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纸质地图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纸质地图信息量的不够,查找的不便的缺点也一直困扰着我们。电子地图大大弥补了传统地图的不足,在诸多专业领域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因体积庞大,专业性强,难以造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手机地图以其人性化的设计、齐全的信息功能,便捷快速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真正变得简单起来。
根据CNNIC数据,至2006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1.23亿,而手机用户有4.26亿,将近互联网用户数的4倍。在地理信息领域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80%以上的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手机和地图的融合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据悉,目前数字地图及本地搜索服务提供商Mapabc(www.mapabc.com/)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移动的基础位置服务合作伙伴。Mapabc在电子地图服务业界具有品牌影响力,他们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手机地图业务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
以一个外地人普遍的会遇到的情况举例:某人刚来到北京,要从天安门广场去中关村找一个朋友,首先拿出手机查询了从天安门到中关村的公交线路,在西单商场中途转车的时候他想在这个地方取点钱,于是在手机上查离自己最近的ATM取款机。到了中关村,根据朋友他说的所在的位置,在手机上找到后,通过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一条步行路线清晰的展现在地图上,步行一点点路就找到了他的朋友,简单寒暄后说去哪里吃饭,还是用手机查了下周围的餐馆,并按口味、价格、满意度等评论排序后找到一家满意的餐馆。
如果没有“手机地图” 服务,那么他可能首先需要在网络上通过地图服务网站,或者到哪都得举着一张偌大的地图。如果取钱,先得想好哪里的银行最方便,或者需要找交警了;如果吃饭,还要先上网上查一下附近的餐馆,读读好评、价格等信息。而如果使用“手机地图”服务,终端随身携带,就能够让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掌握”这一切。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王鹏和张小亮身上。他们都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先来北京找工作,王鹏不出半月就找到工作了,张小亮却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问其原因,总是说北京太大,好多地方不好找,一般面试都会迟到半个小时,要不就是地名没听说过,完全搞不清该往哪个方向,地图上的也是模模糊糊的。找起来分不清到底哪是哪。的确,在北京,有时候,许多的街道公用一个地名,就算是北京人也未必分得清。最离谱的是,那次去国家展览馆的大型招聘会,张小亮转了半天,还是没有转到国展,好不容易找到的时候,到现场一看,许多合适的职位都说:已满。而北京的公交也是张小亮心中的恨,由于不清楚路线,每次都只能搭固定的那趟车来回,有时候其实有更近的路,但由于那些街道不大,地图上标注不清,他也不敢贸然去坐,怕到时候连回去的方向都找不到。
然而生活中诸如王小亮遇到的种种遭遇,同样是刚到北京得王鹏却没有经历过,原因很简单,一到北京他就办理了中国移动的手机地图的业务,该手机地图服务的使用有几种方法,都非常方便,一种是客户端,通过下载客户端软件进行使用;一种是SMS:手机发送短信。就可以获取自己的位置的文字描述和彩信地图进行浏览。另外还有WAP和WEB两种,通过手机在互联网上使用。(211.137.172.27/mobilewap/index.jsp?type=1)
也正是因为这些方便用户的服务,王鹏的工作才找得那么顺利。在王鹏的事实面前,张小亮也毫不犹豫地办理了手机地图业务。他找工作的压力就减少了一半。北京街道不再陌生,自己也不用再迷失了。
现在,手机地图开始成为都市时尚一族的新宠,工作外出办事少不了它,生活中每逢周末就是使用手机地图的高峰期,去哪休闲,去哪吃饭,朋友聚会怎么走等等问题,除了手机地图,你还有更简捷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