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美重量级人士呼吁博客文明 提议禁止匿名评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7:39 新浪科技
导语:北京时间4月10日,《纽约时报》发表分析文章称,如果没有任何秩序,博客圈最终将变成一个令人生厌的场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多名互联网领域的重量级人物正在筹划建立博客行为准则,以净化整个博客圈。 净化博客圈势在必行 从上周开始,Web2.0先驱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一直致力于创建一整套规则,目标是塑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讨论和辩论环境。在他们推荐的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博客应当考虑禁止访问者在他们的页面中留下匿名评论,同时删除威胁或中伤性的评论。 奥莱利上周在自己的公司博客上公布了初步的推荐准则。他表示,“多位著名博客最近发生了冲突,这为我们改变博客行为标准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威尔斯随后也将推荐准则草案公布在自己的公司网站上,并征求读者评论,希望它能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奥莱利和威尔斯计划创建多套方案,并分别用不同的图标来标识。例如,其中一套方案允许匿名写作;第二套方案则不鼓励这种行为;在第三套方案中,博客必须为自己所写的任何内容,包括闲谈或重大新闻,提供除自己之外的另一信息来源。 博客随后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套方案,并在自己的页面张贴相应的图标,以此向读者表明自己愿意接受和遵守哪套方案。这一整套系统完全出于自愿,依赖于社区对自身的约束和管理。威尔斯表示:“如果这些方案经过精心修订,即便无法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也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这一行为准则已经拥有了早期支持者,包括著名博客、哈佛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研究员大卫·维恩伯格(David Weinberger)。他说:“建立行为准则的目的并不是使互联网同质化,而是让一些早已存在的非正式规定更加明确。”不过,随着全球博客数量的大幅增长,要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些博客担心,没有人能说服数百万名博客遵守某一种标准;还有一些博客认为,这些标准违背了言论自由的原则。 博客圈事件不断 威尔斯和奥莱利开始创建博客行为准则,同上月底博客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很大关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著名博客、多本Java技术书的作者凯西·西拉(Kathy Sierra)在互联网上遭遇了死亡威胁,起因之一就是围绕是否应当删除个人网站上不当评论所展开的争论。在收到死亡威胁和恐怖图片后,西拉取消了一次公开演说,并向当地警察局寻求帮助,以找到威胁的来源。她还表示,自己有可能放弃博客写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网络恐吓非常普遍,西拉不必太过在意。但西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她近日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人都对我说,‘好好生活吧,这只是互联网。’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如何分辨真正的威胁呢?”西拉同时表示,她支持奥莱利和威尔斯为提高网络文明所做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警方仍在调查有关西拉的案子。 危险行为并非只在互联网上存在,但由于互联网为每个人提供了隐藏身份的机会,网络交流往往比其它媒体更容易暴露人性丑恶的一面。目前,博客成为了这种交流最经常发生的场所。根据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博客数量已经达到7000万个,而且还在以每天140万个的速度增长。过去几年里,博客成为了很多网络用户放大自己声音,以及同好友和读者交流的主要渠道。 博客交流是双刃剑 由于内容未经过滤,博客交流体现出了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无法在线下世界里复制。但是,这也成为了博客交流失去控制的主要原因。很多博客都受到了攻击,其中尤以女性为甚。例如,美国盐湖城的著名女性博客海泽尔·阿姆斯特朗(Heather Armstrong)两年前就关闭了自由评论,原因是她发现很多读者的评论都包含尖酸刻薄的语言。 从去年10月开始,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模仿阿姆斯特朗文章的匿名博客,其中甚至加入了从她网站复制的照片。阿姆斯特朗一直在努力避免这家网站引起公众的关注,但她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女性并不是唯一受到攻击的目标,过去四年里,理查德·西沃斯特恩(Richard Silverstein)也饱受恶意评论之苦。他在博客中发表了大量宣传巴以和平的文章,但持不同政见者多次在他的博客中张贴干扰性的评论。今年3月,针对他的攻击达到了顶点。西沃斯特恩的对手开设了一个匿名博客,将他的照片与色情图片放在一起。(摩尔)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