各种异型播放器界面的选择。

  相对于MPC一代的话,暴风影音的二代自己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播放列表。这将来会是我们产品中大做文章的一块地方。这我暂不详细介绍了。我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如果没有提问的话,下面我们请掌中科技的产品总监介绍一下。

  王征:非常不好意思,耽误了大家一点时间。因为我们想用一下外放看一下我们的网站,现在是有一点问题。今天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是掌中的总监,今天跟很多互联网的前辈认识了,包括认识了新的朋友,我很高兴。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讲讲PICA。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掌中无线产品总监王征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五个部分。包括PICA的市理念、市场、用户、产品和掌中无限公司。其实,在讲PICA使用之前,我先跟大家表述一下,PICA对未来生活的影响。首先我们认为通讯应该是随时随地随身,而不应该是电脑、电话层面的东西。你的生活也应该是三维的一个空间。我们讲三维体验的话,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就变成了两个部分。比方说我们在这聚会,这就是一个层面,另外就是我们在互联网虚拟世界里的身份,我们认为其实在这种环境之间,并没有达到一个最好、最合适的概念。因为电脑你是可以离开它的。我们希望能够营造虚拟的世界。使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转换。

  第三个我们要讲只是社交,这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沟通的过程。社交是需要跟别人分享、交流的。这是我们认为社交的意义。作为PICA来说,我们需要提供未来的一个移动社交的生活,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也是手机。

  大家知道手机是一个最终端的产品。它是最亲近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使用电脑的感觉,这种亲近的感觉,对社交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手机给人的感觉是更加真实的。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社交关系中,首先是安全的。

  总的来说,PICA对未来生活的想法,希望给您提供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的服务,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三维的人生体验。我们希望你们有更加深入的沟通分享,让你的社交活动更加的完美。同时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在手机上面最真实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移动业务的市场状况。我相信在座的对移动的市场都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我们发现现在已经有4.5亿的移动用户。其实我觉得数字大家非常非常的熟悉、非常得清楚。但我相信,有另外一件事如果说我们要进入这个市场。我们需要面临非常多的困难。这就是一个作为任何一家手机业务需要面临的门槛。

  第一个是手机终端。大家知道手机没有操作系统。现在的手机对于我们来讲,是相当于1996、2000年左右的电脑。而且手机是付费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用过手机上网的用户。它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手机上网在手机的用户里占10%。手机上网的状态相当于2000年电脑的情况。面临这么多的挑战,在这个市场中PICA应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PICA。这就是我们的PICA,我们希望能够为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用户提供一些虚拟生活以及现实和虚拟生活中的移动社交服务。我们的服务里面包括一个非常优秀的移动软件。包括语音聊天等功能在一起的。也包括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展示自我和沟通的社区。

  PICA不仅可以进行手机和手机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和互联网之间进行互动。其实PICA到现在已经运行了差不多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个产品之前,能够先了解一下PICA的典型用户。这是我们的一个PICA的用户。我们通过我们对她的观察,我们发现她喜欢交朋友,她的生活是非常非常的充实。下面是她在PICA虚拟社会中的一些生活。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电脑,看到他们生活。

  这是另一个,她是广东东莞的。也可以用手机来看她的空间。她喜欢写作,她有一部作品叫《人在边缘》。这是我们随便的找了几个出来。还有一个,他是最喜欢手机玩家的,他喜欢手机的摄影。这是他昨天晚上发进去的一个照片。他在自己家的床上拍摄的。就放在PICA里面了,另外这个照片是他和他的同学穿着博士的衣服,觉得自己很像哈利波特。

  我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这个社区活跃的程度,但是其实在这些里面,是我们的技术和优势。接下来我可以跟大家更加详细的介绍PICA的功能和产品。

  总的来讲,PICA是基于手机客户端的软件。我们提供的功能包括移动、通信,例如手机对讲。还有手机多媒体等等。你可以有自己真实的PICA秀,可以让大家知道你真实的样子。还有一些实用的资讯。接下来的环节,我可以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特殊的功能。

