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20:00 新浪科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23日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人。以下为网民上网行为。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网民队伍日益壮大,同时,经济条件逐步提高,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及工作、学习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通过分析网民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习惯,可以较好的了解网民上网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互联网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结合程度,从而更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现状。

  1.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段

  (1)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一天中在不同时段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差异较大:凌晨1点至早上7点是网民上网比例最低的时间段,从早上8点起上网的比例急剧攀升,在上午10点达到一天当中的第一个小高峰,有26.2%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11点小幅回落;从12点开始继续攀升并一直持续到下午14、15点,达到一天当中的第二个高峰,此时上网的网民比例为35.9%,此后上网网民比例再次回落;从晚上18点开始上网人数开始激增,晚上20点达到一天的第三个高峰,也是当日最高点,有54.9%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21点以后网民上网比例快速回落,回落态势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达到最低点,此时上网网民比例只有1.8%(如图5.42所示)。同时,上网时间不固定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3.6%。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2 网民通常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2)不同性别网民使用互联网时间段的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在凌晨1点到早上7点这段时间的上网比例要高于女性网民;在上午8点到下午13点这段时间,上网比例相差无几;而在下午14点到17点这段时间,女性网民的上网比例高于男性网民;傍晚18点以后,男性网民的上网比例超过女性网民(如图5.43所示)。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3 不同性别的网民使用互联网时间段的比较

  2.网民上网时间

  (1)网民上网时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增加1小时,增幅为6.3%。

  从CNNIC近几次的同期调查数据来看,网民每周上网时间的起伏较大。2000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3.7小时;200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8.5小时;2002年为9.8小时;2003年同比2002年增加3.6小时,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同比略有下降,从2005年开始,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开始逐年增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小时,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如图5.44所示),甚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平均上网时长。由此可见,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4 历次调查网民平均每周上网小时数

  (2)不同性别网民上网时间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小时,女性网民的上网时间为14.8小时(如图5.45所示)。由此可见,男性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要多于女性网民。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5 不同性别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的比较

  (3)不同年龄段网民上网时间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最长,为21.5小时;紧随其后的是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0小时;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7小时;年龄在40岁以上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5.8小时;年龄在18岁以下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最短,为7.0小时(如图5.46所示)。由此可见,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网民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6 不同年龄段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的比较

  3.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仅限于上网接入费用及上网电话费,不包括使用网络服务的费用)为83.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减少了20.1元,降幅为19.4%。接入费用的不断降低,显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平民化,这将更加有利于中国互联网的普及,有利于更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并成为互联网大军中的一员。

  注:此平均值为有花费网民上网费用的平均值,并非所有网民上网费用的平均值。

  4.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5.0%,电视66.1%,报纸61.1%。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如图5.47所示)。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7 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中,网络独占鳌头,所占比例达到47.4%;电视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30.6%;接下来是报纸,所占比例为15.7%;其他媒体所占比例都非常低(如图5.48所示)。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之中。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8 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


  5.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

  (1)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5.7%的网民非常信任,32.3%的网民比较信任,54.6%的网民感觉一般,5.7%的网民不太信任,1.7%的网民很不信任(如图5.49所示)。总体而言,对互联网持信任态度的网民要远多于对互联网持不信任态度的网民。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49 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

 (2)不同性别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网民对互联网的平均信任度为3.4,要略高于男性网民。男性网民对互联网表示“非常信任”的比例要高于女性网民,但是男性表示“不信任”的比例也同样高于女性网民(如图5.50所示)。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50 不同性别的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的比较


  (3)不同年龄段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18岁以下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长,网民会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联网,此时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略有降低。40岁以上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又有所提升(如图5.51所示)。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51 不同年龄段的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比较


  (4)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网民对互联网表示“信任”的比例要高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网民。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网民对待互联网的认识和态度会有所改观,导致了对互联网信任程度的变化(如图5.52所示)。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网民上网行为
图5.52 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的比较

  综上所述,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对互联网持信任态度的比例要远多于对互联网持不信任态度的比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