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评论:网络时代大众该怎么读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07:54 深圳商报
“网络时代我们该怎么读书”、“老中医谈食疗”……5月28日,经常登录新浪、搜狐、千龙等网站的网友惊奇地发现,一个崭新的栏目在这些网站同时亮相。当天,10家位于北京地区的重点网站联手推出“网上大讲堂”教育活动专区,不少网友在电脑前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网上文化“大餐”。(《人民日报》5月31日报道) 央视的百家讲坛以打造出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名家讲座而成为今年中国文化思潮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虽然围绕着于丹等一批百家讲坛的教授、学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央视的百家讲坛还是以其独特的传播资源,起到了普及中国文化,传授国学知识的重要启蒙作用。 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央视在信息的传播上拥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但平心而论,能够常年坚持看央视百家讲坛,并因此培育起对中国文化浓厚兴趣的人,还是相当的有限。相比于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普及的局限,更为普及的网络拥有着一批更为独特更为广泛的受众,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资源进行中国文化普及,自然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当笔者看到位于北京的10家重点网站联手推出“网上大讲堂”活动的消息之后,一个最为直接的感受便是,这样的活动来得恰是时候。当此中国经济转型,各种思想鱼龙混杂之际,如何利用好网络媒体这一资源,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一个良好契机,最终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这10家网站的联手出击,无疑起到了一个相当好的表率与示范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当下的中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网民,这意味着中国至少拥有1亿以上的网民群体。正如多家网站负责人表示,通过“网上大讲堂”这种形式既可以整合文化资源,又可以提升网络文化环境。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引导得当,完全可以建设成全民知识共享的大平台。 打造网络版的易中天,显然不应是10网站开创“网络大讲堂”的终极目的,而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里如何体现出网络媒体的良知、公德与影响力,才应是“网络大讲堂”的目的。网络,本来就应在弘扬中国文化、清洁网络文化的迫切要求中,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义务。 作者:□萧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