  因为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有了解过PICA。我们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聊天交友的多媒体移动社区。同时也是国内运行时间最长、最稳定的媒体。我们专门针对手机用户制订优秀的服务型的服务。

  同时我们在PICA上面,可以进行其他的互联网操作。同时作为一个手机产品,我们最骄傲的是,我们非常广泛的和手机型号相吻合,现在已经超过了500款。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我的手机里面装着一个PICA的产品,我拿的是一个很普通的诺基亚的手机。大家好,我现在跟一些朋友演示,我把这个语音的消息,通过手机发送给了公司和现场的朋友。我可以播放一下,我刚才发送的消息。看看它是不是在你们的手机里?我刚才好像已经听见了。

  这只是我们提供的非常少的一部分功能。你可以直接的跟你的好友发一个消息。同时我觉得你也可以进行其他的操作。除了语音之外,还可以跟其他的好友发送一些图片。屏幕上的右侧显示的是PICA的一部分功能。我这里已经收到了我的同事发送给我的消息。

  除了在人和人之间做文字、语音、图片的功能操作以外。PICA还有其他的操作。通过PICA,可以把一些内容发送到你自己的PICA空间里,大家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拍摄的感觉。你可以拍摄你的照片,发送到空间里。因为我们现在不能够上网,所以不能够跟大家演示。也就是说,我可以在现场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发送到我的空间里。

  刚才接触的是PICA一些简单的业务。我们已经有超过500款的终端。这些终端覆盖了WINDOWS等的支持平台。也支持一些私有的平台。总共的直接涉及类型已经超过了500款,那么算上其他的,应该超过了1000款以上。

  这只是部分的支持类型。大家可以看到,有诺基亚、索爱等等。

  这是PICA面向大众的一些业务,PICA是针对与IPT行业的一个技术。它的覆盖范围广泛、迅速、灵活、稳定;成本低,操作简便,多媒体传送。

  IPT产品适用的方面有邮政、中外运、中原等物流调度的公司,如果集群的调度管理,都可以使用这个。

  最后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背景。提供PICA这个公司成立于2004年的9月份,在2005年的12月份的时候,我们获得了来自IDG的投资。PICA这个产品,是我们针对移动网络和用户设计的综合即时通信软件。我们和各大主流厂商都进行了一些合作。

  这张是公司从成立开始到现在为止所经历过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比如说我们在2004年9月成立,2005年就获得了重大的投资。同时在2006年的5月,我们推出了基于移动多媒体的客户博客服务。2006年12月的时候,PICA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700万。我们还做了很多的市场推广的工作。以上是PICA的一些公司的简单介绍。

  这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最主要的厂商有MOTO、松下、联想等公司。同时我们和国内几个非常大的运营商都有很好的合作感到,包括中国移动、电信、网通等等。

  这是PICA曾经荣获的很多的奖项,包括在因特的手机多媒体终端获得了最佳移动通讯奖。

  最后这是我们曾经在媒体上的一些关注的程度,报告PICA在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东西。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原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卫小刚卫总来演讲。

  卫小刚: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原力科技的卫小刚,感谢大家关注原力P2P媒体系统。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原力科技CEO卫小刚

  作为流媒体系统,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作为P2P系统,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呢?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它和互联网方面的一些关系,以及它的应用。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传统流媒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去创建一个流媒体的时候,可能在播放的时候,会有一些卡。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天需要有一些新的技术平台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我们现有的技术平台。各个厂商以及运营商,实际上这里有很多的运营切入点。比如说流媒体、教育、娱乐等等各个行业都在接触网络媒体做各种各样的应用。这里有很多之前我们可以合作的伙伴,比如说我们现在都支持暴风影音这样的播放器等等。

  这样传统的流媒体系统,我觉得是没有办法忍受的。这也是我们现在流媒体系统的现状,所以说,P2P也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的播客(视频分享)网站,我相信国内有很多的投入。但是实际上,他们每一家的带宽的消耗都是非常高的。他们最高的统计大概在10G的带宽。一般的运营商真的是没有办法运营起来的。

