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海淀艺校学生拍摄辱师视频上传网上(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07:57  竞报
科技时代_海淀艺校学生拍摄辱师视频上传网上(图)
记者在采访被辱老师孙辛卯

科技时代_海淀艺校学生拍摄辱师视频上传网上(图)
网友围堵载有肇事学生的金杯车

  辱师耳钉男遭网友围堵

  本报记者 张硕摄影报道 在“京骂”和嘲笑中,年近七十的老师仍在持续讲课,一个戴着耳钉的男学生(以下简称“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打算摘下老师的帽子。前天凌晨,这段视频出现在了猫扑等诸多网站中,半天之内,U-UME、YOUTUBE等视频网站均进行了转载。留言者写明,该段视频转自一名就读于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学生的QQ空间。

  侮辱老师4分多钟

  在4分多钟的视频里,坐在教室一侧第一个的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视频中除了老师劝阻的声音外,还有学生们的笑骂声,在视频中,教室里约有30个左右的学生。

  网友两天回帖1700多

  在猫扑网站上,不到两天时间回帖数已达到了1700多个。“即使你不尊重知识,不尊重老师,至少也要尊重你自己。”猫扑的很多发帖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冷静的网友更多地表现了对当今职高教育的担忧,“很多职高的学习气氛很不好。这样下去社会如何接纳这个人群?”

  另一些网友则表示,施教的一方对此也有责任。“这个老师的师德也有问题啊,‘教不严,师之惰’。”“我记得我有一个老师说过,我不能把你们的思维吸引到我的课里面,就是我的无能。”

   网友校门口围堵“耳钉男”

  昨天中午12点,记者来到了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的校门前,此时校门口已经围拢了约20人,除了闻讯而来的记者,还有约10名网友。学校铁门紧闭,传达室一位自称姓袁(音)的看门人表示,学校领导授意大门不开。

  在等待中,几位网友走到了校门口,“有本事你们进来啊。”骂声则从校门内东侧的教学楼传来。几位网友当即对着教学楼大喊,希望骂人者露面,但教学楼窗口始终没有人露出头来。

  学生们拒绝采访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下午3点半左右,学校门口走出了几个学生,但学生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均表示自己不知情或没有听说。一个男孩表示,该事情确实发生在这里,视频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正在接受处理。

  金杯带走“耳钉男”

  下午4点15分左右,一辆贴着深色玻璃膜的金杯车开出了校门。十多名网友和记者围了过去,透过车的玻璃,记者看到了“耳钉男”坐在车后排的窗旁,另几位学生则捂住了脸。

  “你给我下来。”一位网友看着“耳钉男”边大喊,边用力拍着玻璃。约6名网友迅速跑到了车前,用手推住了车。几秒钟后学校的两名工作人员跑到了车前,将几名网友拉开,金杯车迅速离开。

  校长电话无人接听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学校正在对视频中的学生进行处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而校长则在校外开会。截至昨天晚上8点,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记者对话被辱老师孙辛卯

  我能原谅他们

  下午4点左右,在视频中被辱的老师走出了学校。他手拿黑色帽子,头发不足寸长,已经花白。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胸前挂着一根月票绳。

  记者:您怎么看待学生们的行为?

  孙老师:学生有点过火,但不能说学生太坏。

  记者:您在这所学校以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孙老师:这种情况没有过,就是这一节课的情况。

  记者:您的教龄有多长?

  孙老师:我已经快70了,教了40多年书。2003年我来这个学校,带着历史、地理、政治三个科目。

  记者:学校曾经表示过不愿意您向外透露这件事情吗?

  孙老师:学校从没有给我压力。我作为老师,我没有把学生教育好。

  记者:您当时听见学生的骂声了吗?

  孙老师:我没听见学生骂我。

  记者:您当时生气吗?

  孙老师:愤慨,我只是让他们坐那上课。他们认为我脑袋上有疤,所以用瓶盖弹我。

  记者:学生在事后给您道歉了吗?

  孙老师:学校已经处理了这两个学生。学生下课后就跟我道歉。

  记者:他们怎么说的?

  孙老师:老师,我们这样做不对。

  记者:您觉得他们态度诚恳吗?

  孙老师:还是诚恳的,学生毕竟是学生。

  记者:您能原谅他们吗?

  孙老师:能原谅他们。追究什么啊。学生就是学生,咱们子女犯了错误还不能饶恕吗?

  记者:您觉得他们的错误很严重吗?

  孙老师:他们还没到那么严重的一步,还没有触犯法律。

  记者:在拍摄前,您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吗?

  孙老师:我事先不知道。

  记者们尾随着老师走出约500米远。采访结束时,一个记者大喊“您是个值得尊敬的老师。”

  专家说法

  教师应掌握当前青少年心理特点

  针对近期出现的几起师生矛盾激化事件,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专家于华认为,造成目前师生关系相对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老师应该放弃“陈词”

  “现在的老师也总是爱对学生说‘笨鸟先飞’。”于华举例表示,如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则首先要承认自己是“笨鸟”。他认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应是伴随着信任和鼓励的。而如果老师一如既往地以挖苦、讽刺的话语“激励”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效果。

  因此,他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应该先掌握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变化的新情况。

  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

  于华认为,和之前生活在相对单纯社会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要面临的诱惑在增加,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增加。

  “网络的发展是必然的,但也给学生带来很大诱惑,例如

网络游戏。”于华表示,目前社会只是一味提高对学生拒绝诱惑能力的要求,但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他们,如何拒绝这种诱惑。

  因此,专家表示造成一系列师生暴力事件的背后,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过高、过多要求和不适合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如何缓解教学矛盾

  于华表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而教学应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但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依然是大众化和同质化的,不能实现因材施教。目前学校对学生的个性要求比较死板,应试化的教学也使学生间只能有分数一个评价标准。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正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标准,但在最终考试制度和用工制度上,分数和学历依然是评价指标。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教育理念和社会对学历的看法,才能有效缓解教学矛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