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婷
前日在香港联交所停牌的国内无线互联网企业Tom在线称,由于公司方面仍在等待将其私有化的通告,其股票及其母公司Tom集团仍继续停牌至通告发布。分析师认为,由于Tom在线将于本月15日公布2006年财报,受移动政策影响而下挫的公司业绩有可能使公司股价跌至最低,届时将是Tom集团收购Tom在线的最好时机。
Tom在线投资者关系和国际传讯高级经理魏耀辉称:“该通告将涉及Tom集团准备将旗下的上市公司Tom在线私有化,具体原因尚不能奉告。”
分析人士指出,Tom在线被母公司回购,一方面可能是公司业绩不振引起集团不满,另一方面可能是集团拟将整合媒体业务。
“业绩不满说”
所谓私有化是指由Tom集团收购Tom在线股票,使其从一个公众上市公司变为私人公司。部分分析师认为,上市公司被私有化,是因为母公司不再需要它们融资,或者已无法完成融资的使命,才会被大股东收回。具体到Tom在线,是因为其股价一直低迷不振引起集团的不满。
2004年,TOM在线首度登陆香港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发行价1.5港元和15美元,最高时涨到28.89美元。去年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连续颁布SP管理政策,无线业务占90%的TOM在线业绩受到影响,其第三季度总收益仅为3,89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及上一季度分别下降15.2%及22.3%,股价也一落千丈。3月4日,TOM在线在纳市的股价为11.60美元,香港创业板的股价为1.14港元,早已跌破发行价。
国外分析师认为,低股价的TOM在线仍具有较高价值,股价下跌恰好是Tom集团收回的最好时机。摩根斯坦利分析师季卫东在投资者报告中称,TOM在线在中国无线增值服务领域有着一定的领先优势。此外,Tom在线同Skype、eBay成立的合资公司,在语音通讯和电子购物领域里也占据了一定份额,这些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季卫东预计,TOM在线2007年美国股市市盈率为15.8倍,与之相比,新浪为34倍,腾讯为26.3倍,正是收购好时机。
“业务整合说”
也有分析师认为,Tom集团借收购之际整合旗下相关业务。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认为,根据私有化的几种可能性进行排他,因为业务整合而回购Tom在线的可能性最大。由于Tom在线也有媒体业务,而Tom集团旗下有很多媒体业务,很有可能将其私有化之后进行媒体平台整合。
TOM集团由和黄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他策略性投资者组成,旗下拥有互联网、户外广告、出版、体育和电视娱乐五大业务,其中互联网业务全部来自TOM在线。
按TOM在线已发行股本42.6亿股计算,大股东长和系连同TOM集团合共持股66.07%、周凯旋持10%,余下小股东只占约23.93%。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私有化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高级玩法”。公司上市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资金后发展壮大,达到一定的规模后,退出资本市场自由发展,不再看资本市场的脸色行事。之后,公司的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年度分红所赚的可能更多。除去股东盈利性大增之外,自主性和重组再上市灵活性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