  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我们需要一个P2P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P2P实际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技术,这里我着重强调P2P多媒体系统,如何作为一个商业的P2P系统,也就要说可管理的P2P系统,来应用到运营商的系统中来。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原力公司。我们公司成立于2004年,我们经历了3年的研发,通过流媒体各方面的支持,来完善、创建我们现有和管理的P2P系统,并将我们的系统完善,于2006年进行商用,现在可以普及到全球的市场。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原力公司的一个平台。这里介绍了P2P系统的直播、点播,包括P2P的客户端,我们都可以看清楚。我们可以讲这些系统应用到将来每一个家庭中的既定格上面。实际上这就构成了原力P2P流媒体系统,与格式无关,于各种内容无关的真正的传输系统。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原力P2P的点播系统。这需要很多的相关技术在里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原力P2P解决技术方面的特点。我希望大家可以从原力公司的网站上进行一下了解。我就不介绍了。

  这里希望大家简单了解一下P2P系统创新的技术核心,它是如何解决我们现在所讲到的与传统的流媒体之间的区别。

  第一个技术,是我们看电视、电影的一个点播的系统。我们用户在操作的时候,我们如何解决用户流畅的体验。这是有一系列的技术,我们通过多对多AI及以Peer服务为中心的Election选举传输模式,实现Buffer缓冲的最优管理及利用.

  第二个技术,我们可以完全做到可以支持格式,跟格式无关、我们支持尽量多的第三方的东西,来进入原力系统来。

  第三个技术,允许用户在保障下行网络条件下,拖拽时间保障在2~7s内。提供基于原力P2P系统的DRM保护。支持文本本地存储。

  这是一个投入方面的区别,传统的流媒体2000人里面,需要1G的带宽,我们P2P有了这样的系统以后,我们只有需要投入30万,这个投入的区别是10倍。我希望大家可以再交流一下。

  这是一个普通的P2P与原力P2P的区别。非常感谢大家,有兴趣的地方,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多谢。

  主持人:我们请SWsoft的专家来给我们进行介绍。

  孙淑园: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首先要感谢我们互联网协会的同事们,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探讨一下业界比较新的技术。在这里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SWsoft市场部的孙淑园。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服务器虚拟化的软件。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SWshop市场部经理孙淑园

  其实,我们起睿拓这样一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的模糊,但是我提另外一个名字,现在互联网上比较火的名字,大家就比较有印象。可以说在整个的互联网最火的这个产品,用的就是我们的软件。我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样一个软件。

  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公司。

  我们公司是美国的分公司,总部在弗吉尼亚。成立之初就开始盈利,盈利率在133%,前两年都是200%。有一点突出的是我们的虚拟化技术,我们的虚拟化技术,去年的增长率是734%,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投资商是英特尔等等,我们有600工程师团队。我们在全球有40项准专利技术,因为美国的专利周期比较长。我们在全球有超过500家的合作伙伴,包括微软等等。

  对于我们这款软件来说,也是比较受业界欢迎的软件。有人预测在2010年的时候,操作系统虚拟化的技术,会成为整个服务器虚拟化的一个主流的趋势。我们曾经获得InfoWorld2007年度技术之星等一系列的荣誉。

  目前,我们的产品部署也是非常的广泛。全球有超过17000台的服务器部署了我们虚拟化的产品,以及在全球24小时运转的服务器里超过了70万,每个月新增1000多台。包括著名的西门子等等,这里面提到的是我们的著名的企业客户。我们另外一个市场,包括向互联网提供主机服务的,全球的前25名都是用的我们的虚拟化的产品。

  今天的时间有限,有一些内容我就不详细的介绍了。

  这个是我们架构变迁以及虚拟化的过程。虚拟化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管理和技术成本的问题。它引入了最新的一层,包括现在的虚拟机也好,包括其他的虚拟技术也好,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精细的管理好这样的资源,更好的节约成本。

  虚拟化能为我们的企业带来什么都是呢?

