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零门槛推动全民应用国家域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01:5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罗小卫 域名是互联网的第一道门槛,这道门槛的高低直接影响互联网的关联应用,甚至影响互联网在全民普及。 “新注册CN域名第一年仅仅需要1元人民币。”3月7日下午,《财经时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得到证实,CNNIC将从3月7日开始力推国家(CN)域名,并持续到5月31日。 “三个月后我们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延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毛伟称。 有业内专家称,此前CN域名首年注册价格约在100元左右,此次降价近乎免费,将降低互联网网站建设成本,并极大提升CN域名的注册数量。 根据今年1月23日CNNIC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域名注册量目前已高达180万,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国家域名。 同样在CNNIC发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COM域名的注册量仅为194万,业内人士认为,此次CNNIC如此大力度推广国家域名后,CN域名数量在今年可能达到300万,将远远超过COM域名的注册量。 新拐点 国家顶级域名起于1990年,当时中国注册登记了顶级域名.CN,并在建立了我国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后,中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域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身份标识。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国家域名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先是政府网站带头加强域名使用规范,省级政府网站域名有97%规范使用CN域名。 随后企业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据悉,目前国企500强集体启用CN域名;去年北京2008奥运会正式启用beijing2008.cn主域名,一改百年奥运史,首次在官方网站上使用主办国的国别域名作为主域名。根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20个主流行业中,有80%的企业启用了CN域名。 虽然我国在域名注册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不足。 “我国的万人域名数仅为131个,而英国却高达1870个。”毛伟遗憾地透露,“英国只有3000万网民,而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高达1.5亿。” 专家介绍,位居全球第一的德国国家域名DE注册数量目前已突破千万级,而依我国网民规模超过一亿以及企业总数达4000多万的规模来看,CN域名注册量达到数百万乃至千万级规模,才能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相匹配的资源平台。 “我国人均域名拥有量很低。”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处长王安平透露。 据悉,今年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高速拐点,网络经济规模瓶颈急需打破,作为基础资源的国家域名同样也处在一个临界点上。 毛伟表示,“网民拥有域名的比例和互联网应用的程度成正比。我国互联网应用程度不够深入,网络经济规模急待打破瓶颈,而互联网应用的基础是域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域名是实现网络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1元体验CN域名的活动将会释放众多网民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极大提升我国的网络应用程度和网络经济规模。” 机会在WEB2.0 域名应用成为本次国家域名大力推广的核心。 据悉,在CN域名发展之初,主要是依靠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来推动,多用于网络建站、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不过这种情况近年在逐渐发生变化。 “WEB2.0是一个机会。”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张凤处长认为。 众所周知,WEB2.0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生机,使互联网的应用得到一个新的提升,开始向大众化扩展。如近年来出现的博客、网上商铺、个人相册、个性化邮箱等新的应用方向,使应用的主体开始向普通网民转变。 这种大众应用给CN域名提供了新的机会。业内分析者介绍,尤其是目前出现的博客现象成为普通网民关注的焦点,许多博客主人期望拥有自己独立的阵地,而不仅仅依附于个别门户网站中的博客栏目来推广自己的博客。 分析者认为,1元新低的体验价格,破除了CN域名平民化应用的门槛,这种“零门槛”有机会使大批“草根博客”拥有自己的“家”。 事实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目前也注意到了这点,毛伟透露,CNNIC也在与一些博客网站以及电子邮箱服务商、虚拟主机提供商进行联系商谈合作,将CN域名的合作深入下去,使普通网民能有更多机会体验CN域名的应用。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组长赵小凡也注意到CNNIC此次的举动,他对此表示支持并建议可以对一些以前注册.com以及.net的用户进行优惠,吸引这些用户加入到国家域名的阵营中来。 业内人士称,在信息化控制权争夺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国家域名的不断壮大,有利于保障我国的互联网自主权,并占据互联网信息竞争的有利位置,同时更有利于维护我国信息化安全,促进互联网应用的繁荣发展。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