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网络大亨周鸿祎反躬自省:变身“办公室暴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07:5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周鸿祎(新浪科技配图/资料图片) 变身“办公室暴君” 周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 “坚忍不拔最重要,不服输的性格对我最有帮助。你看中国互联网这些公司,坚持下来的结局都不错。”周鸿祎如是说,“我所见过的成功创业者个性都非常强烈。‘偏执狂生存’,猥琐的人很难有领导力。” 周曾经说过:竞争对手是自己的磨刀石。其实对员工来说,他亦如是。 周鸿祎绝对控股企业,以工作狂的姿态施行高压统治。他成天把网络实名摆弄来摆弄去,总能找到新的功能、合作者和目标,然后凶猛地推行,要求“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紧张感包围着创业者。周鸿祎随时监控各部门流程,不辞劳苦。他不喜欢上班时间开会,因为他觉得那样耽误工作,是“集体偷懒”,于是大家经常折腾到半夜;他妹妹曾负责客服,会上常被轰炸,给训得眼圈红红。 “早期融资规模太小。没有钱的话你不能承担错误,可能一个错误就会让企业整个翻了,对不对?企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一直在为生存而担忧。”时过境迁,周反省当年的管理:“当时的心态也不是特别好,因为生存压力大,对团队、员工和自己的压力都比较大。” 周鸿祎是个不断自省的人。他被记者称为“口水大王”不光是因为直言不讳,很多问题都自问自答了多遍。早期产品白皮书的每句话都经反复朗诵、推敲审定,就像把课本抄上一百遍的小学生。 在员工看来,除了工作上苛刻以外,这家伙机敏、幽默,不难相处。周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 直到2003年8月,周鸿祎请来曾任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做总经理,才算找到了合意的搭档。经历雅虎中国时期至今,现任奇虎总裁的齐向东与周仍是琴瑟和谐。 洗心革面: 土鳖难变海龟 周鸿祎转身当了雅虎中国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老人们,他拍桌子、骂娘,喝高了还摔坏了门牙。 熬过了互联网低潮,自建销售渠道是3721走向盈利的突破口。周鸿祎的买卖越做越大。到了2003年底,他把年收入近两亿元人民币的3721 标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接下来又收编了雅虎中国。由此时算起,这只“土鳖”深入敌后,当了两年的“海龟”。 雅虎中国顶着互联网巨头的大帽子,当时在中国基本没有影响力,一段时间连老板的位子都空缺,“水土不服”之严重在外企中也是罕见的。雅虎看中周的团队和现成的营收,预示了这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收购。 周鸿祎转身当了雅虎中国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老人们,他拍桌子、骂娘,喝高了还摔坏了门牙。但周并非多愁善感的人。“离开的人是因为不适应变化,”他简单地总结。面对媒体,周开始谨言慎行,按照外企的套路办事。 2004年,周鸿祎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 邮箱做起来了。 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 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周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到2005年,百度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总裁,在两年协议期未满时离开,随后成为IDG VC合伙人。外界估算周鸿祎得到3721 最终卖价的六成———超过五千万美元。 与此同时,雅虎掏出1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业务与雅虎中国合并。马云称该事件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按照正常的理解,套现3.6亿美元的软银是交易的大赢家。 绝地反击: 别朝我身上泼脏水 “你看过《兄弟连》么?我就是伞兵,我被包围了。我带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团队,被困住了,要弹药没弹药、要人力没人力。” 恩怨是江湖上难解的结。 2005年的秋天是段沉郁的日子。离职雅虎中国总裁,很容易被理解成自“职场高峰”滑落。周鸿祎回到了起点。一些人奇怪他“没把碗里的肉吃完”;也有人判断他将被边缘化,成为可以随时“踩一脚”的出局者。 对于种种猜测,周起初并不想解释。记者约访时,周表示“雅虎的事情我不愿意谈”。 树欲静而风不止,周鸿祎不愿意谈的自有人愿意谈:周取得的盈利被称为“野路子”、“途径令人失望”、“没有未来”;在员工大会上,周上台致辞,希望马云为首的公司新高管善待老员工,这也被拎出来,作为其“野性”、“出轨的表现”……信息来源则是“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 旁敲侧击、“泼脏水”激怒了周鸿祎。 “你看过《兄弟连》么?我就是伞兵,我被包围了。我带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团队,被困住了,要弹药没弹药、要人力没人力。”周鸿祎愤然表示,“我就跟以前的微软中国总经理一样的结局。你谈什么战略?就是每个季度完成你的收入。” “当初在雅虎拼命做,就是为了给中国互联网做些事情。当我意识到这种可能不存在,就决定退出。”他淡淡地说:“头衔不重要,最后大家记住的是你做了什么事。江湖混久了,活着就是硬道理。活着就有机会。” 对于雅虎而言,“杨致远在中国是赌徒心态”的评价显得“脑后有反骨”;但在了解周鸿祎性格的人看来,这家伙如果安于当经理人、搞办公室政治、面对恶意攻击“沉默是金”……那才是咄咄怪事。 另一方面,周的澄清并非纯粹出于“不胜其忿”。 离开雅虎中国使他正式解脱束缚、获得了自由。掌握着不大不小的资金,带着追随他的“兄弟连”,周正准备在新的起点掀起一番风浪。这时候对准他的尾巴一脚踩下去,于公于私周鸿祎都无法忍气吞声。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