  一方面是成本的节约,这是最显著的,它可以提供服务器的运营率。这对管理等各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一个节约。我们把它变成虚拟化的话,可以把它变成逻辑上可以管理和分配的资源,而不是像以前我们的节点是以服务器为节点,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现在可以进行逻辑化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虚拟化带来了更多的管理和安全方面的优势,使我们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提高服务保障的水平。

  刚刚说的这么多,都是对于虚拟化概念的介绍,我简单的用这个图来说明一下目前主流的虚拟化的技术方向。一般我们提到虚拟化的时候,会提到服务器虚拟化,在服务器虚拟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虚拟机,另外一个是操作系统虚拟化的技术。

  虚拟机是什么呢?虚拟机是用一个软件,形成真正的服务的环境。这个服务的特点是比较极端的。但是它有一个好处,是我虚拟了以后,我可以装任何的操作系统。

  另外一个是操作系统虚拟化的技术,它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对操作系统进行一个切割。它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完整的操作系统,对于用户来说,使用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但操作的方式不一样。

  睿拓就是采用了这样的虚拟化技术。这里面举一个例子,我们曾经在64G内存进行过一个实验。我们创建了5000多个虚拟环境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其他虚拟化技术很难比较的。一般的虚拟技术也就是十几个、几十个。我们这个达到了上千个。这里面我们为每个用户提供的是独立的服务器,它拥有自己的IP地址等等所有一系列资源。它的所有的资源是要动态管理的。我们这个资源,都可以设最小值、最大值,可以动态调整。而且允许不同的服务器之间的虚拟环境实时迁移。虽然说这里提到的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来说,是精细化自由管理的工具,但是在这个工具之上,我们还加入了很多的功能,这可以说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模式。

  刚才提到了这套虚拟化的性能是非常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获得很多物理服务器的功能。它可以支持上百个、上千个虚拟服务器,效率上提高了很多。

  在管理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优势,我们采用的操作系统虚拟化,实际上是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切割。这和虚拟机完全不一样,因为装多少个虚拟机,就需要多少个独立的系统。我们单台的服务器只需要一个虚拟系统。我们可以为所有的服务器的所有的虚拟环境都达到稳定,确保所有服务器的安全。在创建、操作的时候,也是支持定型操作,让你对服务器的管理,达到非常快的统一度,对资源的分配也会更快。你可以进行多种的切割,总之可以对服务器的资源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我们为大中型企业准备了很多的管理工具,也为客户端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工具等等。

  大家可能会问,你们这个技术,到底会应用到什么场合呢?到目前为止,企业里面部署服务器的时候,都是以应用为标准的。随着企业的增长,服务器的部署会越来越多,那各方的成本会直线上升。最后造成企业对IT设施的业务保障无法完成,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出现了虚拟技术,一方面我们是进行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我们是对服务器进行一个整合。

  服务器虚拟化最大的应用是在服务器整合和操作系统整合这一块。对于这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根本的目的。我们这方面的客户有西门子等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我们提供的虚拟化技术,为中小企业进一步更块的采用虚拟化带来了新的方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用之前的三个应用部署服务器的方式的话,那对中小企业来说,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它没有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成本。我们用了虚拟化服务之后,我们会做很成功的隔离,为企业提供完整的服务,同时降低了它IPD服务的成本。这是我们目前主要推的这一块。

  另外一方面是动态管理。它可以实时动态的去分配每一个虚拟环境、虚拟服务系统的资源。这就为一些特殊的运用提供了一些方便。比如说在线游戏,在线游戏的用户很多。当然也有非常少的时候,用了我们这个虚拟化服务以后,管理起来就会非常的方便。

