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程乐华:SNS将带来新一轮社会变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3:15 第一财经日报
赵何娟 四方脑、小小脚、八字眉、小豆眼、创可贴、贴鼻梁、苦命脸——“我叫张小盒,电脑是盒子、楼房是盒子、写字间是盒子,我生活在盒子里,所以我也是盒子。” 这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形象,让张小盒迅速成为近日白领上班族中流传最广的漫画形象,并在新浪、MSN、若邻网等社区上拥有无数“粉丝”。张小盒的广泛流行,代表了一种最典型的SNS传播经济模式。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者程乐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新一轮SNS浪潮也正带来新一轮的社会变革。 长尾虚拟人 张小盒的形象,来源于一群传统广告传播业创业者们的新营销实验。“没钱没女友,但有一份永远要加班的工作。”他偶尔窝囊无奈,偶尔大男子主义,可爱而普遍存在的城市上班族心理是其制胜的法宝。 程乐华结合最新的网络流行语“长尾”,将张小盒这样的形象称为“长尾虚拟人”。“长尾”类似于草根群体,代表了一个默默无闻,却有着“水滴成川”巨大力量的群体。 在程乐华看来,一旦将上述长尾的力量与虚拟人结合起来,就能把“网络自我”中的“补充网我”与“补偿网我”结合起来,实现“集体网我”。 “补充网我,更多是一个人现实角色的延伸,这种延伸的角色数量不会很多,比如ID名;而补偿网我,则完全是在不同思想下的很多不同角色。”程乐华说。 他说,补偿网我有正面补偿,也有负面补偿。例如慈善不留名是一种正面补偿;而德国一个杀人犯网上公布“谁愿意被我杀,可以来找我”,结果还真的有人去找他希望被杀,互相也不需告知对方身份,这是一种双向的负面补偿。“这也是为什么视频性爱,虚拟性爱会这么红火的基础。” 张小盒是一种典型的虚拟人,却不同于网络自我的概念,是一种“集体网我”。程乐华认为虚拟人还将有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工具还是生存 在若邻网上,张小盒以“北京公司男员工”的身份,结识了700多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白领朋友。这是Web2.0时代,“网络社区”生存空间的一次诠释。 一直以来,Web2.0的研究者们都会对SNS不温不火的发展提出各种新的设想,思考更多的在于网络从Web1.0向2.0变化过程中SNS的核心课题:即互联网功能已经从满足工具性需求,例如提供信息、搜索等,走向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生存需求”,“网络生存”上人类的行为组织方式、合作方式、生存价值等。 Web1.0时代,更多的是信息传递;Web2.0时代更多的是交流,强调互动性、相互性。随着网络思潮的出现,以及对人的关注,其中关键是博客的出现。Web2.0时代的网络核心价值是工具还是生存方式?程乐华认为,网络的发展将不由技术决定,而是人心。现在更多是人的需要和技术产生的合力,但最本源还是人的需要。 程乐华介绍,比如若邻网上大多数人都是想做事情,但不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性,先通过一种能力展现的新途径,获得一种泛泛的认可。 巩固“自我表达” 目前,张小盒已经拥有8个QQ粉丝群、网友专门为他拍摄的真人剧、定期“盒粉”见面会、MSN表情、写真贴纸、布偶、官方网站、博客……就像一个现实中的偶像派明星。 程乐华认为,虚拟人的发展将带来经济行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当虚拟人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一个品牌了。 在程乐华看来,未来会有更多依赖虚拟经济存在的人,而不只是张小盒等。相比“腾讯拍拍”等传统虚拟货币经济行为,程乐华说,虚拟人和人造世界,有别于现实基础,其社会变革意义更大。现在的游戏还是自己投钱在装备、武器上,未来发生的经济关系会更多,也会打破现有的商业格局。 他预言,新的经济形态很快就会出现,还会在这个新的行业中出现龙头企业。程乐华说,人群大了,交易多了,经济体就可以足够大。而过去中国SNS网站发展“不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关系”的巩固上很失败。 因此,在SNS新经济体中,巩固“关系”,巩固“自我表达”的深入最为重要。程乐华认为,网上少受现实中的权贵影响。只要是好的,一定会被传递。即使是芙蓉姐姐那样的内容,用另类的方式表达,也可以产生影响力。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