  我们还为企业提供了保持业务连续性的服务,典型客户是山西农行等等。

  那商用主机托管,是我们发展的最成功的业务。

  我们这个软件的研发、测试也是搞的很好的。

  桌面管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型的企业,比如说一些IT部门,它要求每一个工程师,都有一个专业的管理界面,有一个管理知识的应用,它确保每一个工程师的桌面都是相同的。这时候我就需要一个集中的管理方式,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服务。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第四电信运营商。

  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虚拟化不光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在降低成本方面很有优势。尤其是操作系统虚拟化的技术,在这里我们对比一下在业界比较主流的技术。在同样提供1000个虚拟化的技术,我们这个成本小于100万美金。我们会比他们低3倍以上,可以说是TCO里面最低的。

  这里面说的,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后,我们虚拟化是在不断的进步的。我们的虚拟化技术,会不断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它会无处不在,而且会迅速的发展起来。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很大的考验,在全球已经有非常多的用户了。可以说是企业选择虚拟化技术的非常好的产品。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的话,您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或者可以下载一下我们的软件进行测试,来获取我们的服务。在这里面需要提一下,另外一款业界比较著名的桌面虚拟化的产品,也是唯一支持苹果的虚拟机的产品,也是我们公司的产品,欢迎大家来我们公司的网站进行访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我们现在需要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一下,下面有请我们的闫辉先生来为我们进行第二阶段的主持。

  闫辉:大家好。我做这个程序已经做了7年。我想今天这个话题,我们在聊互联网和技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包括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今天请来的企业,其实大家分别处在不同的层面,其实大家在一起说的不是一种语言。我想对我来讲比较有挑战。大家是坐在下面的,这也非常有挑战。我想把这个议题这样来做,我想请几位上来,我们来一起探讨话题。首先大家来举手,我们来选一下。我觉得咱们按这个方式来做。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CSDN执行总监闫辉

  好,我们现在请上来了三位,他们分别是MSNnest的CEO张本伟,PICA的产品总监王征,Swsoft的孙淑园。我想,今天请他们三位上来,也代表着三位不同类型的厂商。我想我第一个问题,就想问一下,你们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有技术吗?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同国外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是差很多,还是强很多,还是没有必要去比较呢?

  王征:如果说谈到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层面,给我一个感觉国外的互联网是一个技术型的互联网。我们中国的互联网,我觉得是更属于拿来主义的做法,是一种需求导向。我觉得技术是一个手段。我们最开始做的时候,是一个纯技术的公司。我们只是隐约的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做,我们才做的。

  张本伟:我觉得其实在中国是特别典型的消费市场。是一个消费利益极强,人口众多的市场。所以在中国的市场里,一定是服务型的厂商是占主流的。但技术性的厂商的后劲肯定是很足的。凡是技术好的公司,或者是在技术创新上做的比较强的公司,后劲比较大。最典型的公司就是QQ。其实他们不光是在做服务,而且是在拼技术。

  孙淑园:我觉得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我们都是分为这几步走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然后是应用、然后是学习、然后是创新。包括手机移动通讯也是,从我们最初用国外的东西,到现在我们有自己的CDMA,有这样的技术,我比较同意他刚才说,我们互联网的很多的企业都是以学习起步。后来有了自己的东西,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国内有这样一大批厂商来做这些工作。 我们的技术型厂商,一定会有新的创新的。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嘉宾讨论

  卫小刚:原力也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我们也在做国际市场。因为它是和互联网相关的软件技术,所以说今天主持人的这样一个主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互联网肯定是有技术的,而且是好的技术。而且有真正的技术厂商在帮助做这些事情。而且原力已经把这样的技术卖到日本、韩国等地了。关键的一点是,原力的技术系统,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而且经过3年时间,和我们研发了很久的国外现在最流行的技术,路数是一样的,大家最终探索到一个点。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在做技术,如果你是专注的,我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是能够在这时候达到一个和全球其他人一样的水平。

  闫辉:整个的技术平台最后会卖给别人,而且要盈利,这是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我刚才也和一些嘉宾沟通了一下,你们也要去挣钱,你们怎么看待我的技术,怎么去挣钱,这中间你们怎么考虑,你们怎么把它打通?

  王征:我觉得技术在里面,一定是给我们强大的支持。在这里面,技术是我们获取盈利的手段,也是我们达到一个大的模式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

  张本伟:我们也是两部分。我们实际上是用它作一个平台来盈利的。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重心呢?我们在中国在互联网是有一个现实的,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哪家给互联网提供技术的公司最终会上市呢。我个人看法,我觉得中国还是一个消费型的国家,所以从用户身上基于用户盈利,才会产生倍增效益。所以我们一方面是有技术,我们用技术来做一些小的收费。但一个单子有几万块钱,已经很不错了。中国是一个消费型的市场,不从用户身上赚钱,我认为是撑不下去的。

  孙淑园:其实对于盈利这样一个话题,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因为企业的目标就是盈利。对于SWsoft来说,我们实际上是为互联网提供基础服务的厂商。我们不能直接面对最终用户,我们面对的是为整个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服务商。这一块,我举一个例子,就拿我们的虚拟化的产品来说,当时我们就发现,服务商提供的虚拟主机很便宜,但不好用。很多的用户不知道服务器怎么去管理。这时候我们提供虚拟的服务器,通过点鼠标的方式,来完成对服务器的管理。所以这个服务从去年6月份推出以后,迅速的推广起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互联网服务商,很多是我们的客户,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你能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你就会盈利。包括我们的服务商在内,我们都要制订一个价格,价格要被用户认可。

  卫小刚:我觉得刚才张总意见也代表了在中国盈利发展这个现实真的是很残酷。因为我们中国是处在发展中的社会,技术型的公司,要发展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最终才能发展起来。我相信在中国的成长,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借助国际市场来在国内市场保持自己的较好的发展规模。

  闫辉:下面问这样一个话题,我想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知道,美国的互联网有一个特点,他们有很多的技术型公司,到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被其他的公司并购。但在中国,我们看到我们不愿意去收购,不知道在座的几位有什么感受?因为我知道,在座的那两位是在做手机的技术开发,不知道PICA是不是要收购他们。

互联网协会举办技术商业主题研讨会
图为会后讨论

  王征:虽说我们拿到了投资,但我们要去收购一个技术团队,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压力。PICA我们也作过一些收购小的团队。我觉得这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情况。

  张本伟:中国今天上市的公司还是很少的。在美国其实硅谷有很多的公司在创业之初,他就知道自己会被谁收购了,那是因为美国的融资环境非常好。我觉得还是跟资本本身的活跃度有关系。在中国我觉得资本的能力管理环境,导致了收购案比较少。

  第二个,在中国公司的眼里,是没有什么技术是大不了的。大家都觉得自己很牛。所以中国先拼用户,我怎么把更多的用户抓到手上,然后才是拼技术,这两个也是衔接的,但我觉得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谁能拼到用户比谁拼到收购是更重要的。中国是以用户为主导的市场,这样就导致了不会有收购案的出现。是环境导致的。

  孙淑园:我觉得对于SWsoft是有很多得成功的收购案例,SWsoft是一家中国本土的公司,是由我们CEO张自力先生带领几个人的团队做起来的。整个产品也做到了国内第一品牌这样的位置,然后就被美国SWsoft收购了,收购了以后,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我们做到了在整个互联网行业软件提供商这一块,做到了一个全球领先的位置,与成功收购的策略也是有关系的。仅仅一项就为SWsoft带来了20%以上的中国市场,我们用我们软件支撑的网站,占到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20%。

  卫小刚:现在这样一个情况,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技术可以做好,这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处于产业链的每一个端,而且认为自己能够强大到像孙悟空一样,可以72变。这与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基于这点来看,有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奇怪。基于现在资本社会的产业细分和要求分工更细化的协作型社会,我觉得需要一个真正的专业的个体,大家各专其长,来充分享受真正商业上互相合作而带来的利益。希望大家利用好这样一个模型,这样可能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更好,但这需要时间。

  闫辉: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我希望我们今天探讨互联网的技术,或者说围绕相关问题的讨论,接下来未来的几年间,请你们在座的四位用几个关健词来阐述你们的观点。

  王征:对于市场来说,非常简单就是“移动”。

  张本伟:我也认同是“移动”。

  孙淑园:我认为未来最大的市场是“SAAS”。

  卫小刚:我认为就是一个“视频世界”。

  闫辉:大家可以提问了。

  新浪代表提问:我是作为媒体来支持的。我提一个问题好了,我觉得大家说到移动,那你们之间有没有合作的业务呢?有没有这样的考虑呢?

  张本伟:我其实对PICA很熟悉的。MSN最初的时候,肯定是要注重外部的发展,毕竟是有很多的手机的服务,我觉得到今天数据费用下来之前,有很多互动类的服务,肯定是会有很多的限制的。但娱乐人群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说有很多的用户群的基数,我觉得短期我还很难做到把MSN的用户搬到移动上来。长期我觉得未来PICA能够变成中国移动上的很好的通道,我觉得这就很好了。我把这个问题传下去。我问PICA,未来如何去面对在移动市场里面这种格局呢?这种混乱的格局怎么办?比如说QQ,比如说空中。我认为未来大概就这几家会有很大的发展。

  王征:我刚才也聊了这样的事情,我觉得PICA在整个的出发点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我们希望发展自己,从现在的格局来看,这也是代表我自己的感觉。通信是没有什么娱乐的方式在里面的,QQ是在追求他跟进的程度。就像PICA出来的移动社交的构想。我认为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不要把它当一个作品来做。而且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社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的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解决沟通的问题。

  新浪代表:我觉得您这还是一个务虚的问题。QQ、空中网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产品。

  王征:我觉得今天PICA占到了很大的份额,下次的话我们还要来。其实像QQ、空中,都是我们关注的业内的伙伴。其实我们和空中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PICA关注的是社交的东西。客户端的形态,我们能够把手机现在的性能发展到最大的限度,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服务是非常非常多的。同时这样也给我们自己提出了一个困难。我们想在未来的时代,我们更相信手机的性能本身会有更好的突破。这个时候,我们客户端一定会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闫辉:我们在座的还有一些厂商,我们也请上来,一起再问几个问题。

  王征: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往下走。我其实也很关注关于做E都市的。我们作为移动也关心这一块的东西。而且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我想知道他们未来在移动方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策略?

  阿拉丁代表胡东:我们现在有几块业务,一块是互联网这一块,一个是黄页。我们觉得这块不是我们最大的发展方向,我们后期最大的盈利方式是手机这一块。我们觉得这种收费是最直接的收费。手机会使我们的形象很直观。我们也在给手机提供一些应用,我觉得用户的体验是最好的。我不仅仅知道它在哪条路上,而且我还会知道具体的情况。我觉得这是我们在手机这一块应用的比较大的一块。

  张本伟:我也问一个问题。我看了你们的模式,我的困惑是这样的。你讲了在技术上的层面。比如说现在所有的公司都在电子版上,大家都卖的很辛苦的。我看你们那里又夹杂了一些社区的模式在里面。将来你到底重心是在哪里啊?

  阿拉丁代表胡东:您刚才提的问题,是通过我们的发展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我们公司是2004年发布的第一款产品。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专注在做了。其实地图的使用频率是比较低的。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步的话,我们肯定是发展不起来。我们刚好就在2006年遇到了一个机会。这个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的比如虚拟社区、黄页等等。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又发现,我们还是要专注于地图。我们本身还是要以地图为导向的。除了地图以外,我们还是要发展其他的项目的。但如果用户光拿地图来使用的话那业务还是太小了。比如说,我们又开拓了搜房。甚至我们会有计划给所有互联网只有它里面涉及到地址定位的应用,我都给它提供地址的服务。通过他们的结合,再把我的流量提升起来。

  张本伟:我觉得地图市场两者兼顾的风险非常大。

  阿拉丁代表胡东:目前还是以地图为主,2006年的时候我作过应用。应用这个尝试不是很成功。可能也是经历了很多的方向的问题。2007年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地图。其他的方向,我们会找合作伙伴的。

  新浪代表:我想问一下关于视频这一块,你们视频是手机视频吗?

  卫小刚:不是的。

  新浪代表:它是前期投入很大的行业,你觉得它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在商业上很成熟的项目?

  卫小刚:首先,到现在中国出现视频型的上市公司,还是以用户群为多的。原力肯定是在其后的。因为今年基本上是在投钱,我相信这个钱不会白投的。但实际上很多正确的商业模式已经诞生了,而且很多人已经从中捞到了很多的好处。有一些小的网站已经尝试了这样的模式,一年的收入是10万块钱左右。他们一年的投资也是很少的。这个小的模式,是我们大家不断的投入到这个行业,这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实际上,目前E都市你们的观念真的是非常好。我觉得E都市现在是一个传统观念非常多的E都市。我建议,它可以和视频结合起来。你的概念很好,和视频结合起来以后,会成为一个新的网络模式。

  阿拉丁代表:我们现在通过一些方式做一些广告,直接和很视频结合,目前还没有。

  王征:我不知道大家把自己的功能开发出来以后,提供给第三方的合作伙伴来使用,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他们之间会分享。我想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些打算和想法。

  阿拉丁代表:我觉得地图这方面的想法,已经在2006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现在基本上是和第三方合作的。比方说,我们在地图上,不仅可以看到地图,还可以看到其他的一些东西。同时我们还给博客开辟了一个窗口。包括直接跟网站大频道的合作,这块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

  王征:我觉得这个开放是不是只对合作伙伴开放呢?

  阿拉丁代表:商业化的合作是要通过申请的。如果你跟我要有很直接的接触,我们会采用商业化的合作的方式。如果是以个人网名来参与的话,基本上是免费的。我觉得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的话,我不仅是基于我的网站,而是要给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用户来使用。这一是对我的产品的发展有好处,我觉得在互联网领域里面,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平台。这对我们自己技术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王征:我想了解一下张总的想法。

  张本伟:我们已经在用MSN的标准在做东西的。当然QQ我们一直没有做,是跟我们本身定义的用户群是不一样的。做商务用户QQ是有困难的。机器人的平台,我们是开放的。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技术包。你可以调用我们的接口,直接在你的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平台。这里已经有一家用户了,上海的一家银行给自己的用户做了一个。

  如果PICA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话,我们也可以合作的。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开放商务的窗口。比方说现在的高尔夫球、骑马等方面,如果他们有需求的话我们帮他们把客户导过去。

  孙淑园:对于这个话题,实际上我澄清一点,在座的几位,大家都针对了个人的用户,对我们来说是企业和服务商这样的用户。所以对我们的开放的标准、开放的平台,意味着更广的客户群。我们一直本着这样的观点。整个的平台是为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主机服务建立了这样的标准。我们基于这样的标准开发了一个协议。我刚才提到了说,SAAS是一个,这是一个关健词,这对个人来说是一个3G概念的实施,随着3G网络的开发,移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但对于企业来说,商务服务可能会更吸引他们。那么这些服务怎么传递到中小企业的客户那里,这需要客户的支持。我们这里只有SAAS。从90年代末期就提出要打中小企业市场。包括微软一直都在强调,但最终谁也没有真正抓住中小企业市场,为什么呢?还是一个服务、价格。如果不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就不可以。

  SAAS会带给中小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以后可能会机遇这种无线的网络提供出来,这个会给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卫小刚:我们网站7月份的时候,会开放一个新的项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和自己相关的方面。

  王征:PICA那个数字是去年年底的数字。我们现在所有的数据加起来已经很多了。也许是一个巧合。

  新浪代表:我觉得最后大家这样该交流是很好的。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大家参与我们这次活动。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